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援疆三剑客”在草湖镇的400个日夜

他们促进兵团与我市交流合作,争当兵团经济发展的建设者、民族团结的促进者

“中山援疆三剑客”在草湖镇的400个日夜

三位中山援疆干部说,他们将努力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促进兵团与中山市的交流、合作,争当兵团经济发展的建设者、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合作交流的联络者,以及兵团精神和中山精神的传播者。

“中山援疆三剑客”在草湖镇的400个日夜

钟强(中)的爱人和孩子来到草湖看望他。

“中山援疆三剑客”在草湖镇的400个日夜

王强(左)看望1连获得首批爱心基金救助的沈兰华。

“中山援疆三剑客”在草湖镇的400个日夜

吴新建(右)的爱人和孩子来草湖探亲。

“中山援疆三剑客”在草湖镇的400个日夜

清晨的草湖镇,在雪山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9月14日,结束了新疆草湖镇投资考察的中山恩施商会一行7人回到中山,参与考察的溢锦纺织总经理廖海涛说,这次考察让他坚定了在当地投资的信心,并会尽快落实。这次考察是自去年6月以来,中山3名援疆干部到草湖镇援建后,推动的第六批来自中山的投资考察。

因为援疆,3个彼此并不熟悉的中山干部走到了一起,成为要在一起“战斗”1000多天的战友。在已过去的400多个日夜里,发生了许多看似平凡却伟大的故事。

回首400个日夜,钟强的妻子对丈夫一如既往地理解与支持;王强女儿的信中流露出对父亲的关切与深情;吴新建的妻子以讲好新疆故事来支持丈夫的选择……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援疆干部的坚守,看到他们对组织交付的援疆任务的全力以赴。他们被中山媒体亲切地称为“中山援疆三剑客”。

新闻背景

根据广东省委要求和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2017年6月,中山派出3名干部:钟强,中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吴新建,坦洲镇党委委员;王强,沙溪镇宣传办主任、文体教育局局长,参加由东莞牵头的援疆工作队。

该工作队由东莞、中山、佛山、省国资委四方共19人组成,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1团草湖镇实行3年组团式合作共建。

而兵团相应派出19名41团草湖镇当地干部前往广东东莞挂职锻炼3年。

奔波万里

路过家门而不入的钟强在妻子眼中,钟强是家里离不开的人。“他在家,大小事儿都由他处理。女儿特别依恋爸爸,晚自习回来都要爸爸去楼下接。”对于丈夫援疆,她又是绝对的支持。“我们都曾是军人,受部队培养教育多年,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援疆能让他为国家、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一人进疆,全家援疆。钟强时刻感到自己责任重大,肩上承载着组织的信任,背负着家人的期望。去年6月,钟强被任命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一团党委常委、副团长,草湖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上任后,他立刻按照自治区、兵团统一部署,策划组织了“千人颂党恩”“发声亮剑”等一系列活动,1000多名团镇干部群众、返乡大学生、民族职工参加,通过升国旗、演讲等方式,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工作的忙碌让他不得不顾大家舍小家。去年9月,钟强随兵团领导到广州的广东省总工会对接职工创业园项目,项目谈完直接回新疆了,没时间回家看看距离不到百公里的中山家里的妻女和84岁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父亲。“考虑到刚离开家不久,加上时间紧,兵团领导都在,自己一个人跑回去不合适。”虽然话语很平静,但从钟强的脸上仍能看到一丝歉疚。

妻子后来才知道他到广州出差没回家,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还是流下了眼泪。“跟孩子父亲有1000多天的分离,对我们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援疆后第一次回中山,女儿扑过去,抱着爸爸就哭了。”

有了家人的支持,钟强一年多来在招商引资等方面干得有声有色。去年年底,团镇领导工作调整,他负责三政:财政、党政、市政,同时担任兵团综合配套改革办主任,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只有通过招商引资,才能增强团镇的造血功能。我们都是利用回中山休假走访客户,寻找资源。”一年来,3名援疆干部先后组织了三师市党政代表团与中山市企业代表座谈会、招商引资推介会,吸引了我市150多家企业参加;签订了《中山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关于深化对口援建工作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中山溢锦草湖纺织服装创新技术与环保产业园项目》等4个意向投资项目框架协议,意向投资总额11亿元人民币。

“进疆后,我们紧紧围绕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智力援疆,以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稳定新疆、繁荣新疆为己任。”谈到自己的援疆目标,钟强充满了信心。

