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麥 穗

金色的六月,流火的陽光蒸灸著大地。麥田熟了,微醺的暖風吹過,一望無際的麥浪,湧動著溫柔的波濤。沙沙窣窣的濤聲,和諧而生動,好像有千軍萬馬蓄勢待發。輕輕飄蕩的白雲,像漂浮在天空中的一座座冰山,向前慢慢滑曳。巨大的雲影,航行在萬水千山之間,起伏跌宕,如履平地。豐富多彩的六月啊,色彩斑斕,流光溢彩。

拾 麥 穗

開鐮了。農民伯伯揮汗如雨,麥子一片一片倒下,金黃的麥穗鋪天蓋地,給一條條梯田墊上了一層厚厚的黃金地毯。彎彎的鐮刀,飛舞著,陽光下熠熠生輝,閃爍著鋒利的耀眼光芒。豐收的喜悅,到處瀰漫著歡歌笑語。最激動人心的收穫季節,整個山村都醉了,沉浸在一股幸福的喜悅中。

拾 麥 穗

開鐮了,麥田收穫了,露出褐黃色的土地,就成了我們的戰場。每天下午,天高雲淡,天氣清爽。我們就在老師的帶領下,到收割完的麥田裡拾麥穗。我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到了地頭,志願組合成一個個小團伙,順著梯田一條一條地拾揀。有的拿著小口袋,有的提著小籃子,左右顧盼,爭先恐後地搶著。一穗穗失落的麥子,被我們小心翼翼地揀起,輕輕地放進籃子,放進口袋了,生怕把金燦燦的麥粒磨擦掉。失落的麥穗不是很多,我們往往一下午,才能揀到三五十枝,有的甚至才能揀幾枝。可是,如果我們運氣好的話,會發現幾個鼠洞,一下就可以挖出不少麥穗,讓同學們羨慕不已。男孩子好勝心強,有時我們不會服輸,就趁別人不注意,偷偷混進麥田,恨不得多生出幾隻手來,多偷摘幾把,和別人不正當競爭。

拾 麥 穗

山裡的男孩子天生野性,揀著揀著就貪玩起來,不安分了,開啟了玩的模式。我們最喜歡玩打仗,土疙瘩像子彈一樣亂飛。我們互相追逐著打鬧著,漫山遍野亂跑。常常追趕的敵人無路可逃,只能跳梯田逃走。我們在後面緊追不捨,幾十個孩子跟著毫不猶豫地跳下去,喊叫聲驚天動地,傳出去很遠,山谷間久久迴盪。有時會突然驚起藏在草叢間的野兔,辨不清方向地亂竄,引得我們忘記了敵人,都朝著兔子追去。兔子後腿長前腿短,上坡的時候如離弦之箭,一眨眼就不見了。可是下坡的時候,後腿抬的高,前頭扎的低,兔子跑不起來,常常被我們打扒下。還有時兔子被追的慌不擇路,一頭闖在樹上,就不明不白地死了。我們把死兔拾回家,爺爺就扒皮褪毛,清燉兔肉,給我們美美地吃一頓。

累了,我們休息的時候,我們疲憊地仰睡在土地上,看著藍天白雲,看著飛翔的鳥兒,放飛著我們的夢想。老鷹高空盤旋著,俯視著大地,敏銳的目光尋找著獵物。微風輕輕吹拂,樹葉搖曳,撒下一片騷動與喧囂。初夏的陽光,榨取了我們身上的水分,噪子眼發澀乾渴。這時由不得想摘幾粒麥子,含在嘴裡,慢慢咀嚼,甜浸浸的幽香,溼潤著我們的喉嚨,沁人心扉,刺激著我們的味蕾和感官,那一份記憶令人刻骨銘心。

天快黑了,太陽漸漸退去。我們帶著一天的喜悅,興奮地回到學校。老師一一檢查我們的收穫,用最美的語言,慷慨地讚美著孩子們。

拾 麥 穗

那是一個飢餓的歲月,人們一年也吃不飽一頓白麵。為了解決我的饞癮,星期天,奶奶帶著我,顛一雙精緻的小腳,柱著柺杖,拿一個布兜,去大路邊拾揀麥粒。大路上,背麥穗的人們,弓著背,低著頭,機械地行走著,汗水吧嗒吧嗒打溼他們的腳尖。麥穗子沉沉的,在背後不停地悠晃,摩擦出一粒粒麥子,撒在塵土裡。我和奶奶認真揀著,就像沙裡淘金一樣艱難,揀一把也得半天時間。有時遇上好運氣,偶爾也能揀到幾枝飽滿的麥穗,樂的奶奶合不攏嘴。有時候如果路程長,人們還要路上歇一會兒,抽一袋旱菸,緩一口氣,就把背子放在一個土圪臺上。一起一落揉的麥穗子,撲簌簌地掉出麥粒。我比奶奶手腳麻利,常常能搶到有利的地方,揀出不少麥粒。兩三個星期日,奶奶和我就可以揀回四五斤麥子。石磨佔料多,奶奶就用石臼子,把麥子一錘子一錘子砸碎,加工成麵粉,給我飽飽地吃一頓白麵。

……… ………

多少年過去了,北方黃土高坡退出了種植麥子,拾麥穗就永遠留在了我們的憶裡。

拾 麥 穗

作者介紹:劉澤鋒,網名刀郎十三。男,山西呂梁人氏。一個小幹部,愛好看書,舉止斯文。突然想寫一點文字,就拿起筆。沒有什麼成就,只有默默無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