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脫穎而出背後的條件與過程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每一天都有無數創業者們,懷揣著功成名就的夢想,追趕著轟轟烈烈的創業時代大潮。而成功的創業先驅者們,無疑則成為後來人的榜樣和指路明燈。這其中在昨天正式上市的“小米”公司,無疑令創業者們略加羨慕。

“小米”脫穎而出背後的條件與過程

雷軍其人

“小米”的發起人雷軍,1969年出生於湖北仙桃。1987年,他畢業於原沔陽中學(現湖北省仙桃中學),同年,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武漢大學是當時國內最早一批實施學分制的大學,按照學校要求,只要修完一定的學分就可以畢業。剛上大學,對自己要求比較嚴的雷軍就開始選修了不少高年級的課程。僅用了兩年時間,雷軍就修完了所有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

讀完兩年大學,雷軍已經不滿足於校園生活,他要闖蕩江湖。

當年的遊俠,必備如下裝備:一輛破自行車和一個破包——包裡至少要裝兩盒磁盤及三本厚厚的編程參考書。

武大櫻園宿舍到電子一條街,距離並不遠,但走路需要四五十分鐘,自行車則成了必須的裝備。

當年最好的電腦是286,內存也只有1M。對於一個高手來說,所有常用軟件必須自備,至少需要20張軟盤。編譯工具裡沒有編程接口資料,也沒有電子版的圖書,只好常備幾本厚重的編程資料。

就這樣,雷軍騎著破自行車,揹著裝滿磁盤和參考書的大包,開始闖蕩武漢電子一條街。他涉獵廣泛,寫過加密軟件、殺毒軟件、財務軟件、CAD軟件、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實用小工具等,並和年長四歲的留校老師王全國一起做過電路板設計。他焊過電路板,甚至還幹過一段時間的黑客,解密各種各樣的軟件。兩年下來,雷軍和各家電腦公司老闆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漢電子一條街甚有名氣的人物。1992年,雷軍與同事合作,寫了一本沒有錯誤、內容全面的編程資料書——《深入DOS編程》。

“小米”脫穎而出背後的條件與過程

初試牛刀

在電子一條街打拼一段時間後,雷軍自我感覺良好,就開始做夢:夢想寫一套軟件,運行在全世界每臺電腦上;夢想辦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軟件公司。

在圖書館,他看了一本《硅谷之火》的書,立即深深被喬布斯的故事吸引。八十年代是喬布斯的年代,他是全世界的IT英雄,當年的影響力絕不亞於今天的蓋茨和巴菲特。受《硅谷之火》中創業故事影響,在即將進入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雷軍便開始和王全國、李儒雄等四人創辦了三色公司——他們希望用紅黃藍三原色創造出七彩的新世界。

那是1990年七八月,大三暑假。王全國有個同事李儒雄,和他的一個朋友想創辦家公司,便拉雷軍和王全國入夥。李儒雄和那朋友倆人負責市場銷售,雷軍和王全國負責技術和服務,股份四個人平分。雷軍和王全國對自己的技術相當自信,而李儒雄及其朋友也對自己的銷售能力非常自信。這好象“天作之合”,於是他們幾乎沒有猶豫就一拍即合。雷軍當時想,喬布斯、蓋茨、戴爾就是大學創業成功的,自己為什麼不可以?想到這些,他頓時熱血沸騰,甚至有點飄飄然。

當時他們三色公司的產品是一種仿製金山漢卡。這本是一款前景似錦的產品,可是隨後出現一家規模比他們更大的公司,把他們的產品盜版了。而且這家公司可以把同類的產品做得量更大、價格也更低。因此,三色公司生存維艱,度日如冰。不要說公司運營,就是他們生活上也面臨著無米下鍋的局面。半年之後,三色公司決定解散。清點公司資產時,雷軍和王全國分到了一臺286電腦和打印機,李儒雄分到了一臺386電腦。

