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那該怎麼培養呢?

嗚嗚嗚嗚......

都說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那該怎麼培養呢?

8歲的小姑娘在媽媽離開後哭的很傷心。

姑姑問:你這麼難過,剛才送媽媽走的時候,你怎麼沒有哭?

“我不能哭,我要是哭了,媽媽也會難過,我要笑,我笑了,媽媽也會笑...”小姑娘抹著眼淚答道

姑姑心裡咯噔一下,很不是滋味,但又感到非常安慰:小姑娘已經有同理心,會換位思考了。

都說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那該怎麼培養呢?

有了孩子後,我們更加需要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是每個家長的自我修煉。

自我修煉,就從這兩件事做起:

  1. 孩子的情商教育
  2. 孩子自我學習能力體系的建設
都說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那該怎麼培養呢?

為什麼是這兩點呢?

首先,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還要能夠試著理解他人的情緒和行為,這是同理心,是換位思考,更是情商教育。

這樣的孩子對人,事,物有更好的理解力,這遠比教會孩子某個知識,提高智商重要的多。

都說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那該怎麼培養呢?

再有,跨學科知識架構建設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

作為成人我們都知道,很多問題的處理,是靠多重學科知識共同支撐解決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學習,培養自己的學習方法論。

這樣以來,無論學習什麼領域的知識,只要能夠按照自己的方法論,搭建好知識框架,再往後不斷進行知識填補,就容易很多。

那怎樣才能做好情商教育和學習體系能力建設呢?

  1. 親子閱讀
  2. 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

親子閱讀,是你和孩子一起經歷:

別人替你濃縮了他的人生精華

都說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那該怎麼培養呢?

一起閱讀,一起面對他人的經歷,一起探討,這個過程中,家長和孩子就自我學習和成長了。

平時討論問題時,可以帶著孩子,或參與,或旁聽,不論是與自己的父母溝通,還是跟朋友,又或是一家人在飯桌上聊天,談話過程中,交流碰撞間,孩子在潛移默化裡,就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慢慢的,他會自己去理解,去思考,去判斷。

都說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功,那該怎麼培養呢?

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我們不要將自己認知裡的,對與錯,黑與白,強加給孩子,而要帶著孩子一起討論,自我學習。

如此以來,情商教育,學習方法的培養,自然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