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財報解析:亟待提升的盈利能力

8月22日下午,小米集團(HK:1810)發佈了截至2018 年6 月30 日止三個月及六個月之業績公告。從收入的角度來看還是挺不錯的:

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團的收入為452.36億元,同比大漲了68.3%。其中手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8.7%,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04.3%,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63.6%。

說一說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手機業務,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銷量達3200萬部,同比增長了43.9%。值得祝賀的是,由於小米8等高端旗艦表現良好,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平均售價為952.3元,同比增長了25%。正是在銷量和平均售價的共同帶動下,小米的手機業務收入才實現了高速增長。

小米財報解析:亟待提升的盈利能力

不過,投資者在看到小米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更關心的還是利潤的情況。對於大部分上市公司來說,如果不能做到收入和利潤的同步增長,其投資價值往往就會被打上問號。

如今,小米恰恰也陷入了同樣的窘境:如果我們剔除優先股和股權激勵等會計處理的影響,小米2018年第二季度經調整利潤為21.17億元,同比僅增長了25.1%,遠遠趕不上收入的高速增長。

小米財報解析:亟待提升的盈利能力

小米CFO周受資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對未來公司的利潤情況保持很樂觀的態度”,真的樂觀嗎?

先看毛利率的情況,它反映了一家公司的行業地位、供應鏈管理能力等經營能力。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的毛利率為12.49%,同比下降了1.82個百分點,再看具體的三大產品線的表現:

小米財報解析:亟待提升的盈利能力

從上圖可以看出,手機和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毛利率均出現了2個百分點以上的下滑,只有互聯網服務的毛利率微升了0.36個百分點。

我們接著再看銷售及推廣支出、行政開支、研發開支這“三大開支”,它們在收入中的佔比,能夠反映一家公司日常的運營能力。

這裡還要說明一下,2018年第二季度的“行政開支”中,計入了高達99億元的“一次性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由於這筆支出與日常經營沒有關係,老冀專門將其剔除之後,“三大開支”的收入佔比如下圖:

小米財報解析:亟待提升的盈利能力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8年第二季度“三大開支”的收入佔比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合計同比上升了1.03個百分點。

綜合來說,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82個百分點,“三大開支”的收入佔比同比卻上升了1.03個百分點,一升一降之間,將近3個百分點的利潤率就沒了。要知道,小米本來就是一家微利經營的公司。

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的“毛利減去三大支出”的收入佔比只剩下3.73%。稍有閃失,就有可能出現經營性虧損。要擺脫這種窘境,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要提升硬件業務的利潤率顯然不太現實,只能寄希望於互聯網服務業務。

小米財報顯示,MIUI每月活躍用戶由2017年6月的1.46億增長到2018年6月的2.069億,增長率為41.7%。2018年第二季度,MIUI每名用戶的平均收入為19.1元,同比增長15.4%。

小米財報解析:亟待提升的盈利能力

同樣是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63.6%,沒能趕上68.3%的整體業務收入的增長率。顯然,小米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商業化還需要進一步努力,而在海外市場的商業化也需要趕快起步了。

如果希望與老冀有更多交流,或者希望加入“手機控的樂園”微信群,請加老冀個人微信:rouqinghuf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