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鷹出長空,魚翔淺底,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所以造就生命極致;泰山雄奇,峨眉秀麗,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所以創造了美景奇觀。萬事萬物,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隨著“虎媽”“狼爸”“羊爸”相繼登場,我們的教育之路又該演繹什麼樣的色彩。為使小女兒熟練地彈奏雅克依伯特的鋼琴曲,“虎媽”蔡美兒要求女兒從傍晚一直彈到深夜,中間不許喝水,不許吃飯,不許上洗手間。最終,女兒登上了卡內斟音樂大廳表演,她的一本名叫《虎媽戰歌》的書在美國引起了轟動。無獨有偶,“中國狼爸”蕭百佑在《所以,北大兄妹》一書中宣言“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並且創造了“一門三北大”的奇蹟。他認為“打”是一種威嚴,一種法度,一種記憶、一種文化,所以,他的家裡常備藤條和雞毛撣子,讓孩子們從小背《三字經》《弟子規》背不出來就要捱揍。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然而,盲目的棍棒式教育可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文本南寧的一位父親自創了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縫衣針教育”。孩子闖了禍,這位父親用針刺孩子的外耳廓。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有弊而無利的。任何一種成功帶有比賽的性質,而幸福更注重的是一種過程的體驗。棍棒式教育的“虎媽”“狼爸”,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成功,但是這種成功未必能成就孩子的幸福。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會得到最好的結果。

我國很早以前就有“孟母三遷”的“羊爸”式教育。如果孟母看到孩子與“閒雜人等”混在一起掄棒就打的話中,我想這世界上勢必少了一個主張“仁愛”的儒學大師。還記得那個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吧。那個曾在文章中發洩對父母不滿的、特獨立的奇女子。事實上三的父母相當開明和寬容,尤其在三毛改名這件事上,絕對展現的是“羊爸”的風範。他們給了她足夠的空間,不苛求三毛,三毛才可能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才有可能和小她八歲的荷西結婚並攜手走進撒哈拉大沙漠,寫出那麼多精彩的文章,成就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狼爸”式教育完全是以成敗論英雄,而“羊爸”式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幸福。生活不是比賽,生活的本質在於過程,而最高境界是幸福而不是成功一一成功可以作為幸福的一種途徑,但幸福遠遠比成功內涵豐富。

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成長途徑,我們才可能擁有最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