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軍首度軍長大考,釋放出什麼信號?

近日,陸軍對全軍集團軍軍長進行戰役指揮能力大考的消息,引發了國內多家媒體的廣泛關注。考核甫一開始,新華社就詳盡報道了現場情況,《解放軍報》則在7月10日的頭版位置報道了這則“重磅”消息。在考核結束後,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又對這次“大考”進行了詳盡的解讀。

上述重量級媒體的持續追蹤,以及在公開報道中透露出有關陸軍此次考核中的一些“乾貨”細節,都揭示出陸軍在部隊和指揮員訓練,以及部隊戰鬥力生成方面正穩步推進著意義深遠的思考和實踐。筆者將在下文中根據國內媒體的公開報道,對這一消息進行簡要分析。

中國陸軍首度軍長大考,釋放出什麼信號?

▲圖為考核現場的考務和監察人員

在考核規格、形式和“考官”陣容等方面,這次“軍長大考”都顯示出不同尋常的特點。據新京報微信公號“政事兒”披露,這次考核是陸軍戰役首長機關集訓的組成部分。在考前集訓階段,5個戰區陸軍司令員親自上陣授課,陸軍機關領導和陸軍院校的專家也都參與到集訓之中。

在正式考核階段,陸軍司令韓衛國和陸軍政委劉雷則坐鎮考核現場,由來自陸軍部隊、機關和院校的12名專家教授組成的評委組對13名軍長的表現進行逐次打分,陸軍紀委組成的13個紀檢監察組則對受考的13名軍長進行“一對一”監督,密封考核想定,屏蔽通信設備信號,全程監察考核過程。同時,上述過程還會被“現場直播”——軍長們要在觀看視頻的3600餘名官兵矚目下完成考核。

除規格高、形式嚴格和考評陣容強大外,考核內容本身也對軍長們提出了嚴峻考驗。13名受考的軍長在考前20小時才能拿到考核想定條件,時間極為緊張。隨後,各位軍長還要與隨機抽取、並不熟悉的15名參謀作業人員組成戰時指揮所,共同在短暫時間內擬製形成戰役命令、決心圖及相關作業文書(即需要連續完成制定作戰方案和形成上傳下達的各類指揮文書)。在正式考核階段,受考軍長還要在40分鐘時間內口述戰役決心,並隨機抽選2個與戰役決心相關問題進行現場回答。

中國陸軍首度軍長大考,釋放出什麼信號?

▲圖為在考核過程中的陸軍第71集團軍基本指揮所

從上述信息可知,受考軍長必須當著陸軍各級領導和基層官兵的面,在事先不掌握作戰態勢信息的情況下與陌生的指揮參謀班子協同,在極短時間內定下戰役決心並完成繁重的作業任務,並現場接受檢驗和考問。此外,從陸軍領導對一位受考軍長的點評可知,他們不僅要在重壓之下完成各項任務,還得在態勢感知、對部隊的指揮控制、制定打擊方案、評估戰役進程和實施保障等環節“面面俱到”,並融合現代戰爭觀念、運用新型作戰力量。

那麼,陸軍舉行如此緊張嚴格的“軍長大考”,到底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培育哪些能力呢?

這次高度接近實戰條件的考核所針對的首要問題,就是時下困擾陸軍戰鬥力提升的“和平積弊”。誠如中國軍網的評論所言,長期和平狀態使得許多陸軍部隊和指揮員產生了諸多“和平病”,包括指揮員在離開領率機關輔助時就不會指揮作戰的“五個不會”問題;在長期和平環境中注重基層分隊訓練和部隊管理工作,而指揮高級戰役戰術兵團作戰的能力下滑的問題;還有沉迷於傳統作戰指揮模式,運用新型體制編制和新型裝備的能力不足等問題。

中國陸軍首度軍長大考,釋放出什麼信號?

▲圖為陸軍戰役首長機關“五會”集訓主會場(中國軍網)

結合前述對這次考核的報道不難看出,有不少考核內容正是針對上述問題“對症下藥”。如對指揮員在陌生參謀機關的輔佐下,對陌生態勢進行獨立判斷的考查,對運用新型作戰力量和貫徹現代化戰爭觀念的要求等,都體現了陸軍衝破和平積弊“羈絆”的決心。

而在針對“和平病”開出良藥的同時,此番陸軍聚焦軍級指揮員和領率機關作戰指揮能力的考核,也是對此前陸軍部隊實戰化訓練的短板進行“補課”。中國軍網報道稱,此次考核是建軍以來首次針對軍級軍事幹部進行的全軍性考核比武。在軍改以來陸軍部隊開展的實戰化訓練中,既有著力於鍛鍊師旅級部隊作戰能力的“跨越”系列演習和“火力”系列演習,也有錘鍊軍區/戰區機關協同作戰能力的“聯合行動”等系列演習,唯獨缺乏對集團軍指揮員和機關的針對性演習訓練。

對軍長和軍級機關實施“大考”,則適時補齊了這一短板,有助於鍛鍊軍隊高級指揮員備戰打仗的本領,實現“強軍先強將”的目標。同時,關注集團軍這一遂行現代化大規模戰役行動必不可少的指揮環節,在訓練考核中強調融合現代戰爭觀念,適應新型體制編制和運用新裝備和新型作戰力量,也體現了中國陸軍開始在作戰訓練層面錘鍊部隊打贏大規模現代戰爭能力的良苦用心。

中國陸軍首度軍長大考,釋放出什麼信號?

▲資料圖片:陸軍部隊正在進行實戰化訓練。

對軍長和集團軍機關的訓練考核,對基層部隊訓練戰備水平的提高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解放軍報》評論稱,對軍長的考核,對部隊和各級指揮員也產生了“層層傳導帶來的緊迫感”。接受了實戰化訓練和檢驗的軍級指揮員,勢必會在後續工作中加大對麾下部隊的督促。而結合考核中獲得的經驗,軍長們也能更有針對性的領導和指導部隊的訓練管理。此舉有效促進了高級領率機關職能從管理向指揮作戰的轉型,打通了實戰化訓練的關鍵環節;也能更好地將實戰化訓練的觀念傳導至全軍。

此外,“軍長大考”這一創新訓練形式,也體現出陸軍對外軍先進訓練經驗的汲取。《解放軍報》的評論指出,美軍高度重視聯合作戰指揮員的晉升和考評,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機制;俄軍領導層也十分重視對戰役指揮員的培養,曾組織全軍規模的指揮人員戰略戰役集訓,並每年都在軍區和院校層級舉辦大規模首長司令部演習。如果能適時、合理地汲取外軍先進經驗,將其與我軍的改革實踐相結合,則可能對陸軍的戰備和轉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實上,從此次“軍長大考”的一些細節中,筆者就感到濃重的“俄羅斯風格”。

中國陸軍首度軍長大考,釋放出什麼信號?

▲資料圖片:2016年9月13日,陸軍某部在“火力·山丹”實兵對抗演習中組織某型防空導彈實彈射擊。 新華社發

鍛鍊戰役兵團領率機關指揮合同作戰的考核,在形式上與蘇軍/俄軍經常舉行的首長-司令部演習頗為“神似”。諸如臨戰前下達作戰任務/想定、強調高級指揮員的獨立判斷能力和個人作業能力,以及聚焦指揮員對參謀機關的運用能力等訓練方法,也都是蘇軍/俄軍結合戰爭經驗和訓練實踐總結出的成熟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保持開放的心態和開闊的眼界,學習借鑑外軍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將對提高我軍戰鬥力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