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但她並非兩院院士,這說明什麼?

靜如止水李中波


屠呦呦不是兩院院士,確實有些可惜,但也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認為青蒿素不是屠呦呦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功勞。青蒿素的發現歷程,是一個很曲折坎坷的歷程,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尋找良方。屠呦呦是在一個很大的團隊裡面做事情,並不是她一個人的功績。所以,屠呦呦也承認這一點,當時她也並沒有想過要評選院士。

屠呦呦之所以獲得諾貝爾獎,背後離不開楊振寧的推動。楊振寧很早就慧眼識金,給當時默默無聞的屠呦呦頒發了“求是”獎,自此屠呦呦進入公眾的視線。楊振寧是有資格給諾貝爾獎委員會推薦人選的,他在70年代初期就希望幫中國研究胰島素的團隊申請諾貝爾獎,可惜被中國拒絕了,說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必然離不開楊振寧的大力推薦。之前傳聞說饒毅也有推薦的功勞,但是已經做了闢謠。

屠呦呦成名是因為楊振寧的提攜,這個時候已經是90年代,屠呦呦已經60多歲。而評選院士的條件是一般不超過65歲,否則就要走特殊程序。以屠呦呦當時的人脈和名望,顯然不具備走特殊程序的資歷。


懷疑探索者


屠呦呦獲得諾獎之後在國內引發了很大的震動,特別是有些人說她一個“三無”人員(無博士學位,無海外背景,無院士頭銜)活動諾獎,讓科學界那些大佬很難受。

實際上,這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不過,她的獲獎確實也讓我們有必要反思中國的科研體制。

第一,我們當前的學術評價體系過多地看重數量,而輕質量的現象仍然存在。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的論文大國,但是還不是論文強國,尤其是很多論文生產出來就放在故紙堆裡了,基本沒有人去引用。所以我們要強化論文質量。

第二,科研成果的行政化色彩需要淡化。科研團隊中擔任領導或者說主要責任的應該是學術造詣較高的人,而不是行政職位較高的人。這樣才能放開科研人員的手腳,讓他們做好自己的研究項目。

第三,屠呦呦為何落選院士,咱們不是知情人,所以不能妄下結論。不過袁隆平也曾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

所以這些事件確實是一個反思的機會,也讓我們思考如何改善中國的科研體制和評價體系。


WANG論科普


個人的看法是,其實沒有必要動輒就把問題上升到“體制問題”的高度吧。
首先,院士本身只是一種榮譽稱號。除了屠呦呦,還有很多在自身研究研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科研工作者,由於種種原因都沒有獲得這一稱號。由於院士增選的名額是極其有限的,因此這一稱號也並不能完全反應學術貢獻的大小與學術水平的高低。同樣的道理,諾獎畢竟每年也就頒一次,迄今為止也有很多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始終沒能獲得諾獎。
反過來說呢,對於科研成果重要意義的評價,很多時候本身也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舉例來說,屠呦呦發明了一種新藥,叫青蒿素,能夠治療瘧疾,這個意義大家都容易理解。而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童坦君教授,他的研究簡介如下:“建立了一套國際承認的評估細胞衰老的定量指標,可用於衰老理論研究和藥物抗衰效果評價。系統揭示了p16等細胞衰老相關基因的表達調控機制,證實環境因素不僅可直接作用也可通過引發基因變化間接影響衰老。發現並克隆了多個衰老相關新基因並進行了功能研究。”這個恐怕非專業人士就完全不懂其意義所在了,但這並不代表童院士的研究成果比起發現青蒿素來就不重要。
所以呢,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不妨保持敬畏之心就好啦。
(圖片來自網絡)

李巖祺


屠呦呦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卻多次落選院士評選。這事說不正常其實也正常,說正常其實也有該反思的地方。

院士評選和諾貝爾獎的評選不會是一套標準,在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這樣。得諾貝爾獎時並非院士的人物可以舉出很多,比如丁肇中,他1974年發現J粒子,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77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我們必須要正視一個事實,屠呦呦獲諾貝爾獎在所有的諾貝爾獎中是比較“另類”的。

