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一件事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流言烟消云散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一件事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流言烟消云散

在嘉庆二十五年九月,一匹快马从承德避暑山庄疾驰到京师,来人跌跌撞撞进入皇宫,求见了皇后,并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嘉庆皇帝已经驾崩了!因为嘉庆死得很急,宫中毫无思想准备,顿时哭成一片。然而沉浸在无限悲痛心情的皇后突然对朝臣说道:国不可一日无主,马上去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找出传位诏书。

雍正皇帝时,他有感于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斗争过于残酷,因此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那就是不在明面上立太子,而在皇帝继位之初就将太子的名字写入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等到皇帝驾崩后,取出诏书就可以确定继承人。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一件事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流言烟消云散

有人想问,那就不怕有人将秘密立储的传位诏书掉包吗?雍正早想到了这一点,一来乾清宫是最重要的大殿,戒备森严,除了皇帝几乎没有人能换掉诏书,另外诏书一式两份,还有一份给皇帝随身携带。只有皇帝驾崩时核对两份诏书内容一致才能生效。

令人焦急的是,正大光明牌匾后的诏书竟然不翼而飞了!最有可能还是嘉庆在当时没有完全考虑好,所以暂时取出了。更令人紧张的是,承德方面传来消息,嘉庆身边也没有找到应该随身携带的诏书。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一件事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流言烟消云散

此时,可谓是政治空气最为紧张的时候。嘉庆的子嗣并不多,但当时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绵宁、次子绵恺、三子绵忻和四子绵愉。绵宁是皇长子,其实也是嫡长子,是嘉庆的第一任皇后喜塔腊氏所生,而绵恺和绵忻都是现任皇后钮祜禄氏所生。因此,皇位的传承变得十分微妙。

当时绵宁深受嘉庆的信任,爵位地位等都在诸皇子之上,一般认为传位诏书就是写给他的。有诏书好办,没有诏书谁能说得清?这时候,皇后的意见就很重要了,而他虽然与绵宁的关系好,但毕竟有两个儿子,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吗?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一件事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流言烟消云散

承德方面有人提议拥立绵宁为帝,但更多的人不敢吭声,都等着皇后的懿旨。没有多久,找不到传位诏书的皇后,果然给他们发了一份懿旨:

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在这里,钮祜禄氏超越了亲情,毅然将皇位传给了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嫡长子绵宁。在清朝,为了皇位而产生的斗争屡见不鲜,无所不用其极,像钮祜禄氏这样无私的,仅此一例。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一件事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流言烟消云散

虽然皇后下旨确定皇位归属的做法,到底有没有合不合理,当时已经没人计较了。毕竟这样做,避免了一场潜在的流血冲突,对谁都是好事。据说当时绵宁磕头如同捣蒜一样,对继母的恩情感念不已,此后对皇太后关系也非常好。

其实,钮祜禄氏一直被流言所困扰,也因为这件事而烟消云散。原来,在嘉庆未当皇帝的时候,喜塔腊氏是嫡福晋,她是侧福晋。后来嘉庆当了皇帝,喜塔腊氏当上了皇后,她是贵妃。但在嘉庆继位一年之后,喜塔腊氏就去世了,享年三十三岁。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一件事让人肃然起敬,也让流言烟消云散

因为皇后死得太早,而且本着“谁受益谁是凶手”的原则,继任皇后钮祜禄氏成为了最大的嫌疑对象。宫中流言蜚语都说喜塔腊氏是被钮祜禄氏毒死的。其实,喜塔腊氏生病已经很久了,根本没有中毒迹象,因此无论嘉庆、道光都没当一回事。但只有钮祜禄氏无私让出皇位后,才堵住悠悠之口,试问如此大度的人,将皇位都拱手让人,怎么会为了皇后之位,冒险下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