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雙經常造惡業的手,應該偶爾用來做點善業

我们这双经常造恶业的手,应该偶尔用来做点善业

我们这双经常造恶业的手,应该偶尔用来做点善业

尊者說:有一次在他下密院的房間,從上面會看到下面整個僧眾,在家、出家上萬人聚在一起,唸經等等。

上、下密院的喝茶的杯子特別大,三大寺的杯子比較小一點,但是深一點。供的茶,不管在家、出家,大家都可以喝,那些上、下密院的法師們因為常常有這種活動、法會,就不怎麼重視,拿了馬上就喝了。旁邊的那些在家人,杯子也小,他們參加那種活動可能一生一次或者幾次,非常難得,他拿著小小的杯子時間很久,一直供、供、供,觀想供東方的、西方的、南方的、北方的(諸佛菩薩)。

法師們呢,好像拿了根本沒有想供什麼,就喝了。他們兩類人的心態不一樣,一個是天天這麼茶供,不怎麼把它當殊勝。尊者就說,在家人做得這麼精進,虔誠地精進,非常好,我們應該要學習,包括他也要學習,應該要這麼做。

順便他也說,我們包括三大寺有的時候念皈依發心、祈請,比如《普賢七支供》“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的時候,根本不怎麼合掌,唸的時候東看西看就唸完了。他說這樣不可以,應該合掌一下,因為宗大師也有寫,要合掌好好觀想來唸。他說這樣子合掌有非常大的功德。我們這個手,平常一直讓它造惡業,有時偶爾讓它造善業會好一點。

這裡說的,我們的五蘊、身語,可以用多少年的時間有限的,一天一天就過了,就損壞了,所以很可憐,讓它做一點好事,這是應該的,不可以一直讓它做惡業。

我們的五蘊、我們的身語,明天說不定還有沒有,我們的身語只有今天。星雲大師有一句話,“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同樣,做好事的身體,我們明天不知道還有沒有,這很難說的。今天有,就好好讓它修一點善,就是這種意思。所以,“五蘊不一定什麼時侯就要損壞,所以應當身語勤修善行”。

“有為的善法都不是無記的體性,所以應當發起利益眾生的大願”。

《俱舍論》裡說異熟果就是無記,異熟因就是善跟惡。所以,無記有果的意思;現在說“不是無記”,換句話說就是因的階段。因的階段你可以改變,你可以讓它變大,怎麼都可以做。

我們做善法的時候,自己要清楚它是因的階段,你要掌握這個因要越大越好。用什麼方式,可以把因弄大呢?就要菩提心的攝持,做這個事情的就要有菩提心的大願。

阿底峽尊者供了小小一盞燈想的多少:“祈願燈盞等同三千大千世界之大,祈願燈芯須彌山王之高”,實際上(燈是)小小的。如果是果的階段,就沒有什麼可變的,就沒有什麼可以掌握的,來不及了。它是因,所以你要掌握。怎麼掌握呢?你就發大的願,因可以變成非常大。

接下來。我們做善法的時候需要不執著,“眼前的一切都是幻化無常,所以應當一切不執為實有”。像《修心八偈》前面的七個偈頌都是講世俗菩提心,後面講雖然菩提心發這麼大,但是要認識三輪空,是如幻化,不可以有執著。

前面講的三個:持戒、身語修善法、大的發願,一切都是常一自在空、能獨立實質有空,或者說能取所取二空,或者說自性空。這樣子來捨棄所有的執著心。所以,一邊精進地修善,一邊不執著的做。

我们这双经常造恶业的手,应该偶尔用来做点善业
 
我們這雙經常造惡業的手,應該偶爾用來做點善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