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征点至5000元10月开始,新个税法拟于明年起全面施行

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日前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8月2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该草案。

根据草案,新个税法拟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拟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

与会的多位委员表示,修改后的草案已经比较成熟,赞成这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且尽快实施,让老百姓早日享受到减税后的成果。

此次税改的亮点不只是拟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上调,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收入综合计税,首次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到底怎么操作?多位与会人员表达了高度关切。徐绍史委员表示,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标准和实施方案由国务院确定,还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时间很紧迫。希望抓紧时间早点制定方案,听取各方意见之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以便于个税法从明年1月1日开始能够顺利地实施。宋琨委员说,税前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数额怎么掌握?如果这个问题不明确的话,这部法可能会打折扣。

对于如何操作,郭雷委员建议,最好能考虑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根据不同地区生活水平、抚养赡养水平、居住城市水平,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且明确路径和条件。

分组审议中,还有委员建议对附加扣除项目进行“定额扣除”。

杨震委员拿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举例说,“不问家庭具体的收入,只要有一个子女在教育阶段,就按一个定额进行扣除,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也避免钻空子、钻漏洞。”他还建议,“父母由子女赡养的,也可以按照一定的定额来处理。如果是几个子女共同赡养的话,就进行分摊。操作简单,公平性也得以保证。”

与会人员在对专项附加抵扣项目增加赡养老人支出表示热烈欢迎的同时,还提出建议,未来能够将以家庭为计税单位作为改革方向。

包信和委员说,从当前条件看,以家庭为单位计税操作还比较困难,但从长远看,建议逐步实现从个人计税到家庭计税,这是方向。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颜宝玲说,很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地区都采用了夫妻联合申报或者家庭申报的征收方式,建议大陆的个人所得税逐步过渡到以夫妻和家庭为交税的单位。

史上第四次降税减负 对你有哪些真实影响?

8月27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二次审议。

经过一审以及公开征求意见后,二审草案稿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专项附加扣除新增赡养老人支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给予20%费用扣除,稿酬所得收入额减按70%计算等。

其中,赡养老人的支出也予以税前扣除可称的上市一个新亮点。由此前居民个人的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四项支出可以在税前予以扣除,增至五项。

起征点至5000元10月开始,新个税法拟于明年起全面施行

综合来看,个税改革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1、税改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的来说,个税改革使各阶层居民收入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中低档税率级距的扩大使得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而从税改对楼市的影响来看,居民收入的增加尤其是房贷利息的抵扣对于楼市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提升了居民的购房意愿。

①年收入30万元群体实际收入显著增加,使家庭月供压力下降29%

②房贷利息抵扣刺激居民购房意愿,一定程度将增加城市购房需求

③税改对低收入城市楼市影响有限,对北京等高收入城市提振作用显著

2、税改对消费的影响

目前,我国消费增长乏力,拉动内需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税收通过改变可支配收入来影响居民消费。就我国个税改革的历程来看,个税改革促进了收入分配,提高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但是在促进消费上的作用较小。2008年的个税改革将免征额由每月1600元上调至2000元,上调免征额对增加可支配和消费的作用影响不大。2011年的个税改革内容更加丰富,对税率结构也进行了调整,此次改革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影响,但是对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依然有限,再加上中国住房、医疗、教育体系被市场性消费所取代,其对消费改善的作用进一步弱化。

回顾2008年和2011年的税改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的现状,个税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但是从社会消费总量上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根据测算个税改革对未来消费量的增长区间将为1.25%~1.51%。

总结:持续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 减税增收是必然趋势

起征点至5000元10月开始,新个税法拟于明年起全面施行

4月底,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陈因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制定发布信息消费发展指南等。

今年已经推出的进一步扩大进口的举措,包括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药品、汽车等进口关税等,无疑也将扩大内需。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这次扩内需有望显现结构性特征,重点可能在扩大制造业投资、提振消费,以及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居民收入。

可见,持续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依旧是下半年的主基调,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不但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更能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