告訴孩子,吃虧也是好事

樸實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不斷傳承的優良品質。父母也會對孩子進行樸實的教育,讓孩子從小懂得樸實的意義。母親的風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一位樸實的母親定會教育出樸實的孩子。

告訴孩子,吃虧也是好事

老舍的母親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用自己的行動教育老舍怎樣做一個樸實的人,怎樣做一個有用的人。老舍的母親是一位舊中國典型的勞動婦女,勤勞持家,艱苦樸素。老舍的母親待人真誠,寬厚熱情,從不計較個人的利益得失,他常常對老舍講:“學會吃虧也是好事。”老舍的寬容大度、熱情好的,待人真摯,不計較小事性格與母親的影響有著直接的關係。

告訴孩子,吃虧也是好事

老舍的母親熱情好客,家裡來了客人,無論生活怎麼拮据,她都要想辦法弄一點東西來招待客人。舅父與表哥們來家裡的時候,總是自己掏錢買酒、肉食,這使母親心裡很過意不去,但是當給他們殷勤地溫酒做面,她心裡就會得到一些安慰。如果親友家中有喜喪事,母親必定會講大褂洗得乾乾淨淨,親自去賀吊——哪怕是隻有一兩吊小錢的禮物。

老舍的母親好客的品格影響了老舍,老舍成年後也極其好客,缺了朋友就會覺得生活少了樂趣。老舍年情的時候,生活很清貧,但遇到老朋友,就算賣衣服,也一定會請朋友去街上的小店吃上一頓,到了晚年老舍更是看重友情。老舍愛花,小院子總是花香盛開,老舍的家,也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賞花賞畫,品茗品酒,主人與賓客們把酒暢談,歡樂之極。

告訴孩子,吃虧也是好事

老舍的母親不但好客,而且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能寬容別人的錯誤。老舍的姑母脾氣不好,總是沒事找事,成為家中的“活閻王。”老舍的姑母總是欺負他的母親,對他的母親喝來喝去,可是他沒有看見母親責罵或者抱怨過姑母。“婆婆沒有給氣受,大姑子當然要補回來啊,這是命!”在非要給人一個解釋是母親才這樣說。

老舍在談到他母親的時候,曾經滿懷深情地回憶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很多教師,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告訴孩子,吃虧也是好事

不識字的母親用自己的行動教育了老舍一生,這些影響使他受益終身。做父母的不僅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事更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做個真誠的人,樸實的人,能過坦然面對困境的人,才能很好地生活。一個享樂、自私、傲慢的人,是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友好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做父母的不單要教會孩子讀書識字,還要教會孩子做人,也只有學會做人才能學會生存。給孩子樸實教育,孩子會明白生活需要用心去體會,也會用心去生活。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艱辛,才能使他們長大後能夠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告訴孩子,吃虧也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