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VS鳳雛,爲什麼鳳雛在職場混的不如意

龐統,又稱為龐士元,號鳳雛。鳳雛的意思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此人必定要翱翔九天之外。

臥龍VS鳳雛,為什麼鳳雛在職場混的不如意

在東漢末年,龐統還是小孩,他雖然外貌普通,但確有真才實學。他的成名由於一個人,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擅長識人,曾經和龐統深深交談過,當時二人談論當下時局整整一天。在這之後,司馬徽對龐統非常欽佩,說此人在南州這片地方沒有第二個人比得過他。逐漸地,龐統被人們所熟知。但是歷史事實是怎樣呢?

《三國演義》中當人們談起謀士, 臥龍和鳳雛首屈一指,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而諸葛亮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出山,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而且諸葛亮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爭,例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赤壁之戰、計取荊洲、取西川、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這樣豐富的經歷讓諸葛亮在蜀國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說到這來,龐統混的就比較背了.....

臥龍VS鳳雛,為什麼鳳雛在職場混的不如意

1、獻"連環計"

在三國時期,龐士元在魏蜀吳都任過職。在魏國時,曹操準備和吳國開戰,又由於士兵都是北方人,不懂水性,乘坐船作戰沒有經驗。龐士元上知天文,小知地理,當時判斷最近東南風,於是給曹操建議,鐵索連船,這樣船沒有以前那麼楊晃,曹操非常高興,就按照龐統的計策實施,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沒想到,曹操的船受到火攻,頓時士兵慌亂,船又被連著,無法掙脫,這個被稱為連環計,導致曹操功虧一簣,大敗吳國。

臥龍VS鳳雛,為什麼鳳雛在職場混的不如意

2、傲慢無禮、名不副實

龐士元又去吳國某差事,由於長相醜陋,當孫權見到龐統的時候,看到龐統"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非常不高興。當時評價一個人,一方面是容貌,另一方面是精神。例如: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在劉備眼中,諸葛亮那就是神仙一流的人物。東吳的前任大都督周瑜,那也是一表人才,風度翩翩,於是吳國人才會稱呼周瑜為"美周郎"。如此推斷,孫權沒有看重龐統,主要是龐詩雨看遍周瑜,心氣過高。當孫權文龐士元擅長哪方面併發,他說隨機應變,一點也不謙虛,說他沒有門派,獨自成立風格,很明顯蔑視的意思。當孫權讓他評價周瑜的學問,他沒有直接說,笑著回答,無異於讓人感到嘲諷,他不知道,周瑜是吳國的標杆,龐士元如此評價,於是,龐統知道自己沒戲了,長嘆一聲出門了。應該說,龐統的狂傲,讓他失去了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

臥龍VS鳳雛,為什麼鳳雛在職場混的不如意

而孫權重諸葛亮和魯肅的極力推薦之下,他才來到劉備身邊,慢慢被劉備賞識重用。不料孫權平生最認同周瑜的理念,又不喜歡口出大言,輕視他人的狂士,乾脆對他下了逐客令。

3、蜀國當縣令

當時龐統去投靠劉備,想過某一差事,到時諸葛亮賬下左軍師,諸葛亮也評價龐士元有真才實學。劉備看到後,認為品相不加,從而輕視了龐統的才華,僅僅讓龐統在自己的管轄的小城池當中知縣這一件事。龐統認為劉備輕視他的才能,變積壓所有公文,在家乘涼,百姓訴苦,也不聞不問。這時,劉備讓張飛去視察工作,張飛了解情況之後,十分的憤怒,而龐統卻不以為然。

臥龍VS鳳雛,為什麼鳳雛在職場混的不如意

當時劉備入住西川,而龐統爭先立功去要做先鋒,協助劉備攻打雒城的時候,被劉璋手下大將張任當做劉備被射死!當時走到一個叫落鳳坡的餓峽谷,龐統問手下,此為何地,手下說,此地叫落鳳坡。龐統大驚:"說,天絕我也"。話音未落,林中箭出,龐統應聲倒下。

臥龍VS鳳雛,為什麼鳳雛在職場混的不如意

龐同一向自視甚高,持久以來"屈居"功曹一職,他以為十分屈才,遂有更換門庭之念。214年,在作戰時不幸中箭身亡,為彰顯其功績,劉備追賜其為關內侯,定其諡號靖侯。從這裡足以看出龐統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之重。有一句歇後語:"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是出自這裡。

龐統之所以在職場不不如意,最終丟了性命,我想龐統的死主要由他的性格缺陷導致的。他心胸狹窄,矯詐功利;狂傲自負,好高騖遠;做事急功近利,準備不足,使龐統終身難以大展拳腳最終年紀輕輕卻丟了姓名。

臥龍VS鳳雛,為什麼鳳雛在職場混的不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