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下雪了,轎車自駕游西藏,是不是應該放棄?

青藏線下雪了,轎車自駕遊西藏,是不是應該放棄?

就在前幾天青藏線下雪了,這個場景對於經常往返西藏的老司機來講,並不怎麼稀奇,堵車大概有5公里以上,還有很多驢友乾脆拿出手機,在拍攝雪景,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欣喜若狂,一看就是南方的驢友,沒見過這麼大的雪,不過很快就通車了;

這裡說明一下,青藏線有可能一年四季下雪,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上,每次走這邊都能看到雪,青藏線和新藏線都一樣,一年四季都可能下雪,新藏線更誇張,經過六坐冰大板,就意味著這裡常年下雪,青藏線也是如此,海拔5000米的地方在數伏天下雪也是一種常事,也不要大驚小怪,但是進入10月以後,就要注意安全了,為什麼呢?

下雪其實並不可怕,老司機都知道,下雪的時候開車,安全性還是蠻高的,下雪就怕結冰,就不好玩了;

夏天下雪很快就化掉了,理論上只要不開快車,不是在特別快的時候踩剎車,問題不大,車輛的控制能力,幾乎不會喪失,過了10月以後,雪化了晚上又凍冰了,或者下雪後不融化,壓瓷實了也就產生了冰的效果,10月下旬以後,11月就開始是這個結果了,也就是說10月前自駕這段路,不論是轎車,還是一般的SUV都可以從容應對,只要不是作死的模式開車,基本都是安全的;

第一:要記得帶上防滑鏈,保護自己安全;

但是,這段時間自駕遊西藏,帶上防滑鏈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滑鏈分為鐵鏈和橡膠的,橡膠的這種就和雪地輪胎是一個道理,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鐵鏈子一般不建議用,損傷輪胎,輪轂,跌鏈子就開不快了,但是需要準備好,10月出發其西藏要記得準備好防滑鏈,這玩意去西藏用一次就沒用了,但是在雪地的作用很大,切記準備好了;

第二:掌握一定的雪地駕駛經驗,有助於安全;

雪地開車,還要注意一些事項,特別是南方的驢友,不具備雪地駕駛經驗,切記一慢解千愁;

任何的意外,都產生於速度太快,雪地開車更是如此,雪地開車記得慢點,不要隨意踩剎車,因為踩剎車就不會按照原來的軌跡運動了,輪胎停止運動的時候,在慣性的驅使下,就變得車輛不可控了,所以雪地開車的時候,儘量要使用油門,檔位,來控制車速,特別是自動擋的車,要學會使用手動擋模式,可以加油讓速度變得更快,也可減油門,把速度安全的降下來,遇到拐彎要提前更多的距離就做好準備;

因為拐彎的時候,容易產生轉向不足,轉向不按照原來的軌跡行車,轉彎是雪地行車的最大障礙和危險之一;

還有,後驅車輛進入10月中旬以後,就不要去西藏了,後驅車的不可控性更高,加速使用過後輪驅動,甩尾可能性加大,青藏線還好,在川藏線上出現甩尾,直接就掉到溝裡了,奔馳寶馬後驅車較多,這個時候就要慎行了;

還有就是,這條路大貨車比較多,記得注意安全,另外,會有彈坑路段;

第三:做好堵車的準備,以防萬一;

青藏線下雪的位置,應該就是拉薩出發,到格爾木這1000多公里的路上,全程都在4500米以上的海拔行車,高原缺氧,天氣很冷,又容易下雪,這個時候堵車的概率是很大的,有時候這條路上,還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也會遇到堵車的情況,因為總是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司機,採取作死的模式開車,所以要做好堵車的準備,棉衣,羽絨服,大衣,甚至棉被都要準備好,加厚衣褲等等,都要穿好;

氧氣人均每人一瓶,這是標配,這段路至少走2-3天,一罐氧氣足夠了,但是不能劇烈運動,藥品也要帶上一些,這些去西藏就要準備好的;

還有,就是要準備好2天的食品,水,保溫杯或者車載保溫杯,巧克力,紅牛都要準備;

另外,就是記得加油,遇到加油站就先加滿,遇到冷的時候,可以用發動機溫度,打著火取取暖,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選擇好休息節點,保障睡眠;

到了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晚上睡不著很正常,但是也要早點睡,或者喝點咖啡就能睡著了,還有就是選擇好休息的節點,一般在路上返回的驢友都會去納木錯住一晚,之後安多住一晚,五道梁或者沱沱河住一晚,格爾木住一晚,之後就到青海湖了,選擇好節點,青藏線上的住宿條件比較差,可以自帶睡袋;

一路上的景點也很有意思,納木錯,可可西里無人區,唐古拉山口,喜馬拉雅山脈,沱沱河長江源頭,茶卡鹽湖,青海湖,黑馬河等等;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最後祝願每一位驢友,都能夠去西藏玩得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