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田野调查|女大当嫁,还是当家?佛系女青年的爱情生活

藏地田野调查|女大当嫁,还是当家?佛系女青年的爱情生活

本文字数:2347字

在田野调查中,打动我的,耐人回味的,是遇到的人,和他们的故事。感谢那些以美食款待,并为我们敞开家门和心扉的人们。和他们相遇,我们看到一个文化如何化人,承载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爱恨情仇,并书写着他们的生命轨迹。

藏地田野调查|女大当嫁,还是当家?佛系女青年的爱情生活

藏族女孩的婚服

“卓玛”是藏族对女子的称呼,它的意思是“度母”,美丽的女神。度母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一族女神,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这个名字很普遍,女子大多叫某某卓玛。因此,哪怕老了,一百岁了,走不动了,还是一个女神。

其中一个卓玛给我印象比较深。

卓玛家院子跟很多家一样,是漂亮的玻璃房,宽敞明亮,种着花木和瓜藤。卓玛的爸爸拿出酥油茶、酸奶渣和青稞粉,教我们拌在一起,品尝藏式的吃法。他高大随和,说话乐呵呵:“我女儿可惜不在家,这段时间没空,采松茸嘛,红票子嘛。”他做了一个手指捻票子的动作,笑。

“吃过琵琶肉吗?我家里有,你们拿一块去吃。” 我们咽着口水,连说不用了不用了。

大叔是从别处嫁过来的。他家里几个兄弟姐妹,有的在城里工作,有的学英语开餐馆,“客人都是老外”,还有个孩子去了葡萄牙踢球。

照当地的习俗,无论男女,老大当家,弟弟妹妹自立门户。如果女孩当家,男孩嫁出去是平常事。

卓玛给我的印象,清秀,苗条,待人自然大方,眼睛里闪着热情,既有九零后的年轻活力,又有当家和做妈妈的成熟。她刚采松茸到家,衣服还沾着泥点,在院子里和我们席地而坐,抚爱着身边玩闹的孩子,自然地谈起自己的生活变化。

“我们爸妈真的挺苦的,”她说,语带疼惜,“分家一分钱都没有,只有一间小房子。后来采松茸赚了几千块,那时是天文数字。然后才慢慢好起来,盖了房子。去年我们又盖了新房子。”

家里有几亩地,种了洋芋、青稞和油菜。“以前地是主要生活来源。现在有松茸,矿山,男人去跑车,地就没那么重要了。地越少的生活越幸福,因为地多的要照顾地里。”

卓玛是个聪明的姑娘,读书时是班里的前五名,每次作文比赛都拿奖。她考上了好的高中,可惜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因为妈妈得了病,瘫痪在床一年多。妹妹也在读书,家里只有爸爸操持。她是长女,没办法,只好回来。这改变了她的未来。“回家一年后,我就结婚了,19岁。”

“刚结婚的时候,对他恨不得……”她做出一脸愤恨,捏起拳头扬了扬,又放下,停了一下,轻叹道:“不能怪他,也不怪我妈。也许这是我的命吧。”过去的波澜已归于平静。“我们怎么认识的?包办嘛,一次面没见过,不过听说还是好看的。”她眼神里闪过一丝娇羞,“我觉得藏族人还挺好的,啥也不说,先把婚结了。不知不觉,有两个娃了,然后现在觉得,原来我喜欢你。”我们都笑了起来,没想到是这样的转折。

我想起在藏族人家看到结婚的礼服,华贵、繁复、精致。当我们提议给主人夫妇拍一套穿着结婚礼服的照片时,他们相视而笑,说:“我们是先结婚后谈恋爱,先有娃娃再拍结婚照。”他们说结婚前也都没有见过对方,是父母挑选的。不过对孩子们的婚事,会尊照孩子的意愿。

卓玛面对生活的变故,早早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她对婚姻的态度从愤恨到理解,再到喜欢,其中转变,也是与命运和解的心路。善良热情的天性,和乐的家庭氛围,加上日子的好转,让她能够调适心态,积极生活,不陷入怨天尤人的消沉。