病危入院仍坚守援疆的王强

“王强啊,你的病一定要彻底治好才能回新疆,你的身体和援疆工作一样重要。”今年6月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小娟在“七一”前夕慰问我市外派干部时,看望了在家休养的王强,再三叮嘱他要养好身体。

今年4月2日起,王强偶尔发烧,感觉浑身酸痛,一向身体强壮的他以为只是感冒,但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4月7日凌晨,他病情加重,出现呕吐、腹泻、高烧等症状,被转送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当晚,王强的血小板指数低至36,医院下达病危(病重)通知书。没想到病床上的王强很镇定,他建议不要告诉家人,他说:“家里有老人、小孩,距离这么远,说了他们也赶不过来;病因也没查清,只会让他们更担心,等病情稳定了再说。”

后经专家多次会诊,他被确诊为患了流行性出血热。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父母外出,子女一样忧心。在王强妻子那里,有封女儿没有发出的信:“你说你在新疆挺好,我不信!周末回家妈妈告诉我,你生病了,还住进了医院。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我脑子一片空白,真想不顾一切地冲去新疆看你,哪怕只是匆匆一眼也好……”

4月27日,病情稳定后的王强回到中山疗养。两个多月后,养好病的王强毅然决定返回新疆完成3年的援疆工作。“一是家国情怀,作为多年的党员,要有党性原则;二是实际工作很有挑战性,能力能得到提升……”王强掰着指头说着当时“说服”市领导让他返疆的几个理由。

在新疆,访贫问苦、救助帮扶是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任务。在完成每天工作之余,王强请当地干部给他介绍两个上初中的民族学生,为他们做学习辅导。

去年12月底,草湖镇举行了“中山爱心基金”颁发活动,首批10万元颁发给8个重病贫困家庭和6名贫困大学生。这是在3名援疆干部推动下中山市政府设立的基金,每年给予总金额10万元费用,帮扶病患者、贫困儿童和特殊困难家庭。

负责被救助人筛选的工青妇工作部部长高菊介绍,以前草湖镇没有这类基金。一年来,在援疆干部努力下,中山两家企业也主动捐助了20万元,作为爱心基金的补充。

推介新疆比新疆人还懂新疆的吴新建

草湖镇城镇服务中心主任李成运谈到援疆干部印象时,激动地说:“吴局长(吴新建)讲的新疆历史,好多在新疆工作了几十年的人都不清楚,帮我们厘清了很多观念。”

和吴新建在一起,最幸福的是“耳朵”。几千年来新疆历史更迭、民族演变、维吾尔族的来历,他都能娓娓道来。“我读书时就很喜欢新疆,援疆前更是恶补了新疆的历史。这也使得我能更客观地看待援疆工作。”吴新建很庆幸有3年的援疆机会。

今年3月,近50家中山企业参加援疆招商会,为了打消顾虑,吴新建在会上做了“我们的新疆”专题报告。“我认为如果更多内地人来新疆旅游、经商,将一些与国际接轨的新事物、新思想带过来,当地人慢慢就会打开眼界,观念也会更新,我们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就会慢慢消除。”

这一年来,他对身边的干部、团镇职工、有意向投资的企业家,都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把自己知道的新疆历史讲给他们听。

在他影响下,妻子也成为新疆文化的忠实粉丝,来过两次草湖镇的她,成为了朋友圈中的宣传员。“回去后每次有人问我新疆怎么样,我都会跟他们讲这边的风土人情、讲历史文化,鼓励他们去新疆旅游。”

不仅是文化引领,援疆干部的踏实肯干也不断地改变当地人。李成运说:“我们之前节奏很慢,广东援疆干部来了之后,进行了作风整顿,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增加了不少。”

广东援疆干部的多年努力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17年8月,草湖镇获评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当年11月,草湖镇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为了让草湖镇环境更美丽,吴新建今年上半年与坦洲镇政府沟通,计划支持142万元建设一座压缩式的垃圾转运中心及配套的垃圾转运车等,还组织坦洲镇两家企业捐助了一批家用迷你缝纫机、优质园林工具等当地实用的产品。

“我们3人将努力发挥援疆纽带作用,积极促进兵团与中山市的交流、合作,争当兵团经济发展的建设者、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合作交流的联络者,以及兵团精神和中山精神的传播者。”吴新建对援疆使命充满了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