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狀元哪裡人,狀元不假思索說出四個字,結果直接涼了!

古代的科舉考試,堪稱歷史中的一個重大發明,因為它,寒門子弟貧苦人家也有機會躋身上層社會,也正是因為它,人才有了用武之地。民間對於科舉,有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說法,登上人生巔峰只需數場考試,可見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皇帝問狀元哪裡人,狀元不假思索說出四個字,結果直接涼了!

古代考取功名,需要一步一步的往上考,從童生到鄉試,會試直到殿試,全都通過,就可以獲取進士功名,而其中的前三名,分別被成為狀元,榜眼和探花,這可是當年文人中的最高榮譽,也是考生們的最高目標,能夠考取這樣名次的人,歷史上都不是無名之輩。當然,我國科舉考試有著數千年的歷史,總會出現幾個讓人深感奇葩的考生。

皇帝問狀元哪裡人,狀元不假思索說出四個字,結果直接涼了!

明朝天啟年間,那個時候正是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時期,歷史上那個著名的“木工皇帝”。大家都知道,雖然獲得狀元需要才華,但是也是需要皇帝來“面試”一下的,不過朱由校並不是一個文化人,所以對待大臣們的意見,他基本都是全部採納,所以他打算就按照大臣們的意思,把放在最上面答卷的答題人點為狀元,畢竟都放在最上面了,肯定就是大臣們認為最好的答卷。

皇帝問狀元哪裡人,狀元不假思索說出四個字,結果直接涼了!

朱由校拿起這個答卷,看完後也忍不住點個贊,畢竟文采確實了得,再看答卷人,名叫劉若宰,於是朱由校就打算點他為狀元,本來一場皆大歡喜的結果就要出現,但是朱由校突然想考一下這個新狀元,於是就將他招進宮內,劉若宰進入大殿後跪伏在地,朱由校問了他好幾個問題,劉若宰都對答如流,這場面試的結果也讓朱由校很滿意,就在新科狀元將成定局時候,朱由校問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問題,改變了劉若宰的命運。

皇帝問狀元哪裡人,狀元不假思索說出四個字,結果直接涼了!

朱由校對這個狀元很滿意,扯了一句家常:你祖籍是哪的?劉若宰似乎也被自己的想象衝昏了頭腦,因為祖籍為山東,於是他直接說出四個字“水泊梁山”,朱由校聽到這句話後,臉色登時就沉了下來,又問:你從小就住在此處?劉若宰這時候才發覺自己說錯了話,立馬回到:小民祖籍雖在山東,但是從小在南直隸安慶府長大,從未去過山東。朱由校這時候已經興致全無,直接讓其退下,後來發榜的時候,劉若宰不但不是狀元,翻遍整個皇榜,連名字都找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