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名寺:幽棲寺、三教寺與光化寺

肥城陶山幽棲寺 陶山位於肥城市北部,屬泰山山脈,這裡山勢險峻,植被茂盛,風光秀麗。陶山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景點有范蠡墓、范蠡祠、幽棲寺、朝陽洞、小泰山等,其中幽棲寺是該山最著名的景點,也是該區的佛教中心。

據史料記載,幽棲寺創建於秦代,初名幽棲祠,漢代改稱幽棲寺。唐、宋、金、明各代都對幽棲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擴建。香火最盛的年代,寺僧達800多人。

因年代久遠,寺院大部分建築都已譭棄,現僅存一座雕刻精美的唐經幢,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中間700多字詳細記載了寺、祠、墓的沿革歷史,現保存於泰安的岱廟內。另外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宣和三年(1121年)、靖康元年(1126年)的石柱和柱礎都是擴建古蹟的實物見證。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重建幽棲寺大殿,並經明、清多次維修。文革時期,千年古寺毀於一旦。

近年在幽棲寺附近發現並挖掘的明代、清代及民國時期的石碑共8塊,其中3塊為明代重修幽棲寺時所刻。調查得知,這批石碑是“文革”期間幽棲寺大殿被拆時從寺裡運出修砌井壁的。其中一塊為明崇禎七年立,碑上刻有“太史公紀范蠡避地居陶,陶為通衢……”,另一塊上刻“幽棲寺何為而名世,以越大夫范蠡自春秋迄於今也”。范蠡,戰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又是一位財資雄厚的實業家、商業家,是中國早期商業理論的開創者。遺址石刻詩云:“陶朱棲幽處,范蠡舊時林,入山不見寺,靜曲路幽森”,是對這段歷史的最好說明。

東平白佛山三教寺 白佛山位於東平縣城西部,山勢陡峭,蒼柏茂密,以石窟造像而聞名全國。南山腰向陽處有建於隋唐時期的石窟造像群,浮雕造像138尊,其中最大一尊為隋代釋迦牟尼雕像。此像高近7米,目光平視,儀態從容,斜披袈裟,赤足說法。東西兩壁刻石近千字,雕像多為侍者,形態各異。石窟造像群已被載入《中國名勝大典》,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下方茂密的林木中掩映著一座建築古樸、雄偉壯觀的寺院,這就是齊魯境內最早的“三教合一”建築群——三教寺。該寺初建於宋金時期,原來有一定的規模,後因年久失修,主要建築逐漸廢棄,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大雄寶殿原有3座半身塑像,左邊為道教老子、右邊是儒教孔子、中間是佛教如來佛,形態各異,生動傳神。佛教傳入中國後日益本土化,與中國原有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逐漸融合。由於這一潮流的影響,儒家推崇的孔子、道家供奉的老子、佛家信仰的佛祖,統統被納入佛教寺院的信仰系統,所以三教寺具有三教融合的文化特色。而今大雄寶殿毀壞無幾,大殿牆壁原繪有《太白醉酒》圖,現已蕩然無存。近年來,山東省文物局和東平縣政府投資,對這一古蹟進行修復。

徂徠山光化寺 光化寺位於徂徠山的東南邊,處於山坳之中,左右雙峰如抱,前有諸山如翠屏遙列,後有山泉引流入庭。該寺創建於北魏,到隋朝時候開始稱光化寺,昭示著佛教的鼎盛光大,唐代時由多位高僧住持衣缽相傳,宋朝曾改名為崇慶寺,元、明、清時期相繼進行了擴建與整修。

目前寺院有山門、配殿及大雄寶殿,東山門內有乾隆、光緒年間的重修碑刻。元、明兩代殘塔的柱石多留存在寺中。

大雄寶殿主奉如來佛祖,佛像雙目微垂,面部豐腴,體態端莊,周身塑金,光彩熠熠。其四壁繪有明清時期《西遊記》故事壁畫。大雄寶殿兩側的配房對稱分佈,院中松柏挺立。其中最著名的是寺內的“三義柏”和“鳳松”,兩棵古樹的樹齡都在千年以上。“三義柏”為一本三株,氣宇軒昂,葉色濃翠,整齊如結義的三兄弟;“鳳松”似丹鳳展翅,起舞弄姿,濃蔭匝地,冠蓋如傘,遮地數畝,與泰山普照寺的六朝松不分伯仲,據說為唐代所植。

寺北門路東有巨石,稱為將軍石,高1.9米,寬2.4米,厚1.2米,上面刻著北齊武平元年(570年)梁父縣令王子椿隸書撰寫的《大般若經》,共計89字,每字直徑約13釐米。目前此石刻已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東南路西有墓塔林遺址,為本寺埋葬歷代高僧的地方。現有塔石數十塊,都是元明時期的遺物。墓塔林東是映佛巖,巖頂有巨石,南壁刻王子椿隸書《般若波羅密經》,現存85字。其字古拙俊逸,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宋代趙明誠的《金石錄》、清代馮雲鵬的《金石索》均載其文。 (高愛穎 劉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