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毕业之后才发现,专升本才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不要等毕业之后才发现,专升本才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教育部公布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又创新高。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

一年的毕业季到了,你的工作签了吗?

教育部公布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又创新高。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虽然说要拒绝学历歧视。但是,一个普通本科的大学生和一个名校毕业的真的同台竞技吗?

毕业生想找更好的工作,用人单位也想招更好的毕业生。其实没有人在否定你的优秀,只是这个游戏是在优中选优。

小时候的玩伴月薪2万,而你却月薪3000。到底是什么,拉开了二十多岁年轻人之间的差距?

在名校中,你有机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听课资源,个人的兴趣也更容易得到发挥。

不可否认个体的差异千差万别。有人指出:三本和名校的差别,来源于畸形的校园环境。三本院校里努力学习的人是“异类”,在一个身边大部分人不认同“努力”的环境里,想要脱离环境有多难?而名校却截然不同。环境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不受环境影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才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屈原的那句“举世皆醉我独醒”才会被传颂千年。

环境是一条河,个人就是河中的鱼,当这条河流向好的方向时,你所做的不过是“随波逐流”;当这条河流向不好的方向时,你所要做的却是“逆流而上”。

这两者难度上的差别,不言而喻。

一位学生用温水煮青蛙来形容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很安逸,走出社会才知道自己想去的岗位早已经被别人占据。

你以为找对象只看脸吗?不,也是看学历的。

正如网上的段子说“大学决定了你的朋友圈,朋友圈中暗藏着你的男女朋友。”“词汇量不同,怎么聊天?”

虽然是夸张的玩笑话,但它揭示了相同知识水平的人更容易交朋友和产生共同话题。

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两人是初中同学,在内陆的一个小县城。女生高考到了名校,男生考得不好留在省内。

但是两人在大学依然保持着联系。后来女生考虑保研或者出国;男生则想留在省内过安稳日子。

最后两人和平分手,女生说起来原因:

“我的脚步已跨越了半个地球,而他却还没有出省。”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残酷,却又很现实。

说看重学历,并不只是那一张证书,更多的是看重你受过的教育、为人处世的三观和奋斗的目标,而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勤奋、坚持和努力的过去。

如果说在大学以前,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原生家庭;那么在大学以后,你的出身就是你的学历。

如果说上苍决定了你的原生家庭,那么大学就是给你一个自我改变的机会。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家庭背景是不能改变的,而唯一可以让你和那些富家子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方法,就是读书。

读书好的人在社会中看似具有某种优势,但社会奖励他的不是名校的文凭,而是他为了获得这张文凭所付出的努力。

没有一个人因为上了名校而后悔,却是无数人为曾经没有努力读书而悔恨。读书无用论这种话,自谦起来说说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当真。

不要等毕业之后才发现,专升本才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