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大王中学:同学搜集废纸做纸浆课桌的“闪电高中”

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带你走进最真实的河北雄安新区,最真实的华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时间了解河北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大事小情

雄安新区大王中学:同学搜集废纸做纸浆课桌的“闪电高中”

那时候,大王中学(雄安新区安新县大王镇)名叫大王公社中学,简称大王社中。

大王社中的高中班大概始建于1975年,1980终止招生,其中只招了几届。应该是招过十一个高中班,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因为已经过去四十个年头了。

那时的教室是二`五脊的红砖瓦房,每个教室是两间相通的房屋,两间的房梁中间有一架柁支撑。我们刚入学时教室是空的,啥都没有。我们这个年级总共招了3个班,分别是6班、7班、8班。

这几个班还真有点故事,光光的教室里一无所有,开学后老师带领学生们自力更生搭建课桌,同学们搜集废纸,自已动手做纸浆课桌,搬砖和泥砌院墙,用筐头背土平操场,用双手建设自己的校园。

雄安新区大王中学:同学搜集废纸做纸浆课桌的“闪电高中”

现在的大王中学早已经迁往新址,老教室也早已经迎来了新住户。这就是我们曾经的的教室,写黑板报的黑板还在。

上图是3班和4班教室,下图是6班和7班教室。那个年代的各种条件都很艰苦,吃完早饭去上学,有限几个骑自行车的,都是旧车。家里没车的,只能坐“Ⅱ路”,走着。

早上上学时,要拿好中午的干粮,有少数同学拿白面馒头,令人羡慕,大多数则是自带玉米面,高梁面,红暑面等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干粮,没办法,当时就是那条件。

雄安新区大王中学:同学搜集废纸做纸浆课桌的“闪电高中”

我们的中午饭一般就是干粮伴凉水,夏天好说,到冬天同学们的干粮到学校就冻成冰了,那叫一个冷。教室的一角用砖砌的扫地风火炉,上面打着一块煤坯,有值日生专人管理炉子。一部分同学把干根烤在炉盘上,中午可以吃热的,大部分人没地方烤,只能把冻成冰坨的饽饽从书包里拿出来直接啃。

前院唯一的一口砖砌水井就是学校里的的水源,但没有水壶能烧热水,总喝凉水,想想当时,不得胃病才是万幸的。

雄安新区大王中学:同学搜集废纸做纸浆课桌的“闪电高中”

就这样,同学们风雨雪无阻地完成了两年半的半工半读的学业,照毕业像告别,难舍地离开校园走向各自岗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投身祖国的建设大潮。

用一句歌词形容我们这一辈人最合适:

我们这一辈,苦辣酸甜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

点右上角关注头条号“新区白洋淀”带你走进最真实的河北雄安新区,最真实的华北明珠白洋淀!第一时间了解河北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