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餵奶寶寶可能會患中耳炎!孩子0~12個月,聽力不足有這些表現

0~6個月是寶寶聽力的萌芽期,在這個過程中會得到逐步的發育完善。

在寶爸寶媽所問的問題當中,寶寶的聽力是相當重要的一項。

比如,有些家長說:“寶寶3個月了,最近發現對聲音不敏感,追聲不好,對大人在耳邊拍掌、說話基本不反應,這是寶寶耳朵的聽力有問題嗎?”

要知道,耳朵和眼睛是寶寶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因此,聽力和視覺在五官發育中也顯得尤其重要。在我們孕育小孩的過程裡,其實會忽略掉生活上某些對孩子的眼睛、耳朵有害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之中傷害了孩子的耳朵。

躺著餵奶寶寶可能會患中耳炎!孩子0~12個月,聽力不足有這些表現

為了能讓孩子的聽力發展更健康,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孩子聽力的那些事兒。在0~12個月這個時期裡,孩子的聽力不足會有什麼表現呢?如果你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應該及時就醫。

0~6個月寶寶聽力不足的表現

  • 當聽到響聲時,沒有太多的反應。
  • 對媽媽的聲音不太敏感,應答反應不明顯。
  • 對聲音缺乏足夠的條件反射,仍不會主動尋找聲源。
  • 對音量、音調變化不敏感,回應聲音併產生互動的意願不強。
躺著餵奶寶寶可能會患中耳炎!孩子0~12個月,聽力不足有這些表現

7~12個月的寶寶聽力不足的表現

  • 對於聲音與其代表的內容之間缺乏聯繫。
  • 尚不能有效區分音調的高低。
  • 聲音定位能力不強。

眾所周知,寶寶的聽力敏感而脆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聽力。那麼造成孩子聽力不足與什麼有關呢?

躺著餵奶寶寶可能會患中耳炎!孩子0~12個月,聽力不足有這些表現

1.躺著餵奶,增加患中耳炎的風險

無論是奶瓶餵養還是母乳餵養,最好都儘量避免讓寶寶躺著吃奶。

寶寶處於平躺姿勢吃奶的時候,乳汁很可能會通過咽鼓管流入耳朵。而且小寶寶躺著吃奶,很容易出現溢奶、嗆奶或胃食管反流,這樣也可能導致乳汁逆流入鼻咽部,從咽鼓管進入中耳。

由於寶寶的咽鼓管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還比較寬、短,而且也無法有效開合。被堵住的液體很容易就成了細菌的“營養液”,增加了寶寶患中耳炎的風險。

躺著餵奶寶寶可能會患中耳炎!孩子0~12個月,聽力不足有這些表現

2.經常幫寶寶掏耳朵

有些家長尤其是年輕的母親,有的時候看到孩子耳朵內長了耳屎,就直接用不清潔的毛線針、火柴棍、小木棒、髮卡等物品在孩子的耳朵裡盲目地掏非要把它掏淨不可。

這時,只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他人碰撞,極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處的薄薄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鼓膜破裂後,由於外耳與中耳腔直接相通,此時細菌也就乘虛而入,引起感染。

要知道鼓膜參與聲音傳導,若鼓膜穿孔會直接影響兒童聽力。

3.耳周病變

耳朵周圍臨近的器官的病變,有時也會涉及到中耳腔,從而引起聽力減退。如鼻炎、副鼻竇炎、扁桃體。

躺著餵奶寶寶可能會患中耳炎!孩子0~12個月,聽力不足有這些表現

提高寶寶聽力的小方法(適合0~12個月的寶寶)

1.親子交流

抱寶寶時儘量用左手,以便讓其靠近媽媽的心臟,可以清晰聽到媽媽的心跳聲。經常以柔緩的聲音同寶寶進行言語交流或哼唱歌曲,以便讓寶寶儘快熟悉媽媽的聲音。

2.屏蔽噪音

6個月以內的寶寶還能聽到噪音的回聲,需要給寶寶創造一個和諧安寧的環境,儘量為其屏蔽掉沒有意義甚至會帶來負面作用的噪音。

3.尋物遊戲

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掉落在地上,訓練寶寶根據聽到的響聲去尋找,鍛鍊寶寶利用聽覺和視覺的聯繫,建立起聽聲尋物的能力。

躺著餵奶寶寶可能會患中耳炎!孩子0~12個月,聽力不足有這些表現

4.學會聆聽

學會聆聽是聽覺啟蒙的重點,在於從小提供給寶寶豐富的聽覺經驗,引導寶寶學會聆聽,之後才能配合認知發展,將聲音以及意義聯繫在一起。

5.聽音找物

給寶寶看形象逼真的玩具和圖片,並告訴其名稱,逗引寶寶用眼睛去尋找、用手去指出。以此,不僅有利於訓練寶寶的視聽能力,還能鍛鍊寶寶的動作協調能力。

躺著餵奶寶寶可能會患中耳炎!孩子0~12個月,聽力不足有這些表現

我是萌主在家,想要獲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點擊屏幕右上方的【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為您推送更多實用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