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泰戈尔访华,曾到这户人家喝茶?

代表中国知识界向泰戈尔发出邀请的,是由梁启超、蔡元培、林长民、张元济等社会精英成立讲学社。此前,该社还成功邀请了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德国哲学家汉斯·杜里舒来华访问,都是那些年民国著名的文化事件。泰戈尔本来决定1923年8月到中国,但由于身体原因又推迟行程,直到1924年4月才抵达上海。担任具体翻译和接待陪侍任务的是徐志摩。在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国之行中,63岁的泰戈尔去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处还会有当地文化名流举办的欢迎会。北京的欢迎会是在天坛举行的,陪侍在他身边的除了徐志摩,还多了一个林徽因。

当年泰戈尔访华,曾到这户人家喝茶?

林徽因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

随后,泰戈尔来到燕京大学演讲,凌叔华就坐在听众席上,第一次领略了这位文豪的风姿。会后,凌叔华有幸被引荐了泰戈尔,她还谈了自己对中西诗歌和绘画的看法。没过两天,凌叔华就请泰戈尔到史家胡同的家中品茶,以表敬意。

其实,凌叔华在此前就已经是京城文艺界小有名气。这要得益于她的父亲凌福彭。凌福彭是清末进士,与康有为同榜,在朝为官,曾一度执掌直隶省。从政多年,他结交了很多政界、文化名流,隐居后,以书画自娱自乐,在京城艺术圈子颇有影响力。当时在京城有一个画会,书法家、画家、诗人和学者都会参加,每个月在不同地方聚会一次。这样的聚会有时也在凌家举办,凌叔华自幼学画,很自然就加入到了画会当中,并尽东道之宜奉侍雅客。一次,齐白石、金城、陈半丁、王梦白、陈师曾、周肇祥都来了,先是聚餐,然后到摆着几盆水仙、朱砂梅和玉兰的画室作画,他们一幅接着一幅地画画,凌叔华恰到好处地出现为他们准备画具,亲自裁纸研磨,屋里摆着、最后大家还合作了一幅《九秋图》,再由诗人题上诗句,送给了凌叔华。

当年泰戈尔访华,曾到这户人家喝茶?

凌叔华

为了接待泰戈尔,凌叔华特意准备了精致的中式糕点。她订购了几篮藤萝饼、玫瑰饼和萝卜丝饼,还让佣人现磨新鲜的杏仁,做成杏仁茶款待贵宾。4月29日那天,和泰戈尔一道前来的还有徐志摩、胡适、林徽因、陈西滢等一批新文化名流。来宾们吃着糕点,喝着杏仁茶,欣赏凌家墙上挂着的画家们雅聚时的画作,耳边传来古琴弹奏的乐曲,心中无不叹服于凌叔华超凡的格调。有了之前办画会的先例,凌叔华毫无拘束地邀请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您会画画吗?”身旁的人正为她的这个略显唐突的要求感到惊慌,没想到泰戈尔爽朗地答应了邀请,在凌叔华准备好的檀香木片上画了一尊佛像和睡莲。

接待了泰戈尔之后,凌叔华在这一年也顺利从燕京大学毕业了,并受还加入了新月社。这个社就是徐志摩、胡适、陈西滢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的一个不定期聚会和讨论的文学沙龙,“新月”就是出自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

当年泰戈尔访华,曾到这户人家喝茶?

凌家大院示意图

1924年底,《现代评论》在北京创刊,凌叔华的短篇小说《酒后》在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立刻引起如潮好评。授业恩师周作人也立刻发表文章,给予肯定和好评。日本很有名的杂志《改造》也将《酒后》译成日文发表。同名的话剧也紧随其后见诸于杂志。

而初上文坛的凌叔华,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提携,终于一举成名,成为民国众多才女中脱颖而出的一位。因着小说在《现代评论》的发表,凌叔华开始与该刊的编辑陈西滢通信,邀请他到史家胡同的家里去。陈西滢本也是出身书香门第,很快就成了那里的常客。他与凌叔华的故事将会继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