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澄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邵興旺


澄江縣,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市,位於昆明市東南,東沿南盤江與宜良縣為界,南與江川區、華寧縣為鄰,西與呈貢區、晉寧區接壤,北含陽宗海與呈貢區、宜良縣毗連。距昆明東站52千米,距玉溪市紅塔區93千米。澄江縣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型氣候,地處滇中城市經濟圈、三湖生態城市群、撫仙湖—星雲湖生態建設與旅遊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崑玉旅遊文化產業經濟帶的核心區域。澄江歷史上為郡、路、府、縣治地,有“文風不讓中原盛,民俗還如太古淳”的美譽。




祿充風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南玉溪祿充風景區距縣城20公里,距省會昆明70公里,位於風光秀麗的撫仙湖西岸,景區內漁村風情濃厚,盛產名貴魚種抗浪魚,景區背山面海,古樹成蔭,人傑地靈,歷史上有"一門雙進士,百步兩翰林"的美譽。景區由風光秀麗的撫仙湖,形如筆架的筆架山,狀如金鐘的玉筍山和綠樹成蔭的古榕樹,以及古老獨特的車水捕撈抗浪魚等景觀構成一幅優美的畫面。 八十年代中期發展旅遊以來,共投入資金4億多元,建設和完善各種旅遊設施,建成各檔次賓館酒店21個,旅館60多個,床位3200多個,基本形成了集旅遊度假、休閒、會議於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祿充村景區內有一祿充大洞,位於村南,地下泉水非常豐富,水溫常年保持在24℃左右,源源不斷流入撫仙湖,夏秋時節,用水車車水捕撈成群結隊逆水而上的抗浪魚群,是這裡的一大奇觀。

澄江月亮灣溼地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月亮灣溼地公園與撫仙湖悅椿度假酒店相鄰,與撫仙湖零距離,適宜散步觀景。最南側湖畔有一片開闊的椰林樹影沙灘,彷彿置身於真正的陽光海岸。公園通過一條以古化石圖片、文字介紹裝點的地下通道與悅椿酒店相連,並對酒店住客免費開放。

雲南澄江化石群為國家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

南澄江化石群距今5.3億年,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之一”。“寒武紀早期,種類繁多的多細胞動物突然在海洋裡大量出現。澄江化石記錄了這段特殊時期生物群的全貌,成為迄今地球上發現的分佈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例證。 7月1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的第三十六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雲南澄江化石群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中國化石類自然遺產的空白。這一天,距離澄江化石群在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城以東的帽天山被發現,剛好28年。  澄江動物化石群主要分佈在中國雲南省澄江縣撫仙湖畔,距省會昆明52公里,境內景色優美,交通極為方便。澄江動物化石群是當今世界上所發現最古老、保存最好的一個多門類動物化石群,從海綿動物到脊椎動物以及絕滅門類都有其代表。它們生活在遙遠的5億3千萬年前的寒武紀早期海洋中。


西浦公園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西浦公園擁有一相對高差60m左右的喀斯特山丘和8400m2的泉水池塘,山上樹木花草茂密,有上百棵清香古樹。泉水出露口的水潭深約1.5-2m,水潭面積約22m。建有長約12m,高4.5m單孔平橋及明清時代的龍崗寺、龍泉寺、戲臺、觀音寺、建豐亭等,園內闢有烈士陵地,泉潭大池水面修有木質亭樓榭,及水上曲折長廊,新建有水中長約30m昂頭蘭色巨龍。公園內培植有人工樹木花草,林道系統。 澄江縣城西北4km,地處龍街鎮羅卜村旁,梁王山腳下坡麓地帶。公園後部蟠龍崗山為喀斯特山體,山上古樹林木茂盛,山腳溶岩洞孔中有泉水出露,流量約0.4m3/s,形成水潭。在明清時期,在此處就建有四座寺閣與戲臺及亭臺。1942年闢建為西浦公園。1950年在公園內修建烈士紀念塔和陵園地,1980年又進行了規劃整修。1980年列為縣級重點保護的八景名勝之一,1980年後政府撥專款進行規劃與整修,修復亭閣寺樓,並新建了西龍潭池水中的巨型游龍等景點,恢復了每年5月端陽節日戲臺活動等每年端午節時期的5天中,到此公園遊人可達5萬人次以上。


