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上週

一位小仙女慌慌張張地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莫慌

我們請婦產科的鄭姐姐

為你指點迷津



鄭姐姐說

宮頸糜爛≠宮頸爛了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宮頸糜爛

實際上是

宮頸內部的柱狀上皮細胞

受女性雌激素的影響發生的外移

醫學上

叫做“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鄭姐姐說

層出不窮

用四個字形容就是

都是錯的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但是

如果白帶有增多、發黃,有異味

則是宮頸炎的表現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好多患者擔心得了宮頸糜爛

下一步會不會就是宮頸癌啊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鄭姐姐說了

宮頸癌的發生和宮頸糜爛

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不過

有時候

宮頸炎、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

這些小妖精喜歡把自己

偽裝成“宮頸糜爛”

醫生的眼睛也難以區分開來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所以

我們就要做一些必要的檢測

包括宮頸脫落細胞學

搭配HPV分型檢測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目前推薦有性生活的女性

每年都要進行一次

宮頸刮片或者宮頸TCT細胞學檢測

大於30歲要聯合HPV檢測

如果連續三次檢查結果為陰性

可間隔三年檢查一次

如果檢查結果均正常

65歲以後可停止宮頸癌的篩查



最後

鄭姐姐暖心提醒

宮頸的定期檢查很重要

請各位仙女們都好好愛自己喲~

“醫生,宮頸糜爛是宮頸‘爛’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