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的定義

提到中國文化,我們首先想到就是出現在教科書裡的兩個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兩個詞似乎最能描述中國文化的特點,但是世界上明明還有比中國文化更為悠久的文化,他們出現的時候可能比中國文化更為輝煌燦爛,為什麼只有中國文化存留至今,引人深思。什麼是中國文化?我們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就像用手去抓空氣,除了沒有抓住,它無處不在。

餘秋雨——文化的定義

生活在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有時難免會與別人產生矛盾,吵來吵去吵到最後往往都會指責對方沒有文化,這裡所說的文化似乎與道德有關。但是往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那些在文化內涵深厚單位工作的人,他們之間的人事矛盾似乎更為嚴重,傳媒間那種重大的謠言和誹謗,往往都是文化人的傑作。

由於種種的社會原因,人們似乎又想起了溫文爾雅的中國文化。現在社會上普遍熱衷的文化,大都與記憶有關,如果一個人能記住幾個陌生的年號,記得住幾句唐詩宋詞,在別人眼裡就算有文化。可是這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隨便敲一敲鍵盤,所有的東西都會歷歷在目,為什麼還需要通過死記硬背來證明中國文化的存在?

餘秋雨——文化的定義

人們都在追尋文化,但是文化到底是什麼?這裡就需要提及文化的定義。在中外記錄在冊的200多個文化的定義中,中國似乎解釋的最全面的就是《辭海》,但其中217個文字組合著實枯燥無味,似乎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ps:自己感興趣可以去查一下)那麼文化到底是什麼?餘秋雨先生用短短的30個字便道出文化的定義: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

餘秋雨——文化的定義

從人類歷史的根源說起,我們的祖先,不管是擇水而居還是狩獵為生,最初都為了生活,當這樣的生活穩定下來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也就演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而方式就是文化。在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中,人們逐漸開始注意人與外界的關係,當這種關係成為一種默契,那就出現了精神價值。精神價值的出現,從此文化便有了主心骨。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的時間順序上是生活方式在先,精神價值在後。

歷史發展到今天,如果要問什麼是中國文化?餘秋雨的回答是:中國人形成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如儒家倫理,詩詞歌賦屬於精神價值;八大菜系,中醫中藥,屬於生活方式,加在一起就成了中國文化的最佳組合。

餘秋雨——文化的定義

關於集體人格的說法,魯迅曾把它翻譯成“國民性”。他找到了一個國民性的象徵體,那就是阿Q,除阿Q之外,魯迅還寫了《孔乙己》,《藥》等作品,也都是在尋找國民性,也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魯迅所尋找到的阿Q,孔乙己這樣的國民性,這樣的集體人格,都包含著很大的負面性質,這也確實是魯迅對中國文化的嚴厲解剖。魯迅明白,改造國民性,提升阿Q,孔乙己等人的集體人格,才是中國文化的出路。

餘秋雨——文化的定義

中國文化的最大成果是中國人,中國文化的首要任務是提升中國人。中國文化傳承者中國精神,孕育著中華美德,滋養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當中國文化深入人心之時,必是中華民族富強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