就職金山

1992年初,雷軍加盟金山公司,先後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件公司總經理等職務。1998年8月,他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2000年底,金山公司股份制改組後,雷軍出任北京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雷軍從22歲進入金山,一直工作到38歲,在金山工作了整整16個年頭。期間,他把“金山”從一家主要經營IBMPC兼容機組裝與銷售業務的小企業,發展成為擁有WPS文字處理系統、金山詞霸、金山快譯、金山毒霸等軟件巨星,親手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同時,他還在2000年成功創建了“卓越網”(亞馬遜中國的前身)。金山成功上市兩個月之後,2007年12月20日下午,雷軍以健康原因辭去了總裁與CEO職務,離開金山。

尋找風口

少年成名,急流勇退,在很多人看來,雷軍這樣的人生很完美,從此大可以自由淡定,想幹嘛幹嘛。但是,此時的雷軍身為一個成功者,卻有著深刻的挫敗感。在經歷了“金山”及“卓越網”(亞馬遜中國的前身)的成功,而後又淡出大眾視野,雷軍開始思考哪裡才是互聯網行業的下一個颱風口。只有找到了這個颱風口,他的下一次創業才能事半功倍。

雷軍分析自己與其他創業者的不同:自己一直是一個技術工程師,一直是通過自己的這種手工藝來謀生、創業。

雷軍40歲生日的那天夜裡,他穿著牛仔褲和幾位朋友到中關村當代商城附近的北京燕山酒店對面的酒廊喝酒。當時氣氛有些奇怪,大家並未頻頻舉杯慶祝雷軍40歲生日,而是一直圍坐著聊天,自斟自飲。酒過三巡,壽星雷軍激動了起來,感慨地說:“人是不能推著石頭往山上走的,這樣會很累,而且會被山上隨時滾落的石頭給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頂,隨便踢塊石頭下去。”

那一天是2009年12月16日,北京雪夜,距雷軍離開金山有兩年。這一段感悟,後來演化成了一句更為著名的"雷軍語錄——“站在臺風口,豬也能飛起來”。

觸“手”起興

其實雷軍從2006年就開始了對移動互聯網公司的投資。他投資的第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是“樂訊”。2007年,雷軍又投了UCWEB和“多玩”、“樂淘”等一系列的公司。後來,他還投資了拉卡啦、我有網、多看、凡客誠品……

2007年1月,蘋果公司發佈了iPhone一代。當年6月產品正式上市,雷軍第一時間就買了一部回來使用。按照雷軍的話說:“我很受刺激,覺得手機居然還可以這樣做?”雷軍怕自己的體驗不具代表性,就乾脆買了20部iPhone回來,送給了20個朋友。三個月後雷軍發現,其實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個朋友在用。雷軍這時候覺得,iPhone做得太超前了,很多細節沒做好,不好用。但是蘋果的iPhone打開了雷軍潛意識裡的思路:雷軍發現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將會是軟硬件一體化的體驗,而且軟件將幫助硬件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單獨做軟件,勢必將會很受很大的侷限。於是,雷軍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在想:誰能做出一臺更好用的手機呢?

在2007年、2008年的時候,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還不像今天這樣紅火,但是雷軍已經看到了移動互聯網就是未來。儘管當時很多人只是認為,雷軍不過是為了他投資的UCWEB等項目做宣傳罷了,但是實際上當時雷軍就已經認定,手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將會替代PC成為大家最常用的計算工具。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真正開始,其實是在2009年、2010年,雷軍先行幾年,他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去做一臺屬於自己的手機的問題了。

簡單籌備

2010年1月14號,“小米”首次籌備會議在北京五道口逐鹿茶館的一間名叫玄德廳的包間舉行。因為這個包間的原因,有人提議公司和產品的名字就叫“玄德”。不過,當初也有人提議叫“創造”。

