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就是不一樣

作家馮驥才的《俗世奇人》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清朝,有一個叫楊巴的生意人做得一手好茶湯,很多人慕名而來,其中不乏一些達官顯貴。

有一次,一位大官來到店裡,但是當楊巴將茶湯送上去的時候,這位官員很生氣地把茶碗直接扔到了地上,碗被摔得粉碎,將在座的人都嚇到了。

得罪了這樣的大官,輕則生意無法繼續做下去,重則很可能面臨著生命威脅,跪在地上的楊巴看到了地上的茶湯上浮著的芝麻碎,明白了原因:這位大官一定是將芝麻碎看成了髒東西。

如果當眾戳穿這位官員連芝麻碎都不認識,這樣會讓對方很沒面子;但如果不解釋,又難以讓對方息怒,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機智的楊巴連聲求饒,不好意思,小民不知道大人不喜歡吃芝麻碎粒,我再去給你換一碗,希望大人您原諒。

短短一句話,既解釋了自己的產品,又給足了對方面子,這位大官也轉怒為喜,還賞了他百兩銀子。

有時候,一句話的力量遠比你想象中的要強大,一個會說話的人,往往能混得很好。

01

說話是一門藝術

前陣子我給大家安利了一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主人公克里斯好不容易爭取到了面試的機會,這場面試對他來說很重要,是足以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

但是,命運似乎一直在為難這個男人,面試的前一晚他被扣留在了警局直到第二天早上。

時間匆忙,他穿著髒兮兮的衣服出了警局直奔面試的那家公司,幾位面試官被他驚到了。

面試官沒好氣地問他:我為什麼要錄用一個連襯衫都沒穿的人?

場面頗為尷尬,但他機智地回答道:我猜他一定是穿了條好看的褲子。

一句話引得大家都笑了起來,很巧妙地化解了尷尬的氣氛,最終他也因此獲得了這份工作。

一個會說話的人,你能感受到話語中的那股巧勁,可以四兩撥千斤般地將疑難問題輕鬆化解。

阿拉伯有一個傳說:國王夢見自己的牙齒都掉了,醒來後找來一位解夢人。

解夢人說,陛下,你很不幸,每掉一顆牙,意味著您將失去一位親人。

國王很生氣,將他趕了出去,並打了他100大板。

隨後,國王又找來一位解夢人,這位解夢人的回答讓國王聽完很滿意,還賞了他100金幣。

第二位解夢人是這樣說的:陛下,這是個好夢,意味著您比您的親人們更長壽。

說話是一門藝術,同樣的意思,以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效果是不一樣的。

02

說話也是一門技術

同樣的工作能力,同樣的學歷,有人月薪5000,有人月薪15000,差距在哪裡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職場上的說話溝通能力。溝通能力,說話表達能力,正成為當今職場上最值錢、最稀缺的能力。

有人將心直口快當成了直爽,將刻薄嘴欠當成了幽默,將沒有教養當成了隨性,將輕重不分當成了耿直...

很多人的嘴巴好像很厲害,講起話來口若懸河,侃天侃地,但能說話並不代表會說話。

真正的說話之道,其實就四個字:好好說話,說起來簡單,但想做好卻並不容易。

會說話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技術,這就需要我們去學,更直接高效的就是能有一個好的導師指引。

年初到現在,我一直在給大家推薦一個人,我的朋友:念夕

幾年的時間,她從普通的打工者到500強公司的公關總監,去年還出了自己的暢銷書,人生完成質的飛躍。

成功是多方面的,能力、態度、情商、高效、心態等等這些自我練級的因素都在左右著一個人能否走得更遠。

她開設了一套職場專欄課程,一共有100節課,分為四大部分:

1. 人際交往(高情商說話之道);2. 自我管理;3. 職場技能;4. 職業規劃和建議。

原價 99 元,現特價 69 元,學習永遠是一筆最靠譜的人生投資。


附 上 100 節 課 目 錄

會說話的人,就是不一樣

會說話的人,就是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