她的人際關係較差,有很多媒體認為屠呦呦能夠獲獎與現任北大理學部主任的饒毅的推介有很大關係,饒毅對屠呦呦的工作進行過科普宣傳,也曾在他的科技史文章中表達過對屠呦呦一些做法的不解。屠呦呦多次參選院士,有消息透露每次都會有人告狀,這才是她落選院士的關鍵。國內院士評選中有道德問題可以一票否決,而諾貝兒獎評選是沒有道德這一項目要求的。

另外,屠呦呦獲獎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青蒿素的發現固然很有價值,但是用了非常低效率的方法,這樣的方法放在現在看可以說幾乎毫無價值。有人說現在院士的評選過程非常注重發了多少篇論文,在哪裡發了論文,屠呦呦、袁隆平就是吃了論文的虧。屠呦呦、袁隆平的成就出在幾十年前,那時國內的科技非常落後,和國際有沒有太多有效的接軌。而現在,發表論文尤其是在頂級期刊上發論文是將自己的研究推介給同行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院士評選對論文有所看重,這是應該的。

在屠呦呦的身上,我們就吃過不懂得規範對待研究成果的虧。中國最早發現了青蒿素治療瘧疾,專利卻落到了外國人的手中。這樣的問題比屠呦呦為何不是院士更有價值。


刁博


中國喜歡虛東西,表面的,與國外是有本質區別。


白衣之洲


幹活的和不幹活的!這在大天朝各行各業都有。職稱只是利益輸送的方式,級別基本都是掠奪血汗。俺農民工也就是路過的,俺去工地搬磚了。


俺是LDD


這說明中國科研評價體系還值得完善。

諾貝爾獎不會輕易頒發且競爭激烈

著名的諾貝爾獎每年在全球只挑選相應獎項的最多三人頒發諾貝爾獎。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並且一人獨享50%的獎金,這足以說明屠呦呦的分量。諾貝爾獎不是一兩個大老闆拍腦袋就能選定的,目前諾貝爾獎的候選人已經排到了幾千人了,並且這幾千人都是各個國家的科技界大牛。屠呦呦能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說明其工作不是一般的困難。用乙醚提取看似簡單,但是全球那麼多人為什麼只有屠呦呦做得到?


中國學術評價體系過於複雜化,多元化

提到多元化,人們會覺得是件好事,但是在中國當前的評價體系中,卻並不是什麼好事。科學家一方面要有傑出的科研成果,一方面要為學科的發展創建團隊,還要與其它科學家保持人際往來,又要與領導保持溝通,更要牽頭搞大型項目,甚至要成為主要領域的負責人,竟然還要幫助所在單位考核評選加分。

如果你都做到了,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能夠看到中國的人才評價是一種類似官員晉級的評價模式,一級一級的突破才能榮登大寶。

試想一個科學家,既是負責人,又是代言人,既是勞模,又是道德模範,不但能搞科研,還能處理人際,非但可以培養學生,還可以做會計。這麼厲害的人,如果真的存在的話,那麼可以肯定,這樣的人一定每個方面都不是絕對的優秀。

中國科研人才評價體系應該重視科學成果和科學規律

科學家到底還是要看科研做的怎麼樣,領導能力強,溝通交際能力強,個人品德極其高尚,報賬辦事效率極高,等等等等,這些到底是次要的。

科研有規律,不要求快,好大喜功,整天某某某發明了什麼什麼,領先國外多少年,這些有什麼意義呢?

不要讓太多的麻煩事耽誤科學家的時間,不要讓行政考核佔用科學家的時間,不要讓招生宣傳學術榮譽佔用科學家的時間。

當然,這些現象正在改善,有部分單位已經行動起來了。


在科學的道路上求索


兩院院士的評選本來就不透明,據說水很深,需要公關的,記得有個菸草專業的所謂專家,為了擠進院士可是花了好大資源的,居然還成功了,學術界也是烏煙瘴氣,先是娛樂界,金融界,然後輪到學術界,還有乾淨的行業嗎?


遊騎兵63322525


說明,科學家和院士不是一個體系的。想成為院士需要有人脈,錢,地位。想成為科學家需要有成績。院士要求的是綜合實力,而科學家要求的只是單一能力。


哈馬17250


公道自在人心,就象我們湖南粟裕雖沒評上元帥,但有元帥的實力和謀略,稱為戰神,虛的名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沒什麼意義,實為才是硬道理。好比一個毛頭小夥打敗拳王,你怎l麼評也無所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