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掛名爸爸可取締嗎?」——可以

昨天,奇葩說的辯題是“當家裡小孩不滿18歲,爸爸如果每週陪伴孩子低於12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的稱號。”一看這個題目,第一反應就是怎麼會有人出這樣的題目,這不是讓反方躺贏的節奏嗎?節目組也太偏心學霸組了吧!然而事實是,整個過程我真心被如晶寶貝和首爾段的辯才所打動,心下一想,其實站在正方還是能找出幾點立場的。

首先,像軍人、醫生等職業原因或是因為極度貧困而背井離鄉的,這些特殊情況是沒有在這個辯題範圍的。公交車上的座位先來後到,但也有“老弱病殘”的特殊禮遇。就像我說,“人流血,一定要止血”,結果你非要跟我扯“女人每月那特殊幾天”。真的是抬槓,與思辯無關。

奇葩說“掛名爸爸可取締嗎?”——可以

古時老話,“君要臣死,父要子亡”,這句話說明了“父權神授”。“爸爸”這個稱謂,豈是爾等凡人就可輕易定奪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大膽一點設想,如果拿走“血脈親情”這柄尚方寶劍,只是單純地想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了,就是爸爸與媽媽是怎樣建立關係的。一個男孩想要做爸爸,他首先得追一個女孩,追一個女孩,能有什麼辦法,無非就是陪著她看看電影、吃吃飯、逛逛街等等花時間陪陪人家而已。我曾經的追求者,在第三次見面時,就跟我討要“男朋友”的名分,我心詫異,“你誰呀?”他以為他說對我一見鍾情,我就應該感激涕零對吧。可我在那一刻真的是對“一見鍾情”有了別樣的理解,“一見鍾情原來是偷懶的代名詞。”真的,你們男的想當然的以為帶孩子是女人一個人的事,於是就推理出了談戀愛也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對吧?花了時間,你們之間才能互相瞭解,建立戀人關係,進而組建家庭生兒育女。而為什麼到了孩子這兒,你就可以仗著“血緣”,忽視與孩子建立感情也是需要陪伴的呢?況且,有醫學研究方面的說明,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待了十個月,母子連心有先天優勢。孩子與爸爸的感情真的是後天培養的,培養以陪伴為重。為什麼以陪伴為重,下面會說到。

有的人可能會非常大男子主義的說,我的媳婦,不是我陪伴來,是我用金錢娶回來的,孩子也一樣用錢栽培就好。我且不說現代女性都是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的事實,就問你,你花錢買個貓貓狗狗,你也要逗逗它,花時間鏟個屎。玩遊戲你都知道要充了錢才能玩下去,記住你花錢是為了有時間玩下去。買了書,你不看,知識就是你的?你可是花了錢的。你不去上課,老師不讓你及格,是不對的,因為你是花了學費的。

薛兆豐教授的爸爸努力工作賺錢,讓孩子得到更好教育機會,是比“多多”陪伴更好的選擇的時候,我淚目了,因為有親身經歷,所以特別感慨而發。我的父親就是為了多賺加班費,半夜深更掉進火爐,救起來時,就已經死了。發生這事的時候,我才一歲左右。從小,學校里布置的作文《我的爸爸》,我每次拿到這樣的題目都很茫然,真的,是一無所知的茫然。不像我的同桌,她寫她爸的壞,寫得是甘暢淋漓,把壞女人(那時候沒有“小三”這個詞)怎樣破壞她的家庭,她爸如何不負責任拋棄她和母親,通通發洩出來。

我雖然在單親家庭長大,但我自知我是一個心裡健康,樂觀積極的人。在我媽媽這種實際性的“喪偶式育兒”的培養中,我是沒有感覺到我失去爸爸的陪伴是有問題的,直到我成年後,與男性談戀愛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吃了“起跑線”的虧。這是我爸爸用命換來的工傷賠償撫血金都買不回的虧。

最後,就是時間長短的爭議。反方說每週規定12小時,不科學,不人道。真的,對“爸爸職稱”的要求只是一個“應試教育”而已,反方非要把它弄成“素質教育”,等於是變相地承認了“爸爸”是需要教育的。

在這裡,我也要講一個我的親身事例。有一次,去表姐夫家玩,吃完午飯,大家建議去小區裡的體育場打打羽毛球。到了樓下,我大腹便便的表姐夫,很自然地拉開自家車門,我還在驚詫的時候,就被他拉上了車,原來表姐夫懶到了這種地步,在自家小區,走個兩三分鐘的路程都要駕車代步。他絕對不是想在親朋面前炫耀他有車,我盯著他的大肚子,是這樣想的。“表姐夫這麼胖,難道他都沒想過要減肥嗎?”我們這樣建議表姐,可在這個家,表姐聽姐夫的,她說不動他。表姐說不動,可有人說得動,醫生說姐夫年紀輕輕已有三高症狀,好像還有脂肪肝什麼的。好了,現在天天跟著視頻網站上的小姐姐們一起“天天五分鐘,你也能做到。”

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應酬、玩遊戲時間成本很高的,那“親子時間”,可不可以砍砍價,就“給我一首歌的時間”?呵呵,我相信土豪周杰倫是不會這樣對自己的孩子的。首爾段幫我們算過賬,一週12小時,就是每天1個多小時。現在小學老師,不是有要求家長陪寫作業嗎?你能一個多小時就做完刁鑽的小學作業,你就偷著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