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Teel's Island, 1954


2015年,我本科升研究生的暑假,來到北京做起了“北漂”。我住在雙井的一個地下室裡,8人間的上下鋪,裡面擠著各式各樣的人,三教九流。每天早上6點起床,擠地鐵,趕班車,下班結束後就窩在那不到兩平米的床上,看書、刷劇,保持獨處,不希望和周遭的世界有任何的聯繫。就這麼樣子,搖搖晃晃、渾渾噩噩的過了兩個多月。

所幸還有周末,可以讓我短暫抽離。我特別喜歡跑到中國美術館邊上的三聯書店裡邊看書、翻畫冊,一待就是一整天。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海爾格的肖像


有一次,我拿起了一本安德魯·懷斯畫他鄰居海爾格的畫冊,第一幅,一箇中年女性的側臉素描,大片的留白,似有若無的微笑,粗糙的筆觸有一種獨特的質感。那一瞬間我有點恍惚,海爾格的素描與我腦海中母親的模樣漸漸重合。我猛然間發現,自己已經離家兩個月了。我知道,我想家了。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懷斯給海爾格畫的第一幅素描,至今為止仍是我的知乎頭像



彼時彼地那一抹淡淡的鄉愁,其實非常契合懷斯畫作給我們帶來的感受。1917年,安德魯·懷斯出生於美國賓州,家裡排行老五,是最小的孩子。由於體弱多病,一生未去學校,他從小跟著父親學畫畫,31歲因為《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名聲大躁,此後畫途順暢,先後被三屆美國總統分別授予“總統自由勳章”、“金質總統勳章”和“國會金質章”。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Christina's World ,1948


不過說來奇怪,即使被譽為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懷斯卻一直固守著他腳下的那一方土地,不停的畫著周圍熟悉的人物和風景,望向遠方的少女,平凡的老婦人,被風掀起的窗簾,遒勁蒼老的枝幹,以及遼闊的天空。他的畫作裡,極少有那種洋溢著生命氣息的感覺出現。相反,他似乎非常喜歡秋天的落葉以及冬日的暖陽。這些往往給人帶來一種疏離感。懷斯就像一個旁觀者,安靜地觀察著周遭的變化。這種不偏不倚的恰到好處,使他的作品給人一種令人神往的力量,不知覺的喚起觀者對故鄉的懷念和對時光的追憶。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Christina Olson, 1947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Pentecost,1989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Young Bull, 1960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Above the Orchard (First Version), 1957


懷斯說:“人們可以環球旅行,看盡大千世界,卻看不見腳下寸土。對我而言,只有我出生的這塊土地才能賦予我最強烈的感情。我的哥哥姐姐們都比我受過更多的教育,而我比他們更鐘愛獨處。因此,當我發現偏安一隅卻能盡得所需,那就沒必要再跑往別處去了。”講的真好,或許這正是懷斯作品的魅力。風景背後所蘊含的記憶與情感,讓每一個渴望歸家的人,感同身受。


喜歡懷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身處藝術大發展的時代洪流中而能獨善其身,像一位苦行的聖徒,一位清心的隱士,獨自踐行著自己的藝術理念。懷斯所在的時代,藝術中心正從法國逐漸往美國轉移。兩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確立了藝壇霸主的地位,大批大批的藝術家從歐洲來到了美國,現代主義的各種流派,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茁壯成長。杜尚的現成品藝術,瑪格麗特的超現實主義,波洛克的滴畫,羅斯科的色域繪畫,乃至於後來的波普主義,“藝術”這一個詞彙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衝擊,各種激進的藝術形式搞得大眾頭暈目眩,應接不暇。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Spring fed,1968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Teel's Island, 1954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The Sweep, 1967


但是,懷斯卻彷彿“逆時代而動”,一生安於鄉土生活,實踐著從中世紀以來的寫實主義傳統,始終如一的描繪著熟悉的人物和景緻。這樣一種態度,在此時此刻的我看來難能可貴,尤其是在這一個冬日的夜晚,俗物纏繞,看著懷斯的畫,有如甘冽。

安德魯·懷斯,揮之不去的鄉愁

▲The painter Andrew Wyeth, in 19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