澄江鳳山公園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鳳山公園位於澄江縣城北邊的鳳山,這裡環境幽靜,視野開闊。裡面有將軍樓、志舟樓等景點。登上約108級臺階之後,終於來到將軍墓地前,這裡佔地約126平方米,墓呈圓形,坐北朝南,全由青石圍砌,墓碑高約2米,寬約0.75米,直徑約2.9米,基碑正中刻有“羅公佩金之墓”碑額上刻篆書“護國之光”墓前豎有一對高大的石柱標杆,上刻一副對聯,上聯為“讓賢屈己襟懷壯闊羅天地”下聯為“驅虜討袁事業輝煌鑄鼎鍾”標杆頂端是雕刻精緻的石獅。墓後兩旁的石碑上鐫有墓誌銘,記載了羅佩金將軍的一生的功績。另志舟樓是清康熙年間,澄江知府張聖治曾在此建萬壽宮,起蓋閣亭,栽花植木,後幾次修整,有了一定的規模,由於歷史的更迭,萬壽宮時盛時衰,到清末漸廢,直至殘破毀滅。人們對此地絢麗多姿的景色戀戀不捨,清新的空氣逗人喜愛,還是遊人不斷,引人入勝。


澄江筆架山   



在雲南澄江撫仙湖畔祿充村的北面,有一座奇妙的山峰,近旁無山相連,三峰陡起,形如筆架,故名筆架山,筆架山海拔1808米,最高點距湖面76米,南北長約一華里,山上除部分表皮有一層紅色薄土外,全由石灰岩組成。裸露的石峰奇形怪狀,崢嶸挺拔,小徑迂迴,洞穴迷離,景觀多彩多姿。歷代文人墨客常在山上徘徊留連,為筆架山景觀定了"十二景",如"西天門"、"福王門'、"南牛皇民"、"靈山一會"、"天水一色"、"漁舟唱晚"、"普陀仙境"等等,並刻字於岩石上,更為筆架山添了幾分名氣。 筆架山的最高峰上有座觀音寺,坐西朝東。觀音寺正門L懸有"回頭是岸"匾額,為通海名士闞禎兆所書。原寺門曾懸一聯:"拘一片白雲補袖;留半輪明月度經"。寺左側還有一道MJ。後奪重修,面目更新,門額"觀音寺",聯日"日落西山生碧霧;斷霞映水灑紅光"。寺院一進兩院,前院有一觀音設和兩廂,後院有佛祖殿。每年二月十九,為該寺的廟會,是日當地農民、漁民相約到此聚會,唱戲、遊樂、聚餐、進香念弗,十分熱鬧。 觀音寺前面有一平臺,長約十一丈,寬一丈多,外圍欄千,欄外清香樹、棟木樹在陡峭的百巖間頑強競長。站在這個P臺上,特別是攀上寺兩側的青石山峰,舉目遠眺,四周景物盡收眼底:東面是碧波浩渺的撫仙湖,南面是挺拔巍峨的棋團U和風景如畫的祿充村,西面是林木蔥定的五峰山,北面是高S獨秀的金鐘山(即尖山,又名玉筍山)。山水相映,翠峰碧k,頗有詩情畫意。尤其是遇上多雲晴天,白雲從頭頂緩緩掠過,縹緲奇幻,如人仙境,使人心曠神冶。   從觀音寺下行叩多米,你會看到在小道旁有一個氣洞,人下去約3米,即被巨巖擋住。巖洞裡有一條狹縫,從狹縫中往下看,一片陰森,看不見底。奇怪的是,人站在狹縫邊,會感到有一股暖氣撲身,特別是在冬天,這股氣流更暖,當地人稱之為"暖氣洞"O再往下行不遠便是望海亭,一座新亭,屹立在原涼風亭的故址上。站在亭間,人如置身湖面高空,俯瞰仙湖美景。當湖水平靜時,深途的沙石湖底,襯托著清澈湛藍的湖水,其深淺神秘莫測;當湖面波濤翻便時,一朵朵滾動的白浪,此起彼伏,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給人以推波助浪之感。近年來,為滿足遊客觀景和小患的需要,又在筆架山南、北兩峰上新建了兩座小涼亭,與望海亭遙相對峙,各領-。 筆架山腳北端便是"波息灣",因背後的筆架山、臉掘山擋住西南風,在刮西南風較多的季節,遠處湖面波浪翻湧,而灣裡卻風平浪靜,故名。灣裡水面較寬闊,淺灘延伸湖間二三十米,是進行水上活動、游泳、度假的良好場所。