最終,大家商量的結果是名字叫“紅星”,取“紅星照耀中國”之意。但這個名字卡在了工商局註冊的環節,因為已經有紅星二鍋頭這一“紅星”品牌了。後來“小米”這個名字取自“小米加步槍”,而且Mi這個英文名是Mobileinternet(移動互聯網)的縮寫。

創始人之一的李明拍下了在玄德廳議事的小米最早的全家福,以及在玄德廳吃的開伙飯鏡頭。當時14名創始員工13位都在場,只是少了一個孫鵬——當時他在Redmond出差了一個多月,錯過了玄德廳裡面的精彩回憶,而且差點錯過了加入小米的機會。

2010年4月6日,北京中關村保福寺橋銀谷大廈807室,“小米”14個籌備人再聚首,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小米”就這樣悄悄創辦了……

整裝待發

除了由別人領頭在大學階段那半年初試牛刀的“創收”活動,以及後來主要是“就業”性質參與“金山”經營管理外,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小米”是天使投資人雷軍的第一次真正創業。與低調簡單的籌備不同,“小米”正式出場即是豪華團隊,高調亮相。“小米是我不能輸的一件事,我無數次想過怎麼輸。但要真是輸了,我這輩子就踏實了。”

從商業邏輯上看,小米公司當然還有待驗證。但從人性邏輯上看,雷軍創業於“小米”順理成章。雷軍當年42歲,儘管早已成為中關村的風雲人物、腰纏萬貫被國人譽之為的“成功人士”,但他卻尚未成為他自己最想成為的那個雷軍。現在他有了這樣一個機會,他要緊緊抓住:如果成了,將是中國第三家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如果你是雷軍,你還會放下應有盡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去自討苦吃嗎?當然有另外一群瘋子——Google全球技術總監林斌、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微軟工程院首席工程師黃江吉、Google中國第一產品經理洪鋒、ArtCenter畢業的牛人劉德、摩托羅拉資深工程師周光平他們和雷軍一起做了。

“小米”脫穎而出背後的條件與過程

林斌上船

前面已經說到,早在2009年年底,雷軍就開始認真考慮如何把手機做出來的問題。雷軍說他在這件事情上是先下定決心去做,然後才去考慮如何做的。讓雷軍下定決心的是他感覺到了這個行業裡一些未來的變化趨勢。他看好的就是手機會替代PC,以及手機工業的進一步互聯網化。雷軍覺得,他的手機夢已經成熟了,他要開始為了這個夢想構建隊伍。

林斌,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工程總監,Google全球技術總監。在Google,林斌全權負責谷歌在中國的移動搜索與服務的團隊組建與工程研發工作。再追溯早一些,林斌曾是微軟工程院的工程總監。可以說,林斌是當今軟件產品和互聯網產品技術領域數一數二的人物。

雷軍認識林斌,是在2008年,當時林斌想推動Google和UCWEB之間的合作。通過面對面接觸,雷軍驚訝地發現,林斌有發自內心對產品的熱愛:他在Google所做的工作和產品都非常投入,都特別“下功夫”。那個時候,雷軍開始經常去找林斌聊天,兩個大男人經常在一起挑燈夜戰,聊到凌晨一、兩點鐘。聊著聊著,兩個人從合作伙伴聊成了好朋友。有一次,雷軍和林斌聊天時,林斌透露說:“我想出來自己創業了,做一個互聯網音樂的項目,你看怎麼樣?”雷軍聽後大喜,對林斌說:“別做音樂了,音樂我們投點錢,別人幹就可以了,沒意思。咱們一起做點更大的事情吧!”就這樣,人們都親切地叫他Bin的林斌,第一個登上了雷軍的“小米”戰船。

阿黎自請

阿黎,黎萬強,2000年大學一畢業就加盟了金山軟件。他歷任金山軟件的人機交互設計總監、設計中心總監和金山詞霸事業部總經理。職業生涯在金山有10年,並從一個設計師成長為一個百餘人規模的事業部的領導者。這其中既有阿黎自身的能力,也有雷軍對阿黎的提攜。

和雷軍10餘年的共事關係,讓黎萬強與雷軍的私交甚密。當時正是2009年年底,阿黎決定辭職離開金山。他找到已經是亦師亦友的老領導雷軍,告訴雷軍說他要去做商業攝影,自己創業了。黎萬強求教於雷軍:“你覺得我這個創業方向怎麼樣?”雷軍說:“我這裡也有個方向,要不你來跟我一起幹?”

