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六(永濟橋)

晚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六(永濟橋)

河南省光山縣潑陂河鎮是一個古老的城鎮,誕生時間不詳,與中國古代城鎮一樣因河而建,便於通舟楫,到明清時期已是商肆林立商賈雲集的繁華的城鎮,潑陂河由南向北,在紫雲山突然折向西流,汛期河水湍急,阻斷交通,只靠渡船擺渡連接南北,每年多有翻船淹死人的事件發生。潑陂河鎮畢店御史畢佐周傾萬貫家財修建此橋,家財用盡仍不能完工,畢佐周則沿門乞討,用以續建,御史的善舉感動了所有潑陂河人,紛紛出資捐贈,有錢出錢無錢出力,有人甚至連自家的雞蛋糧米都捐獻出來用於修橋,畢佐周更是殫精竭力廢寢忘食,歷時五年與1627年建成。成為南北通衢。

晚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六(永濟橋)

據說畢佐周的善舉感動了工匠祖師公輸班,此橋由魯班設計建造。建成時橋面高出兩岸數尺,建成之日,一老者騎毛驢從橋上過,橋體嘎嘎作響,瞬間將橋體壓實,更加牢固。

晚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六(永濟橋)

永濟橋是河南省最長的古代石拱橋。南北長101米,東西寬7米,橋下由9個拱形孔聯綴而成,每個拱形孔長度不一,自6至12米不等,寬度和高度由中間孔向兩邊遞減,中間橋孔是高大的陡拱,如駝峰突起,逐漸向兩邊過渡為弓形孔,宛如彎月。這樣的造型顯示了建築力學和美學的有機契合。由於中間橋孔高大,整座橋呈八字型。這種建築在古代既能使樓船順利通過,又可以迅速排除橋面雨水,防止橋面積水,向橋下滲漏腐蝕橋樑結構。每一橋墩都"肩挑"兩拱,拱相連,構成整體,共同承受著整座石橋的重量。由於橋身長、跨度大、橋面較寬,加之全部由花崗石構成,使得大橋形成一種宏偉、壯觀的氣勢。橋墩的東側,建有高大的分水嶺,可分開洪水穿孔而瀉,這是減少山洪衝擊,保護長橋的一項科學措施。橋面兩側建有欄杆,兩邊為人行道,中間為車道。據記載過去兩端橋堍有華表,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橋身兩邊雕刻有各種圖案紋飾,使橋的造型從整體結構至局部裝飾都達到了完美的境地。 可惜自明清以來,該橋幾毀幾建,石欄石柱早已不存在,被換成水泥澆注的。歷次維修的痕跡依稀可辨。

晚清民間逸聞趣事之十六(永濟橋)

永濟橋是光山縣最長最大的古代聯拱石橋,也是河南省最長最大的古代聯拱石橋。它是光山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它對於瞭解我國明代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一九八0年由光山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00年九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永濟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