帽天山動物化石群

 

聞名於世的澄江動物群,主要埋藏在澄江境內撫仙湖東岸的山地丘陵區。距省會昆明63公里,距澄江縣城11公里。經十多年的採集和發掘,埋藏面積約為18平方公里。帽天山、馬鞍山、囉哩山、大坡頭等地為澄江動物群的集中區域。由於澄江動物群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動物化石寶庫。   被國際古生物學界譽為“二十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澄江已被譽為“世界古生物聖地”。1997年5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劃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11月又被0雲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3月還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全球地質遺址預選名錄代表地球的主要歷史階段,幷包括“生命紀錄的突出模式”。 澄江動物群是中國科學院原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侯先光。於1984年7月在澄江帽天山西坡首先發現的。繼後,我國南京、西安、昆明、北京等地的古生物學家先後對澄江動物群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採集。經過17年來對已採到的達三萬餘塊澄江動物化石進行了多學科綜合性研究後,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果。澄江動物群主要由多門類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組成,門類相當豐富,保存非常精美,發現的動物群達40多個門類,180餘種動物,其中不僅有大量海綿動物、腔腸動物、腕足動物、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而且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珍稀動物,以及形形色色的形態奇特,現在還難以歸入任何已知動物門的化石。 同時,澄江動物群的發現和研究證明,從低等的海綿動物到高等脊索動物,幾乎所有的現存動物門,還有許多現在已經滅絕的動物類群,都可以在澄江動物群中找到它們各自的代表。因此,澄江動物群對研究寒武紀早期動物的解剖構造、功能形態、生活習性、系統演化、生態環境、埋藏條件和保存方式提供了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可靠依據。 澄江動物群發現至今,經過我國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或跨國研究,成果豐碩,已在國內外著名的刊物發表科學論文130餘篇,研究專著十餘部。為適應紛至沓來的青少年和普通大眾瞭解澄江動物群,澄江動物化石辦公室與北京自然博物館還曾共同編著普及讀物遠古生命探秘,但已被參觀者購完。現根據參觀者的要求,由澄江動物化石辦公室組織專業人員深入採寫,又編印了澄江動物群——二十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小冊子重點介紹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澄江動物群的成果,澄江動物群發現的重大意義及詳細介紹澄江動物群的屬種,讓參觀、考察者從中瞭解澄江動物群從發現至今的概貌。


金蓮山、學山遺址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澄江金蓮山位於雲南省澄江縣城東南約3公里的右所鎮舊城村東部邊緣,北距昆明市約60公里,南距撫仙湖北岸約3公里。幾年前,當地村民在山上翻土時發現了青銅器,並由此開始了瘋狂的盜掘活動。為保護珍貴的文化遺產,2006年3~5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澄江縣文體局共同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金蓮山山頂破壞較嚴重的區域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此次發掘共清理墓葬144座,其特殊的葬式、葬俗和出土的特殊器物,引起了國內學術界和文物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為了弄清該墓地的分佈範圍和墓葬的埋藏情況,為金蓮山的進一步保護提供決策依據,2007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託陝西龍騰勘探有限公司對金蓮山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系統勘探。這是雲南第一次大規模地利用洛陽鏟對遺址和墓地進行的鏟探,勘探取得了巨大的收穫。勘探面積達120000平方米,發現豐富多樣的文化遺存。 為進一步弄清金蓮山古墓群的文化內涵及分佈規律和墓地的內部結構,同時也附帶檢驗勘探的效果,2008年10月~2009年4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澄江縣文物管理所組成了聯合考古隊,對該墓地進行了主動性的考古發掘,吉林大學考古系的師生也參加了此次發掘。第二次發掘區域大致在2006年搶救性發掘區的東南部,發掘共布10米×10米的探方6個(根據現場情況,有的不足10米),針對上次搶救性發掘時出土人骨比較多和密集的特點,我們在發掘伊始就請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派出人類學家現場進行鑑定。在近600平方米的範圍內共清理墓葬266座,出土文物數百件。


