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讀懂親子關係中的依戀理論

依戀(依附)理論,最早由約翰·鮑爾比於1969年在他的《依戀》三部曲中提出。

瑪麗·安斯沃斯1978年設計的陌生情景測試,使得依戀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而將依戀理論從學術範圍,推廣到大眾認知領域,丹尼爾·西格爾功不可沒。

五分鐘讀懂親子關係中的依戀理論

依戀關係分為四個階段:

前依戀期(0-6周)

嬰兒還沒有形成依戀關係,並不介意與媽媽分離。

依戀建立期(6周-8個月)

嬰兒會有更積極的回應、更親熱的反應、哭的時候媽媽抱起來會安靜,不過仍然不介意與媽媽分離。

依戀關係明確期(6-8個月至18個月)

第一個“分離焦慮期”。嬰兒已形成了對媽媽的依戀關係,當媽媽離開時會煩躁不安

雙向關係的形成(18個月-2歲以後)

孩子基本的安全感已經形成,隨著認知水平的發展,可以理解媽媽離開後是會回來的。

五分鐘讀懂親子關係中的依戀理論

不少研究都證實依戀類型存在一定的代代相傳現象

依戀類型分為以下四種:

安全型,孩子和父母有親密的連接,孩子在需要時,父母能夠積極回應,讓孩子感受到理解、保護。和外界良好的溝通,會使孩子充滿自信。

迴避型,孩子的情感需求,父母態度消極或不理解孩子的需求信號,孩子遲遲得不到滿足,出於自我保護,會弱化情感需求,從而變得冷漠。

焦慮型,孩子的需求,父母有時能滿足,有時不能滿足,孩子所受的照顧變化無常,會使孩子覺得和他人連接不可靠,充滿矛盾和不確定。

混亂型,父母情緒變化無常,父母既是是害怕的來源,又是唯一可尋求保護的對象,孩子會產生隔閡和恐懼,學不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無法判斷、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激烈情緒。

五分鐘讀懂親子關係中的依戀理論

有心理學家認為依戀行為,是人類從搖籃到墳墓一直髮展的行為系統,在兒童期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依戀特徵,成年以後仍然會顯露出來,所以成年人也具有一樣的依戀分類。

依戀理論,正在逐漸被人們當成萬能鑰匙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在自傳裡說:

弗洛伊德是如此沉浸於自己的“性理論”,以至於什麼都想要用它來解釋。當弗洛伊德已將權威性置於真理之上,我們的關係結束便為時不遠了。

依戀理論源自精神分析理論,1934年,卡爾•波普爾(Sir Karl Raimund Popper)在《科學發現的邏輯》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證偽主義,作為區分“科學”與“分科學”的標準。

20年後,正是認為精神分析是偽科學,使得卡爾•波普爾把科學理論的可證偽性擺在了首位。

五分鐘讀懂親子關係中的依戀理論

當然,現代心理學肯定是一門科學,但要扮演指導個體的角色,還有非常漫長的路需要走。

心理學,提供了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但僅僅是一個角度,而不是問題的全部答案。

依戀理論同樣,僅僅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親子關係和人格建立的角度。

雖然依戀理論的因果關係能解釋的通,但研究人類心智這種複雜問題,還使用線性的因果邏輯,就不可能得到正確答案。不過提供的思路倒是值得你借鑑。

五分鐘讀懂親子關係中的依戀理論

任何人際交往積極響應對方的情感需求,都是保證良好關係的重要條件。消極響應 、變化無常,肯定都會影響關係的建立和維持。

親子關係中的問題,只要能意識到,都是可以改善的。

影響親子關係比較重要的一點,人們普遍會不自覺的出現自我投射,把自己的價值觀、情感好惡、行為投射到孩子身上。

五分鐘讀懂親子關係中的依戀理論

比如,認為孩子應該如自己期望的一樣,對孩子有期望不是問題,但把期望當成現實就是問題了。

再比如,孩子的某些特定行為,會讓你出現大的情緒波動,而很多時候這種情況是由隱性記憶驅動的,你根本沒有經過思考,本能的就很反感孩子的這些行為。

那就要先冷靜,思考下為什麼會反感孩子的這些行為,很多人經過深層次的思考,會發現,問題本身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才會反感這些行為。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具備自省能力,而這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同時具備的,不過父母肯定要先具備自省能力,才能更好的讓孩子學會自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