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升职皇后,“情敌”都很有名

这是一个在汉宫里霸占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三大名号61年,在世时经历了七任皇帝,娘家举族封侯的女子。她曾与王昭君同处一朝后宫,是班婕妤和赵飞燕的婆婆、王莽的姑姑。她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由盛转衰的全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中无数匪夷所思的历史真实,即使不说出她的名字,你也一定知道她的故事。

王政君:升职皇后,“情敌”都很有名

王政君升职第三招:靠公公

按理说,刘奭和王政君也算良配。他比她大3岁,一个是当朝太子,一个是名门闺秀,又有了独生爱子。但感情的事,就是无法用常理来衡量,刘奭这一生都没有怎么喜欢过王政君。

汉宣帝这时候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他早年流落民间,甚至进过牢狱,尝尽了人世心酸。他如此的宠爱小孙子,也觉得后继有人了。但另一方面,他对太子并不怎么满意了。

刘奭的性格“柔仁好儒”,而汉宣帝是王道、霸道并用。尤其是在史治上,汉宣帝的主导思想是严。大臣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和司马迁一样,是敢于进谏的人,也是一个说话不太注意的人,结果被人检举“背地里拿皇帝开玩笑,语气十分大逆”,汉宣帝便将他罢官。大臣盖宽饶是一个清廉的人,但一个毛病,老喜欢抓同僚的小辫子,而且说起这些来语气很刻薄,后来汉宣帝觉得他诽谤朝臣的毛病改不掉了,也罢官吧,谁料他竟然自杀了。

王政君:升职皇后,“情敌”都很有名

这两件事,汉宣帝的处置并无明显失当,毕竟臣子有错,处罚的分寸在皇帝手上,罢官也不算过分。但是刘奭对父亲的做法不以为然,一天他陪父亲用餐时,委婉的说:“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汉宣帝的脸色顿时变了,厉声说:“大汉自有大汉的制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用之,怎能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所谓的 德政 呢?更何况那些迂腐的儒生不能洞察世事变化,就喜欢厚古薄今,连 的区别都分不清,怎能把治理国家的重任交给他们?”

这是史书上一段著名的对汉家制度的论述。经过这件事情后,汉宣帝已经明白:“乱我家者,太子也!”但是,刘奭是与他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所生,他不忍心废掉,还是将江山社稷交到了自己不满意的太子手中。

王政君:升职皇后,“情敌”都很有名

这是刘奭的一大幸运,也是王政君命运决定性一步。在当太子妃3年后,刘奭即位,就是汉元帝。王政君理所当然的被册封为皇后,儿子刘骜被立为太子。

王政君当皇后时,后宫办了一件盛大的喜事:昭君出塞。

昭君也是以良家子的身份选进后宫的。然而运气远没有王政君好,后宫佳人众多,昭君埋没其间。此时,宫外的世界发生一件大事——风雨飘摇的匈奴起了内讧,其中一支的呼韩邪单于决定归宿汉朝,跑到长按说要给汉朝当女婿。这种亲事,汉朝当然很欢迎。想当年,开国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受到的是匈奴单于的何等调戏,写信来要让她嫁过去。现在可好了,变成匈奴单于低声下气的求着做女婿。汉元帝心中的舒畅可想而知。

王政君:升职皇后,“情敌”都很有名

汉元帝挑了昭君,将她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另一种记载是,昭君因为得不到宠幸,心生悲怨,主动请求出塞。“赐”也好,“请”也好,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王政君、王昭君,名字一字之差,命运天壤之别。在汉宫,她们是皇后和宫女;如果汉元帝临幸了昭君,那么她们是情敌;而历史最终让他们成了汉朝皇后和匈奴阏氏,在长按和草原,各自拥有女人最高名号,也各自承受这个名号下一生的悲欢。

昭君出塞是王政君主理后宫的一件大事,而她正真的情敌是另一个女人傅昭仪。如果说当太子妃的时候刘奭对她冷淡,那也罢了,因为刘奭那是对后宫的妻妾都很冷淡。然而现在,这种冷淡因为傅昭仪的专宠变得不堪忍受。

王政君:升职皇后,“情敌”都很有名

傅昭仪是个在宫里长大的女子,早年在上官皇后身边当女官,算起来,她年纪轻轻就见过三朝后宫变化了,所以她有个突出优点:会说话、或做人。在汉元帝的后宫里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关系她都处理的很好,没一个不夸她漂亮、善良、温柔的。这么一比,王政君就显得太木讷了,在舆论上也被动了。

当然,关键是傅昭仪也生下了儿子,名叫刘康。汉元帝对这个儿子真是百般的宠爱,“座则侧席,行则同辇”。他嫌弃大儿子刘骜喜好饮酒和宴乐——其实他自己不就是这样的人吗?——甚至动了改立刘康为太子的念头。于是,王政君面临人生最大的一次危机。

下篇:多亏了一个大臣,才守住后位

内容来自:后宫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