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規劃案例|涼山州桑蠶繭田園綜合體

鄉村振興規劃案例|涼山州桑蠶繭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意義重大。本期,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帶您走進涼山州桑蠶繭田園綜合體,帶您瞭解桑蠶繭產業鏈在涼山州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大意義。

必要性及意義

為加快涼山彝族自治州旅遊服務業和特色農業發展模式轉變,全面提升旅遊業和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進一步擴大地域資源優勢打造涼山州桑產繭田園綜合體,具有區域引領示範、輻射帶動的重要意義。

產業鏈及說明

涼山州境內居住著彝、漢、藏、回、苗、蒙古、傈僳等14個世居民族,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涼山州栽桑養蠶歷史較早。公元四世紀,"南方絲綢之路"途徑涼山,沿線人民受其影響,開始栽桑養蠶,所產的絲,稱為"山絲",匯入絲綢之路。

涼山桑蠶繭繭形大且勻整,繭層厚實、繭色潔白、繭衣蓬鬆、外觀無汙物,以質量好,品質優而聞名國內外。涼山桑蠶繭是繅5-以上高品位生絲的首選原料。推廣"6215"寬窄行高產優質高效種植模式,於2009年獲得國家農業地理標識產品認證。

項目定位

以"多彩涼山,生態桑林"為規劃主題,落實供給側改革,依據"生態高效、互融共生"產業發展理念,打造集文化科普、體驗休閒、生態種養、觀光康體、情景消費、分享經濟、私人訂製等多功能複合型的:涼山州桑產繭田園綜合體——西南桑蟬文化旅遊片區——全國高效生態桑衍產發展示範區。

項目策劃

1、 生態種植區

依託現狀優質桑園,引入各個品種桑樹,借鑑"6215"高產優質種植模式,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利用園藝規劃設計手法套種一定量經濟作物、花卉景觀苗木,打造具有涼山州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的核心觀景區。適時開展采摘、私人訂製、情景扮演、觀光采風影視製作等活動。提升綜合體景觀性、打造地域特色名片。

2、 生態養植區

依託現狀優質桑園,引入水體,發展魚塘——桑——牲畜立體循環生態種養殖。桑葉菜葉養魚蝦蛙等、塘泥培桑;牲畜鋤草、鬆土、糞便作為有機肥料培桑,改良土壤環境增加生態循環;適時開展山林打野、採摘觀光、山林運動會、垂釣比賽等活動。提升綜合體生態性,趣味性。

3、 桑蠶樂園

依託現狀優質桑園,打造地域特色現代化蠶桑孵化園、桑蠶文化博物館、制絲互動體驗工坊、製衣工坊等業態,適當開展教育培訓、私人訂製、觀光體驗等活動。起到區域內引領示範的作用。


查看更多項目策劃規劃內容請聯繫作者。

作者: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部分文字,如侵即刪。聯繫電話:010-82838985

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專注三農,服務城鄉",提供規劃設計、產品定製、園區運營、數據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攬子、接地氣實現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綜合解決方案、科技產品和專業服務。業務聯繫電話:15321369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