“沒問題。”阿黎不加思考便爽快地回答。

雷軍反問阿黎一句:“你知道我要幹嘛嗎,你就這麼答應了?”

阿黎說:“你要做手機。”

雷軍笑了。

KK即合

黃江吉,人們都叫他KK,還不到30歲就成為微軟工程院的首席工程師。但是已經在微軟工作13年的KK,面臨一個選擇,是創業還是留在微軟繼續幹?留在微軟是留在中國還是去美國?

已經決定和雷軍合作的林斌曾經是KK在微軟的同事。林斌瞭解到KK所面臨的情況,於是把KK介紹給了雷軍。

當時在北京知春路上的翠宮飯店“豹王咖啡”,雷軍和林斌兩個人一起拉著KK聊天。雷軍絲毫沒提創業的事兒,就是和KK一起聊各種電子產品:從手機到電腦,從iPod到電子書,三個人一聊就是幾個小時。雷軍毫無保留地展示了自己作為一個超級產品發燒友的專業素質,令KK當時就震驚了:“當時我以為我是Kindle的粉絲,但是沒想到雷軍比我更瞭解Kindle。當時為了用Kindle,我還自己寫一些小工具去改進它,結果沒想到雷軍也是這樣的瘋狂。他甚至把一個Kindle拆開,看裡面的構造怎麼樣。”

那天,他們一共聊了4個半小時。KK已經能夠判斷出,對面坐的兩個人是要做點什麼事情的。雖然KK還不知道他們具體要做什麼,但是在臨走之時,KK說道:“我先走了,反正你們要做的事情,算上我一份!”

洪鋒面試

洪鋒,很強勢。說到洪鋒,用雷軍的原話就是:“你接觸他你會壓力很大——他沒有表情;他隨便你說。你不知道他怎麼想的,但他是一個很絕頂聰明的人。”

洪鋒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計算機,自己編寫程序來解決實際問題。洪鋒最令人驚奇、最令人刮目相看的經歷,就是他在Google用20%的業餘時間,和幾個人一起做了Google 3D街景的原型。

洪鋒在美國Google的時候,是高級工程師。後來回到中國,在中國谷歌,他又是第一產品經理。他所主持開發的谷歌音樂,成為了中國谷歌為數不多的飽受讚譽的產品。

林斌說洪鋒很強,於是雷軍就想見見。本來雷軍還想著藉機面試一下洪鋒,但是沒想到,實際上那次見面成了洪鋒來面試雷軍。洪鋒準備了上百個問題來問雷軍,越問越細緻,越問越難。雷軍發現洪鋒提的問題比他們自己提到的問題都要細緻,因此更加激發了他要拉洪鋒入夥那越來越強的慾望。後來雷軍終於明白,其實對於洪鋒,不是雷軍在想辦法找他一起創業,而是洪鋒在面試雷軍作為一個創業領頭人靠不靠譜。雷軍系統地告訴洪鋒:“雷軍”是誰,他打算怎麼做手機,還有“小米”能給洪鋒什麼。末了,洪鋒說:“這件事情夠好玩,夢想足夠大。或者說,你可以說這件事情足夠的不靠譜,因為它太瘋狂了。你覺得這個事情從邏輯上是靠譜的,但是從規模上和瘋狂程度上來說,是絕對的不靠譜。這很有挑戰性,我決定來挑戰一下。”

