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不如人和?左宗棠憑才華搭接人脈

天時、地利不如人和?左宗棠憑才華搭接人脈

清代名臣左宗棠,個性孤傲,能而多才,一生樹敵不少,卻也交友無數。

入仕之前,左宗棠家境貧困,19歲喪父,做了上門女婿。20歲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時,主講乃是一代宿儒賀熙齡。賀曾寫詩感懷:“六朝花月毫端掃,萬里江山眼底橫。開口能談天下事,讀書深抱古人情。”並題自注“季高近棄詞章,為有用之學,談天下形勢,瞭如指掌。”對左氏評價之高,一時無兩。

受弟弟賀熙齡影響,賀長齡也非常欣賞左宗棠。賀長齡官至雲貴總督,著有《皇朝經世文編》,既是官員又是學者。其丁憂長沙期間,左宗棠買不起書,賀長齡便把家中藏書借給左氏閱讀。史傳,左宗棠每次借書,賀長齡都親自檢索挑選,不厭其煩,還書時必問讀書心得,與其交流體會。在這個過程中,賀長齡認定左宗棠是國家需要的難得之才(推為國士)。

左宗棠結識“兩賀”,奉為一生師友,品性和才能受“兩賀”影響很大。其後入幕湖南、興辦楚軍、平定陝甘、收復新疆、總督兩江,受到影響更大的,則是嘉慶、道光兩朝名臣陶澍和林則徐。

左宗棠結識陶澍純屬偶然。

道光十七年(1837年)春天,25歲的左宗棠赴醴陵淥江書院擔任主講。時任兩江總督、安化人陶澍巡閱江西,順便請假回老家省墓,路過醴陵。知縣非常重視這次接待,把陶澍行館裝飾一新,並請左宗棠題寫楹聯。左寫下“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此聯把陶澍當年面聖道光皇帝得以題字印心石的典故,以及陶澍在湖南士子中的威望有機結合在一起,陶澍大為激賞。問後得知此聯乃左宗棠所寫,便安排知縣邀左見面。二人縱論古今,徹夜長談,陶澍視左宗棠為奇才,從此建立情誼。

道光十八年春天,左宗棠赴京會試第三次落第。返鄉南下,繞道江寧,因前次之情,加之女婿胡林翼時常誇獎,陶澍對左宗棠熱情款待,並相約結為兒女親家(陶聘左的長女孝瑜為自己獨子陶桄之妻)。次年,陶澍病逝於江寧,賀熙齡寫信給左宗棠,囑其教陶澍年方7歲的兒子陶桄。於是,道光二十年春,28歲的左宗棠至安化陶澍家,設館教養陶桄,並幫同料理陶氏家務,直至道光二十七年秋天結束,前後共八年時間。

天時、地利不如人和?左宗棠憑才華搭接人脈

左宗棠結識林則徐,更是一面之緣。

林則徐任雲貴總督時,胡林翼為貴州黎平知府,推薦左宗棠為林則徐幕府。左宗棠以陶桄尚未學成、即將與女兒完婚、總督府不乏人才等為由拒絕了好意,實則為避“借通款曲”之嫌。不久林則徐因病返回福建,途經長沙省城時,囑人至柳莊邀請左氏到船上一見。二人相談甚為投機,林則徐驚訝湖南鄉間竟有如此絕世奇才。林則徐在憂患中病故,左宗棠懷念當年與林公湘江夜談情景,特致輓聯:“附公者不皆君子,間公者必是小人,憂國如家,二百餘年遺直在;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出師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頹。”寫下如此聯語,足見左氏學識心胸非同一般。

左宗棠先後與陶澍和林則徐結緣,對其一生影響巨大,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知遇高人,使其終生獲益。

陶澍任兩江總督時,林則徐任江蘇巡撫,賀長齡任江寧布政使。同朝同地為官,兩江政績卓著,三人關係甚好。左氏20歲時便已受到賀長齡賞識,後又受陶澍、林則徐激賞,身在草莽,落第舉人,竟然能夠受到達官貴人讚譽,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於左宗棠後來成就一生大業影響深遠。陶澍和林則徐二人,均以治理鹽務、水利、荒政等卓有成效而成為著名督撫。林則徐主政新疆,開坎井墾植、教民紡棉織布,左宗棠後來在新疆興辦水利、教民育蠶繅絲。左宗棠身後以能臣著稱,施政思路、方法確與二人存在淵源。特別是收復新疆、臺灣建省、抗擊外侮等一系列事功,尤其深受林則徐海防邊防思想影響。

其二,因友而親,開啟一生仕途。

陶澍與左宗棠在江寧約為兒子親家但並未成真。主要原因,是左宗棠擔心別人說他攀附權貴。及陶澍病故,左宗棠不違師命方入陶家教子,後因陶妻多次真誠努力方才促成兒女姻緣。胡林翼與左宗棠第二次京城會試時結為友好,左女嫁於陶桄後,二人從兄弟關係變為叔侄關係。左宗棠入幕湖南受到巡撫張亮基器重,因功得旨“知縣用,並加同知銜”,開啟輝煌仕途,這與胡林翼等眾多好友建議密不可分。在陶家設館教書期間,左宗棠始得擺脫貧困,以致後來有能力置辦田產,與陶家資助不無關係。八年期間,他得以飽讀陶家藏書和陶氏為官期間往來公文,有時間研習輿地兵法。入湖南幕府後得心應手,甚至還批評過兵部在籍侍郎曾國藩公文格式不對,這與在陶家八年積累息息相關。

其三,因友而友,搭接更廣人脈。

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促成魏源寫就《海國圖志》;陶澍江蘇實行漕米改海運、淮鹽改票制,魏源參與籌議;左宗棠後來力諫新疆、臺灣建省,也是深受魏源思想影響。林則徐幕僚王柏心曾經周曆陝甘郡縣,熟知回、蒙、藏各族習俗民情,別人一致反對,唯獨此人鼓勵左宗棠領命西征,幫助出謀劃策。曾經做過林、陶二人幕僚的黃冕,幫助左宗棠在新疆興辦水利,而且在湖南時曾經幫助左宗棠製造火炮和子彈。這些都與陶、林二人的朋友圈有聯繫。實際上,因林、陶而結緣的能人遠不止此三人。

天時、地利不如人和?左宗棠憑才華搭接人脈

咸豐十年,清廷用人之際,侍讀學士潘祖蔭奏保左宗棠,極言“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讓左氏名揚朝野內外,而潘祖蔭竟然與左宗棠從無一面之緣。無論“兩賀”,還是林、陶、胡等人,左宗棠與他們結識之初,靠的都不是金錢和親緣關係,憑的是自己的才華與抱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左宗棠搭接人脈告訴我們兩個道理:年輕時候結交什麼樣的師友,對個人一生髮展至關重要;與其處心積慮織就關係網,不如刻苦自勵做好自己。是為拙文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