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00餘牀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在我國最危險、最難建的公路上,有一條被稱為“世界地質病害博物館”的隧道,在修建時築路官兵們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盡了所有方法才打通了這條極其重要的隧道,還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這條隧道就是墨脫公路上的嘎隆拉隧道。嘎隆拉隧道因極大的工程難度和極差的施工條件,讓很多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們都經歷了數不清的“意外”。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嘎隆拉雪山是墨脫公路上最難翻越的一座雪山,處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縫合處,同時還穿越喜馬拉雅和墨脫兩個地震帶,使得這裡的地形地質極其複雜,再加上印度洋暖溼氣流和青藏高原寒冷氣流在這裡相融交匯,導致這裡不僅降雨量非常大,而且積雪期也長達8個月之久,每年的通行時間大約只有4個月左右,並且道路狹窄陡峭,越野車通行起來都十分的危險。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嘎隆拉山公路 中國日報記者 匡林華 攝

每年在山上都會發生數十起意外,大雪封山後所有物資都不能運進墨脫,有人想從墨脫出來或是想進入墨脫都只能徒步翻越這座海拔4000多米的嘎隆拉雪山,翻越嘎隆拉雪山必須從凌晨三四點鐘就開始,在太陽出來前,到達山頂才算安全,不然很容易發生雪崩的危險,2004年嘎隆拉發生雪崩就有7人被掩埋在了這裡。如果山頂出現了大霧,只能倒回來,第二天再繼續,不然走錯了埡口就很容易發生墜崖的危險。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為了解決墨脫公路上的這個道路梗阻,西藏武警交通二支隊和三支隊的官兵們於2008開始修建嘎隆拉隧道。嘎隆拉隧道處於喜馬拉雅斷裂帶上,是目前國內穿越斷裂層最多的高原隧道,有著極其複雜的地形地質,為了應對複雜的地質情況,交通部調集了上百臺國內最先進的鑽探設備來修建嘎隆拉隧道。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我之前看過央視的一部紀錄片,專門講述了築路官兵們,修建嘎隆拉隧道所經歷的艱難險苦。嘎隆拉雪山冬季氣溫在零下二三十度左右,洞內溫度極低,導致混凝土達不到理想的凝固效果,當時想了很多辦法始終都得不到最佳效果,最後採用熱水攪拌原材料,還加入了減水劑、早強劑、防凍劑等保溫手段,並且澆築後還用了2000餘棉被和電熱毯,鋪設在澆築的混凝土上保溫,使混凝土能達到最佳的凝固效果。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到了夏季,嘎隆拉雪山溫度開始上升,雪水直接透過地表流入隧道內,再加上夏季是嘎隆拉雪山的降雨期,導致隧道內出現了巨大的湧水,給修建的官兵們製造了很大的困難,最後也採取了很多的辦法才克服了這一難題。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溫度的上升也給在嘎隆拉隧道外施工的官兵帶來了極大的危險,在修築隧道口的公路時就經常發生雪崩的危險,有一次甚至把施工的挖機和其他機械設備都推下了山腳,看得讓人心驚膽戰。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搶救被雪崩掩埋的設備(圖來自中國網)

1976年墨脫髮生了8級特大地震,嘎隆拉雪山處於震中位置,地震後山脊錯位了數百米,這給後面修建嘎隆拉隧道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山脊錯位導致實際施工鑽孔和勘測設計的圖紙有著較大的出入,勘測人員踏著厚厚的雪在山頂上用儀器反反覆覆的進行測量,最後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這些都還只是修建嘎隆拉隧道的一部分遭遇,官兵們在修建嘎隆拉隧道的兩年多里,經歷了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與死神擦肩而過。在這兩年多里,他們沒有回家探親過,有些甚至在親人去世後也沒能送上最後一程。在這個環境極度惡劣、缺氧的地方工作就像與外界隔絕了一樣,最初這裡沒有任何信號,後面協調中國電信在這裡建了一個基站,官兵們這才能與家人通上電話。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嘎隆拉隧道經過兩年多的修建,官兵們克服了重重困難,這個被稱為墨脫公路的“屏障”終於在2010年底貫通了,整條隧道全長3.31公里,入口海拔約3700米左右,出口海拔3400多米,落差達到了200多米。創造了地形起伏最大,自然坡降最大,降雨量最大,地震烈度最高,地質災害最多,地質條件最複雜的六項“世界之最”,同時嘎隆拉隧道還被稱為“世界地質病害博物館”。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嘎隆拉隧道貫通後,再也不用擔心大雪封山了,曾經的嘎隆拉險關也不復存在,現在墨脫公路實現了全年通車,這條3.31公里的隧道,將原來的路程縮短了26公里,通行時間僅需四五分鐘,極大的改善了通行條件,為墨脫的人民帶來了不小的便利,讓墨脫不在是一座高原孤島。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嘎隆拉隧道貫通後也為修通墨脫公路提供了不少便利,墨脫公路因自然災害多,極端複雜的地質和極度惡劣的氣候條件,成了我國最難建,同時也是最危險的公路,從1965年勘測算起,到現在已經修建了五十多年,但至今還不能夠通行轎車,只能通行貨車和越野車等,接之前的文章“ ”,這篇文章裡就詳細的講述了修建墨脫公路時,所遭遇的危險和重重困難,並介紹了墨脫公路現今的路況。

用2000餘床棉被和電熱毯保溫?這條隧道創造了六項世界之最

好啦!嘎隆拉隧道就介紹到這裡了,朋友們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討論喔!下一篇將繼續為大家分享旅途中的故事和沿途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