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十年 专科医院成功变身综合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始建于1946 年,是一家主要承担除结核病以外的所有法定传染病的临床医疗机构,在传染病诊治、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70 多年的坚守,70 多年的磨砺,医院一直坚守在公共卫生建设这片土地上。特别是在2003 年“非典”疫情中,医院以奉献精神和医疗技术赢得世人的瞩目。自此,北京市委市政府开始重新定位地坛医院的角色,投入近10 个亿将地坛医院从北二环外迁址至朝阳区北皋地区新建院区,于2008 年9月开始接待门诊和住院患者, 成为第一家率先迁出五环的市属三甲医院,这一步迈出后,已过六旬的地坛医院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传染病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常态下承担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任务时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关系到社会稳定。

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十年 专科医院成功变身综合医院

2008年9月迁入朝阳区北皋的新院址后,地处五环外,交通不便,原有就诊患者数量不足500人次/ 日;与之相矛盾的是,周边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医依然困难,周边居民守着三甲医院却依然看不上病。医院确立了“建设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战略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特色道路。

十年发展,医院由原来的肝病学科、感染病学科等10个学科逐渐发展了骨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中心等30多个学科,一家综合三甲医院所具有的学科,在地坛医院基本已经具备。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综合学科的建立带动了医院的业务量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据统计,医院的门急诊量由2008 年的16.5 万人次增长到2017 年的68.1 万人次,是原来的4.1 倍;出院人次由2008 年的7775 人次增长到2017 年的28108 人次,是原来的3.6 倍。其中综合学科的门急诊量占比由2008 年的21.9% 增长到2017 年的 52.5%。其非传染病门急诊量已达到60% 以上。

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十年 专科医院成功变身综合医院

首先,综合学科的建立,让传染病患者不出医院大门就能得到综合救治,特别是对传染病患者的救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医院出色完成甲型H1N1 流感、人感染H7N9 禽流感、埃博拉、黄热病等传染病突发疫情防控和救治任务。发现亚洲首例输入性黄热病、国内首例裂谷热、北京首例输入性寨卡病。同时,在保障国家和国际重要政事的医疗安全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派出多批专家前往非洲几内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执行埃博拉、鼠疫等救治任务。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最佳专科医院排行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科技影响力学科排行中均列前茅。目前,该院已成为北京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的第一选择。

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就怕有手术等方面的需求,因为消毒隔离等一些特殊要求,患者手术难常常让这部分人群求医无门。因此在传染病医院发展外科等学科极大地解决了他们看病难手术难、看病难的问题。一位车祸艾滋病患者需要骨科手术,遭到多家医院拒绝后来到地坛医院得以救治。如今,全国各地慕名来此求医的传染病患者举不胜举。

如今,在地坛医院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含手术类学科,首先把解决传染病患者的手术难问题摆在重要位置。

该院已经被认证为空转急救基地。2017年该院与999 联合开展了3起重症患者的空中转运救治任务,空中救援有效地缩短了抢救的时空距离,提高了患者存活几率。

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十年 专科医院成功变身综合医院

其次,医院的综合发展解决了京东北地区非传染病百姓的医疗就医问题。

随着综合学科发展,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得到大大提高,特别是为心脑血管疾病、交通意外等意外事故患者争取了抢救的“黄金时间”,患者就近得到救治,免去因延误时间而失去宝贵的生命。京东北地区百姓再不用跑路进城去解决自己的常见病、多发病。一位脑出血患者的老伴说:“以前看到地坛医院的牌子,知道是传染病医院,都绕着走。这次老伴儿突发脑出血,为了救命,我们被送到这里得到及时抢救,命保住了,后期又到这里进行康复。我觉得地坛医院综合发展真好!”

2017年地坛医院被确认为“中国胸痛中心”,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四家“中国胸痛中心”之一,这为心梗患者等以胸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的急救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十年 专科医院成功变身综合医院

第三,带动顺义李遂地区的医疗发展。

2012年5月,该院与北京市潮白河骨伤科医院合并,其作为地坛医院顺义院区运行管理。该院大胆尝试两院区“一套班子,垂直管理”的管理模式。顺义院区位于顺义区李遂镇,占地面积11.7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400张,先后开设了综合内科、骨伤科、外科等近20个学科门诊,2015年8月先后运行了骨科、综合内科、综合科病房及I期临床药物试验病房,并探索性地统筹了中医科、骨伤科及理疗科。本着“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顺义院区不断探索适时可行的发展路径,2018年7月,开设了神经内科病房,将本部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救治技术搬到了顺义院区,在为门诊患者住院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助力顺义院区综合医疗救治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顺义院区还将继续探索尘肺病救治与血液透析中心建设,力争为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体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救助。

北京地坛医院迁建十年 专科医院成功变身综合医院

第四,10年综合学科的发展推进医院在医教研方面共同发展。在最新颁布的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该院传染病学科位列全国第3名。各学科努力实现临床、科研“两条腿”走路,尤其是在与传染病的交叉领域瞄准方向,开展科研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北京市新发突发传染病重点实验室都设在该院。

2017年医院在研项目数和科研经费数,分别是2008年的3.4倍和18倍;SCI 论文数和总影响因子分数分别是2008 年的27倍和18.5 倍;在教学方面,综合学科也获批了导师队伍,取得了研究生培养点。医院重点学科感染中心及中西医结合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等12项;发明及实用专利18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