而妹妹也没有辜负,如愿考上了外省的大学。“我跟我妹说了,你不是一个人在读,你是带着我们两个人的份在读。”

我想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不为人知的梦想和遗憾,她也不例外。她也向往外面的世界,流露对大学生活玫瑰色的想象。“我看电视剧里大学生谈恋爱,真好。我妹就说,那都是编给你这样的花痴看的,骗人的。”她自嘲。女生们纷纷打破幻想,表示自己的大学生活其实很单调,而城市里的年轻人,越来越懒婚了。

九零后,还是花样年华。纵然风雨时来,没有什么能挡住一朵花开放,虽然未必以自己期望的姿态。她有自己的想法,从小培养女儿的独立性:“不要赶潮流,保持自己的个性就好。赶潮流会断气在半路上。”

说到后来,她说她累了,得去做饭,还要早点休息,明天4点多得起来继续去采松茸。

卓玛采松茸回来,就忙着做鸡蛋甜米酒汤给大家喝。我们围坐在炉子边和卓玛的爸妈谈天,孩子们跑进跑出玩闹。

“我今天走了三万步,采了一公斤多。我妈比较厉害,我们有时候能采十多斤。她后来好了,现在身体和常人一样。”卓玛边做边说。

“姜还是老的辣。”

“对。我呀,就是抱我妈的大腿。”

卓玛的妈妈在笑,是有一个好女儿的那种母亲的笑。很难想象她以前生病的样子。

藏族女人很多五官端庄立体,深色面孔上天然的高原红,加上恬淡的态度,有种油画般的美。她们自己可能不觉得,也正因此保留了那种美,素朴动人。

卓玛用酥油煎了鸡蛋,又舀出几大勺妈妈做的甜酒加进去,煮了一锅,蛋香、酥油香和酒香,三香合一,弥散开来。人手一杯,慢慢品尝,好喝暖胃,我有点微醺。

有的女生喝了就上脸了,粉面桃花。大叔见了打趣说:“有了高原红,像藏族姑娘了。”我们趁机怂恿她:“嫁到这里好了,有玻璃房,还有矿山……”

大叔看着她:“你能干活吗?”大家哄笑。

“种洋芋,打青稞,收油菜……,样样都要能干。你身体看上去不错,应该可以。”

“哈哈,大叔看你可以!”

“起码要背得动一百斤的青稞。背起来再转两圈。”

女生的脸更红了。她开玩笑地背起一个女生,证明了自己有这个实力。

卓玛却摇头:“不要嫁到这里。做这里的女人不好。一点自由都没有。”

“为什么?”

“就不能出去嘛。除非是读书出去工作,不然出去人家就对你指指点点,认为你奇怪。女人什么都要能做,还要以家庭为重。”

女生们不经意间聊到综艺节目,卓玛对新生代明星如数家珍。碰到共同的兴奋点,打开一个庞大话题的闸门,她们一下子被点燃了,提高了语速和分贝,爆发出欢声笑语。那些民族、地域、宗教、生活的差异,这一刻好像都消融了,采松茸的藏族姑娘和广州的大学生,变成了同类。你会忘记卓玛已经是满地跑的孩子妈妈,其实她还是个女孩,她们本是同龄人。

其他人笑看着她们嗨,却游离在话题之外。我忽然感到,我们分享同一个信息时代。那些跨越千山万水的互联网线路,压缩了空间的距离,让世界趋于扁平。真正鲜明的差距和变化,不是横向的,而是纵向的,在于时间上的年龄和代沟。

过去主要是包办婚姻,现在年轻人受网络和外界的影响,早早自由恋爱。不过问题来了,如果两个老大恋爱,都得当家,谁娶谁好呢?村里还真有一对金童玉女谈恋爱,因都是排行老大,遭到家里反对。但他们非要在一起,就珠胎暗结,最后父母让步,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过去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而现在,父母开始理解和尊重年轻一代有自己的想法。时代在变,出去读书工作的人多起来,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因之而变,代际的差距也日益明显。而这种变化的趋势,在藏地与在别处,似曾相识。

今日作者

藏地田野调查|女大当嫁,还是当家?佛系女青年的爱情生活

摄影:省情新媒体中心 李仕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