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湖北當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在湖北當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1971年對別人或許是平平常常的一年,但是對我來說卻是不尋常的一年。那一年我入伍來到湖北宜昌。

我當的是工程兵,入伍後分配在汽車連。部隊駐在宜昌西邊幾十公里長江北岸的一個山溝裡,我們稱之為蓮沱溝。當年那條山溝裡別說公路,就連騎自行車的小路都沒有,只有一條順著山溝流淌的河,老兵們駕駛汽車就在這樣山溝裡,一會在河灘的沙石、草地行駛,一會駛入幾十公分深的河水中,在斗大的河石上顛簸。因為這種路無法進行新兵汽車教練,所以我們七一年兵,在山溝裡背了一段時間的土坯,幹了一些雜活後,就乘船離開蓮沱溝,前往外地進行汽車教練。

我們汽訓的地點,是離宜昌市幾十公里的土門機場。這裡駐紮著一支空軍部隊。我們就住在機場停機坪旁的一排蓆棚裡。這個蓆棚可能是廢棄的工棚,或者曾經是工地材料庫,總之我們到時有個現成的棚子。

我們這批新兵大約近四十人,分成三個班,我是一班的。因為我們教練排沒有廚房,所以我們到土門後不久就開始蓋廚房。我在當兵前沒有幹過這些活,只能當個小工,幸好有漢中兵在家裡蓋過民房,因此他們當仁不讓成為蓋房主力。

我們的正式任務是汽訓,但是我們最常乾的活除了打豬草外,就是裝卸車船。我們部隊是1970年轉場到湖北,之前部隊一直在北方,如今部隊轉場到了南方,進了山溝裡,一時蔬菜供應都成了問題。部隊只能從北方採購土豆、蘿蔔乾,用火車拉到鴉鵲嶺火車站,我們承擔卸火車裝汽車,將貨物運到大幾十公里外的宜昌碼頭,再卸車裝船等任務,最後由地方的船隻將這些菜運回蓮沱。

當年工區(師)後勤有的倉庫在宜昌,那年全團的夏裝,就是我們這批新兵在宜昌的倉庫裡裝上汽車,再運往碼頭卸車裝船的。

有一次,部隊為了增加各連隊豬肉供應,後勤專門從河南採購一批豬崽。豬崽到宜昌時已經在汽車上生活幾天了。車廂底積了一層豬糞,小豬仔身上更是一塌糊塗。我們來到車下,雙手接過車上戰友遞來的小豬崽就跑著送上船。因為船不能靠上江岸,從碼頭上船需要走搭在岸邊與船幫的跳板,走起路來腳下的跳板一顫一顫的,加上手裡豬崽滋哇亂叫,死命掙扎,濺到我們一身屎尿不說,最怕是跳板晃晃悠悠,鬧不好失去平衡就會掉到江裡。抓了幾次豬崽後,大家都改變了方法,用雙手各拎一隻豬崽的後腿。這樣不但走到跳板容易保持平衡,而且還能一次抓兩隻豬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們抓了一陣豬崽後,鼻子也被臭氣燻得不好使了,連豬崽的臭味也聞不出來了。

那天我們將豬崽全部裝上船,已經是下午六、七點鐘。我們乘車一個來小時返回到土門機場,天色晚了身上的汗也消了下去。遠遠看到有人在空地上看電影的,就停下車來,站在看電影的人群后邊想看會電影。片刻前邊的人群中就有人說:“什麼味呀?這麼臭!”我們才想起自己身上的味道,急忙逃離人群上車回了營地。

我們在土門教練排整天忙忙碌碌的,不知不覺已經當了半年兵,時間過得真快呀。按照上級要求,我們要回蓮沱參加連隊的初評了。(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