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有糖尿病,經過營養師調理後,願意將7種食療方分享給大家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它是因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和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從而引起了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徵,並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臨床症狀是多尿、多飲、多食、消瘦,即通常所說的“三多一少”。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口老齡化和肥胖人群的不斷增加,使得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呈增長趨勢。到目前為止,在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已達到5%。

老人患有糖尿病,經過營養師調理後,願意將7種食療方分享給大家

2.食療選方

(1)韭菜煮蛤蜊肉

原料:韭菜、蛤蜊肉各250克,料酒、姜、精鹽各適量。

做法:韭菜洗淨切碎,蛤蜊肉去淨泥沙,將所有原料入熱油鍋翻炒,加入少許料酒、姜、精鹽調味,加水煮熟,飲湯食肉即可。

功效:適用於糖尿病腎陰不足的患者。

(2)蚌肉苦瓜湯

原料:苦瓜250克,蚌肉100克。

做法:將苦瓜、蚌肉一同煮湯,放入香油、精鹽調味。喝湯吃苦瓜、蚌肉即可。

功效:適用於輕型糖尿病患者。

(3)蓮籽裡脊湯

老人患有糖尿病,經過營養師調理後,願意將7種食療方分享給大家

原料:豬脊骨750克,豬裡脊肉250克,白蓮籽50克,大棗5枚,炙甘草6克,木香5克,鮮嫩豌豆100克,雞蛋1個,蔥20克,生薑20克,料酒25毫升,精鹽適量,味精、胡椒粉各少許,幹豆粉40克。

做法:將木香、炙甘草洗淨,用紗布包好。將生薑洗淨,拍破。蔥洗淨,切長段。豬脊骨洗淨,砍成長節。將洗淨的豬裡脊肉切成薄片。用清水將豌豆洗淨。雞蛋去黃留白,和豆粉調成蛋清豆粉。將鍋置於火上,放入清水,下入脊骨,煮沸,打去血沫。下入薑片、蔥段,煮2個小時後,下入大棗、蓮肉繼續煮半個小時,再放豌豆、藥包煮20分鐘。揀去脊骨和藥包,除去蔥、姜不用。肉片用蛋清豆粉、精鹽碼好味。用旺火燒沸脊骨湯,下入肉片滑好,放味精調味,裝碗即可。

功效:補陰益腎,潤燥止渴。可作輔助治療長期食用。

(4)蘿蔔粥

原料:鮮蘿蔔250克,粳米10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鮮蘿蔔洗淨,切成小塊(或是搗成蘿蔔汁),和粳米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成粥,熟後可加少量精鹽調味食用。

功效:止咳化痰,消食利膈,止消渴,消膨脹。

(5)玉參燜鴨

老人患有糖尿病,經過營養師調理後,願意將7種食療方分享給大家

原料:鴨子1只,玉竹、沙參各20克,精鹽、料酒、姜各10克,蔥15克,雞湯150毫升,雞油75克,澱粉少許,味精、白糖適量。

做法:玉竹、沙參用水洗淨,切成片,混合後用水煮,提取玉竹、沙參濃縮汁40克。將鴨子從背部劈開洗淨,鴨腹向下放入瓷盆中,加精鹽、料酒、蔥各5克,上鍋蒸1個小時左右取出。再將鴨子胸脯向下放鍋內,加入原湯、雞湯、玉竹、沙參濃縮汁和調料,上火燜至5分鐘,取出,向上扣在圓盤中。最後將湯用雞油加澱粉勾芡,澆在鴨子上即可。

功效:補肺潤陰。

(6)香菇燒菜花

原料:菜花250克,小香菇15克,雞湯200克,味精、蔥、姜各適量,精鹽4克,澱粉、雞油、花生油10克。

做法:菜花洗淨,掰成小塊,用開水燙透。小香菇洗淨,備用。燒熱花生油,放蔥、姜,煸燒出香味,再放精鹽、雞湯、味精,燒開後將蔥、姜撈出。

將菜花、香菇分別碼入鍋中,微火烤入味後,淋上澱粉、雞油,翻勺即可。

功效:適用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及糖尿病患者。

(7)枸杞雛鴿湯

原料:雛鴿3只,枸杞子30克,雞湯1250克,精鹽、白糖、料酒各5克,蔥、姜、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將雛鴿去毛,開膛洗淨,每隻剁成4塊。放開水中汆透撈出,將血沫洗去。用溫水洗淨枸杞子。鴿塊放在盤子內,放蔥段、薑片,加雞湯和枸杞子,用蓋蓋嚴後上展蒸1.5小時左右,熟後揀去蔥、姜,放調料,調好口味,盛湯碗即可。

功效:滋腎益氣,滋補肝腎。適用於久病體虛、氣短乏力、目昏眩暈、腰膝痠軟及糖尿病患者。

看完這些你們學會了嗎?歡迎私信小編其他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