澄江志舟樓   



志舟樓位於雲南省澄江縣城北,清康熙年間,澄江知府張聖治曾在此建萬壽宮,起蓋閣亭,栽花植木,後幾次修整,有了一定的規模,由於歷史的更迭,萬壽宮時盛時衰,到清末漸廢,直至殘破毀滅。人們對此地絢麗多姿的景色戀戀不捨,清新的空氣逗人喜愛,還是遊人不斷,引人入勝。   民國32年(1943年),當時任澄江縣長的劉承功又看中此地,便向各村攤派民夫,用兩年時間,在萬壽宮原址上建蓋了一個三層樓的樓閣。樓閣建成後,時值抗日戰爭勝利,縣府召集城鎮和附近鄉村的民眾在此舉行落成典禮大會,縣長劉承功以當時雲南省主席龍雲的號定此樓為“志舟樓”。 志舟樓建起後,此地就成了有名的風景區。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不斷地以志舟樓為中心,擴建、增補、整修、充實,使之成為澄江最大的一個公園。 志舟樓的大門形如牌樓,因門上有樓,可攬撫仙湖,名曰:“望海樓”。進大門沿石級而上,兩旁紫薇、綠竹夾道,平臺正中,有2米多高的石、肖二仙(也稱撫仙)雕塑形象,這雕塑是取材於撫仙湖的傳說,塑像座基下正面有簡單說明。亭間的石桌石凳上常常有少年兒童伏在這裡閱讀習字,也有老人在這裡下棋打牌等娛樂和閒息。再拾級而上至第三層,抬頭一望,面前聳立著一座高大雄偉的三層樓閣,描金繪彩。宏偉輝煌,姿態非凡,勢欲騰空。這就是整個“鳳山公園”的主體建築——志舟樓。  志舟樓,它牽動了遠近居民的腳步。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志舟樓的一層,周圍是長長的靠椅,從早至夜,時常坐滿了人,有的甜憩、有的養神、有的在聊天,有的唱歌哼曲,此間時常充滿著歡聲笑語,流溢著新生活的甜美。


紅色旅遊為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1935年5月、1936年4月紅軍長征兩次經過祿勸,從縣東部九龍鄉進入祿勸,歷時12天,共經過14個鄉(鎮),沿途留下了紅軍洞、紅軍壁畫、普渡河鐵索橋、毛主席路居紀念館、石板河阻擊戰場、皎平渡口等六片近10處革命歷史遺蹟,祿勸縣現為中國近現代史國情教育基地,皎平渡被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皎平渡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2005年被列為全國100處重點紅色旅遊地之一。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和中央縱隊(亦稱中央幹部團分兵三路自尋甸柯渡出發,在黨中央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率領下。中央縱隊和中央幹部團由-、-、陳庚、-指揮,從尋甸雞街插入祿勸九龍,經翠華、團街、撒營盤、雙華、皎西、到皎平渡渡過金沙江;一九三六年四月,紅四方面軍從尋甸雞街進入祿勸翠華頭哨,在普渡河鐵索橋與-靖衛團進行了一天的激戰,然後回師尋甸,行經富民、祿豐等地到麗江石鼓渡江。   祿勸縣紅軍長征重要紀念地有:九龍紅軍烈士洞、九龍木克壁畫、鐵索橋遺址、翠華鄉界牌毛主席路居紀念館、石板河戰鬥遺址、皎平渡紅軍長征紀念館等,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地已經被省、市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