劉德入夥

劉德並不在雷軍的人才規劃體系裡面,雷軍本來不認識劉德。而且,雷軍原本甚至認為他根本請不起劉德這樣的人才。然而湊巧的是,洪鋒的太太認識劉德的太太。洪鋒認識雷軍之後,就想到了劉德,這個ArtCenter畢業的牛人。當時劉德在美國過著悠哉悠哉的中產生活,安逸的不得了。

有一次,洪鋒故作神秘地邀請劉德說:來和幾個朋友聊聊天。於是在2010年5月,因為回中國辦事而到北京的劉德,抽空來到了當時在北京北四環邊上、銀谷中心大廈的小米公司,見到了雷軍、黎萬強,和後來才正式加入小米的林斌和黃江吉。大家從下午4點一直聊到12點 。

聊完之後,劉德說“這事兒挺好,我又能幫上你什麼呢?”。而雷軍則直白地說“我們想拉你入夥。”

對於劉德來說,如果來和雷軍共同創業做小米,意味著要放棄他在美國開辦的公司,和在美國的舒適生活,包括現在的一切正常生活軌跡都要放棄。而“小米”這個事情,也只是有可能成功而已。

雷軍聊完之後,當晚根本就沒睡著。他有些糾結:雷軍覺得小米還不到做一款有世界水準的、頂級工業設計的手機的時候。他甚至覺得對於剛剛開始、辦公才一個月的小米來說,頂級設計還有些遙不可及。

劉德回到美國之後,還真開始仔細思考這個機會。“這麼多年來我都是自己乾的,非常累,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好團隊。”劉德說:“我非常願意加入這個團隊,因為找到一個好Team太難了!”

第二次來北京時,劉德主動給雷軍打了電話,雙方再次溝通。最終“小米選擇了劉德,劉德選擇了小米,這是一個雙向選擇。”雷軍說。

後來,劉德除了完成了“小米”手機的設計之外,居然還肩負起了“小米”手機供應鏈的工作。這簡直讓雷軍喜出往外:“我很慶幸洪鋒能介紹劉德給我認識。劉德現在幸福不幸福我不知道,反正有了劉德,我是非常幸福的,他做的非常出色!”

老博應約

到目前為止,雷軍找到了能夠做手機系統的人、做手機軟件的人、做手機設計的人,就是還沒有找到能夠把手機做出來的人。作為軟件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大佬,雷軍和林斌,在硬件製造領域都沒有什麼特別深的人脈。2010年7月1日,在小米公司準備啟動硬件項目的時候,這個項目還沒有一個專業的人才加入。

在2010年夏天的三個月時間裡,雷軍、林斌、KK等人動用了他們所有的關係來找搞硬件工程人才,也見了超過100位做硬件的人選。最誇張的一次,他們和一個理想人選7天時間面談了5次,每次10小時,但是很遺憾最後因各種原因卻沒有達成共識。

沒有辦法,雷軍和林斌繼續找人……雷軍說:“很多人跟我講創業公司招人困難,所以業務搞不起來。我認為這就是藉口,其實那是你作為老闆還不夠努力。”就在這期間,有朋友介紹了周光平周博士。當時雷軍判斷,這個55歲的博士,從1995年開始就在摩托羅拉工作,而且是資深工程師,肯定是不會出來創業的。

雷軍當時也更傾向於去找一些年輕一點的合作伙伴。但是在2010年9月,一個週五的晚上,雷軍又一次面試毫無結果。就在雷軍幾乎絕望時,林斌卻建議說:“要不,試試看周博士吧。”

週六,雷軍約到了老博士周光平。

週一,周博士應約到雷軍的辦公室去聊天。按照計劃,他們原來只准備了兩個小時,誰料兩個人見面以後居然都感覺相見恨晚,一發不可收拾。雷軍和周光平,就在銀谷中心小米的辦公室裡,從中午12點一直聊到晚上12點。他們從互聯網聊到硬件設計,從用戶體驗聊到手機發展趨勢。兩個人連出去吃飯的時間都捨不得花,從中午到深夜,叫了兩次盒飯來解決溫飽問題…… 隨後,雷軍很興奮地告訴林斌:“周博士有戲!”

