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部害蟲「地老虎」危害不小,苗木人要當心!

根部害蟲常導致苗木大面積死亡,嚴重危害苗木的質量與產量。上次我們介紹了苗圃常見根部害蟲之一的蠐螬(秋季蠐螬危害高峰期,怎樣拯救你的苗圃?)今天我們再來說說“地老虎”的危害與防治。

根部害蟲“地老虎”危害不小,苗木人要當心!

地老虎

植物常見根部害蟲之一,又稱土蠶或地蠶、切根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昆蟲,常見的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黃地老虎、白邊地老虎和警紋地老虎等,其中以小地老虎危害最普遍和嚴重。

地老虎的危害

幼蟲期的地老虎都有一個共同的生活習性,即白天躲進土壤裡,靠近植物的根系部位,餓的時候可以取食植物的根莖。天黑的時候就鑽出土壤,取食苗木或農作物的地上部分。由於其幼蟲期取食如猛虎般瘋狂,經常給林木的幼苗或農作物的根莖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人們稱之為“地老虎”。同時又由於在取食的過程中,經常切斷苗木或農作物的根莖及莖杆,因此,人又被稱作切根蟲。

小地老虎

一年發生多代(高寒地區2-3代),幼蟲、蛹及成蟲都可越冬,以早春第一代幼蟲危害最重。

成蟲白天隱蔽,夜間活動,具極強的趨光性和趨化性

,嗜好酸甜等物質,遷飛能力強,卵散產在土縫、枯草鬚根及作物幼苗的葉片背面,一頭雌蛾產卵千粒左右,卵粒分散或數粒集成一小塊,排成一條線,經過5-7天孵化。

小地老虎幼蟲期為30天左右,幼蟲老熟入土化蛹,蛹期(除越冬蛹外)15天左右。發生最適溫度為11-16℃,當溫度高於30℃和低於5℃時對其生長不利。幼蟲一般6齡。三齡前不入土,晝夜均在葉片上取食或將幼嫩組織吃成缺刻;幼蟲三齡以後,晝伏土中,夜出活動,或大塊咬食葉片,或咬食幼莖基部,或從根莖處蛀入嫩莖中取食;五至六齡時,進入暴食階段,食量大,危害猖獗。幼蟲有轉株危害習性,故能造成大量缺苗。

小地老虎的發生程度與土壤溼度、質地和雜草多少有關。在多雨潮溼、沿河、沿湖和低窪內澇、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地區,發生量大、危害重;團粒結構好,保水性強的壤土、黏壤土適合小地老虎發生。


大地老虎

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田埂雜草叢及綠田表土層越冬,長江流域3月初出土危害,5月上旬進入危害盛期,氣溫高於20℃則滯育越夏,9月中旬開始化蛹,10月上中旬羽化為成蟲。每雌可產卵1000粒左右,卵期11-24天,幼蟲期30多天。危害同小地老虎。

黃地老虎

在東北、內蒙古一年發生2代,西北2-3代,華北3-4代。一般以4-6齡幼蟲在2-15釐米深的土層中越冬,翌春3月上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4月上、中旬在土中作室化蛹,蛹期20-30天。成蟲晝伏夜出,具較強的趨光性和趨化性。習性與小地老虎相似,幼蟲以三齡以後危害最重。一年中春秋兩季危害,但春季危害重於秋季。幼蟲多從土表咬斷農作物、果樹苗木、蔬菜等幼苗,主莖硬化可爬到植株上部危害生長點。

根部害蟲“地老虎”危害不小,苗木人要當心!

▲地老虎的三種狀況

地老虎的防治

1

---清潔圃地

雜草是地老虎的產卵場所,又是遷到作物的橋樑,所以早春剷除地頭、地邊、田埂路旁的雜草,並帶到田外及時處理或漚肥,能消滅一部分卵或幼蟲。

2

---精耕細作

春耕多耙可消滅土面上的卵粒。秋季進行土壤翻犁曬白,曝曬2-3天,可殺死大量幼蟲和蛹,或進行秋耕冬灌,能破壞地老虎越冬場所,減少越冬基數。

3

---誘殺成蟲和幼蟲

對成蟲可利用地老虎對酸、甜等物質的嗜好及趨光性,用糖、醋、酒混合液或黑光燈進行誘殺。

4

---藥劑防治

最好掌握在2齡盛期施藥,以便在3齡殺滅地老虎。對藥劑的選擇應以擬除蟲菊酯殺蟲劑和有機磷殺蟲劑為主(如敵百蟲)。地老虎幼蟲對擬除蟲菊酯藥劑最敏感,而對氨基甲酸酯類耐藥性強。

用藥配比: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安全間隔期2天)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安全間隔期5天),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防治適期地面噴灑(安全間隔期均為7天,下同);也可用2.5%敵百蟲粉每畝噴粉1.5-2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