過了幾天,雷軍正在外地出差,林斌打電話來:“周博士同意了!”至此,雷軍的小米創始人拼圖,終於完成了。

“小米”脫穎而出背後的條件與過程

情有獨鍾

雷軍十分看好這個機會,他認為這是“站在臺風口,豬也能飛起來”的機遇。他不能放過,因為那不僅是他成就夢想的機會,也是他治癒心結的藥。

雷軍反思金山的經驗:這是一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始人的公司。從張旋龍到求伯君再到自己,沒有一個是從第一天起就堅定不移的創始人。金山是個傍大款的公司,跟四通合作是看重它的資源;跟聯想合作是看重它的品牌……金山從WPS到詞霸,從詞霸到毒霸,從毒霸到遊戲,一個個算過來,因為上市的財務報表壓力,每個新業務堅持一年多就放棄。到了後期,大家都很彷徨。但是,這又是一家有技術追求的公司,活得又夠久,出了一大批高級技術人才,大家對金山都很有感情。

對於金山生涯,雷軍有“五點反思”:人慾即天理、順勢而為、廣結善緣、少即是多和顛覆創新。他慢慢確認了一件事情:在一家改良導向的公司裡,他是做不成革命者的,就像康有為永遠成不了孫中山一樣。所以,他現在要大展鴻圖。

大展鴻圖

雷軍從一開始就決定要打破手機硬件行業的遊戲規則。他是一個在互聯網領域屢戰不休,又曾被放逐的人,這一次,他要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手機硬件。

對於移動互聯網和手機行業的判斷,雷軍現在更加清晰了。他總結了六大趨勢,並且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當作創業教材反覆宣講:手機電腦化、手機互聯網化、手機公司全能化、顛覆性設計、要做能打電話的手機、手機要做出愛恨情仇。

以這六大趨勢為思維導圖,從一開始,雷軍就描繪了一張大致的前進藍圖:搭建一個融合谷歌、微軟、摩托羅拉和金山的專業團隊;先做移動互聯網,至少一年之後再做手機;用互聯網的方式做研發,培養粉絲,塑造品牌形象;手機堅持做頂級配置並強調性價比;手機銷售不走線下,在網上銷售;在商業模式上,不以手機盈利,借鑑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以品牌和口碑積累人群,把手機變成渠道。

雷軍喜歡下圍棋,做規劃、畫藍圖一向是他的強項。這一次,他玩的是宇宙流佈局,大開大合,一往無前。

事實上,儘管企業總是和人一樣不可能十全十美,或者總是不可避免“感冒發燒”,但迄今“小米”還是成功發展的,甚至是創造了一系列商業傳奇的。2017年3月15日,小米在越南胡志明市宣佈,與越南本土信息技術公司Digiworld Corporation (簡稱DGW)達成戰略合作,並首次正式在越南進行產品發佈。

2017年7月5日,小米又與諾基亞達成專利合作,收購部分諾基亞專利資產。雙方已簽署商務合作協議及一份多年有效的專利許可協議。其中包括將在移動網絡的標準必要專利方面實現交叉授權。此次交易還包括小米收購部分諾基亞專利資產。

2017年7月28日,小米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小米香港”,已簽訂了為期三年的10億美元銀團貸款協議。德意志銀行和摩根士丹利擔任協調行,由中銀(香港)、德意志銀行、永隆銀行擔任該銀團牽頭和承銷。此次銀團是對“小米香港”2014年10億美元銀團貸款的再融資。

……

“小米”脫穎而出背後的條件與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