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洪俊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没办法解决。

苏联在二战中,战死和失踪高达900万男性军人,还有几百万伤残。

自然,这900万男性军人并不是都是未婚,有的已经成家。

战前苏联的人口比例,本来就是女性略多,这主要是这几十年战争太多,加上俄国男人嗜酒早死。

二战后,苏联人口比例出现高达上千万的男性缺口。

于是,一度出现了女人抢男人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乡村更为明显。

戈尔巴乔夫二战后曾经在地方农村做基层工作,他经常发现很多村子里几乎都是女性参加党务活动,不见到有男人。而且有什么娱乐活动,也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参加。

当时戈尔巴乔夫还年轻,不解的问:难道你们没有男朋友吗?

这些女孩都笑着不说话。

确实,她们没有男朋友,因为男人太少了。

一个比较优秀的男人,往往多名女人去抢,为此甚至能动刀子。


苏联解决的方法,主要是三点:

第一,鼓励生育。

他们将女性结婚年龄降低到16岁,同时鼓励生育,国家给予奖励。

有个苏联女人,一生共生了60多个孩子,其他很多都是三胞胎和双胞胎,被誉为英雄母亲。

虽然人口的大量增加,男女比例逐步出现均衡,女多男少也就不那么严重了。

只是,这都是至少二十年以后的事情,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二,对男女关系不再重视

苏联人,尤其俄国人本来就比较开放。

原则上,只要男女未婚,互相发生性关系是私事,党不会去过问。

即便出现婚外恋,只要不搞出事,最终合理解决,党顶多是批评批评。

然而,党至少不鼓励滥交和乱搞,对于这种事情是会有一定指责。

然而,二战以后,党就放宽了这方面的限制。

于是,很快就出现了大量的私生子,这大多是已婚男人和未婚姑娘搞出来的。

放在以往,当事人至少又被严厉批评的,但现在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那么多女孩没有男人,这也是寻常的事,难道让人家连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吗?



第三,便宜了很多中国人

中苏蜜月时期,从1951年开始,中国派出大量留学生赶赴苏联。

到1959年,我国派往苏联的留学生达14798名。

虽然当时有明令不允许随便恋爱,但中国留学生(基本都是男性)仍然有不少娶了苏联太太。

这主要是,这批中国留学生本来就是国内精选的,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另外,还要有很好的身体,年龄在35岁以下。

这些选出来的人,在中国也是精英人物,自然会被苏联女孩推崇。

在他们看来,中国男人不喝酒,对老婆体贴,也会做家务,还不乱花钱,是理想的对象。


萨沙


二战结束后,苏联人口损失太大了。在战前人口约为1.96亿,站后苏联一共死了2005万男性,女性656万。


当时男女比例1:2.7,两个青年女性就有一个嫁不出去,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苏联女性陷入了绝望的地步,别说寡妇无法改嫁,大部分少女也没人要。

苏联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将日本俘虏抓回来,晚上服务苏联妇女,相当于慰安夫,他们也愿意过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主要是苏联女性已经有依赖日本男性的趋势,为了保持民族血统的纯正性,苏联选择送回一批日本战俘。

除了这个方法苏联出了一系列政策奖励生育,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到16岁,鼓励早生多生,处罚晚婚晚育者。但至今感觉这些效果作用都不是很大,俄罗斯男女比例一直还是失调,很多俄罗斯女生都来中国寻找另一半,真是不要房又不要车呀。


捕光逐景


我们都知道,二战作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战国家最多、伤亡人数最惨烈的一次大战,中国与苏联这两个战胜国,伤亡人数是最多的,基本上已经占到了总伤亡人数的近一半。

其中,苏联的总伤亡人数在2700万左右(根据俄罗斯官方公布数据),士兵牺牲人数约890万。可以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的。

人数的大量锐减,特别是年轻男性人数的快速减少,使得苏联在战后,面临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窘境。

1947年,苏联官方进行人口普查时,统计出的寡妇数量多了约1000万。

面对此种窘境,苏联官方想出了多种增加人口、改善男女比例的策略,如对生育孩子较多的母亲授予“英雄母亲”的荣誉称号,给予生孩经济补贴和提供各项配套福利,号召国外苏联人回归等等。

经过苏联官方各项政策的鼓励和与和平稳定的环境,没过多久苏联的人口比例失衡就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和改善。

如今的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衡,却并不是苏联的锅。因为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衡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样,俄罗斯的青年男女比例,相差几乎不大,甚至男性青年还略多于女性(是不是让很多人的幻想碎了一地)。

俄罗斯失衡的根源在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而原因很大一部分则是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要远低于女性!


千字军事


二战中,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战场,因而伤亡很大,死亡人数达到两千多万,而且死亡的,大多是青壮年男士,对于苏联来说,必须要尽快恢复苏联的人口数量,因为此时二战余温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传闻也一直存在,二战中那些靠人命填起来的战役,让各国对于恢复人口这件事比较积极,德国街头都很难见到成年男人。



原本苏联地区的先天条件就不是很多好,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生育率和存活率也不高,而且那么广袤的土地,人口稀少,条件更不好的远东地区人口更少,大多数人还是集中在欧洲部分,成为与德国正面冲突的首要战场,因此人口伤亡也大。



因为苏联当时的法定年龄是18岁,但是成年男性甚至包括更小的小孩子,都在兵源紧张的情况下参加了战争,因此青壮年严重缺失,只能把法定结婚年龄减低到16岁,甚至如果你不结婚,还会有一些强制措施,据说日本为了生孩子,结婚年龄直接下调到了14岁……



当然,还有一部分男人,是被苏联俘虏的日本人,他们有的也和苏联女人结合,不过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并不能说是比例很高,也算是苏联人口增多的一部分。

苏联当时那个年代,还是比较注重一些荣誉,拼命生孩子就会被称为是“英雄的母亲”,十分鼓励生育,而且也会有一些资金上的支持,给予一定的补贴。


军事一点通


战争结束后,苏联面对的问题就是男女比例失衡,为此,苏联政府提出的解决政策一是将法定结婚年龄提前到十六岁;二是放松生育个数。意思就是说那个时间的苏联女性,结婚早,生得多。


胖猫儿8667


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付出了2700万的军民牺牲的代价成为了二战胜利者之一,在这场战争中,

苏联国内大量青壮年男青年死去,使得整个国家的年轻人口出现严重的短缺,以及严重的男女失衡。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苏联政府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增加人口,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结婚年龄。

为了加快人口生育数量,苏联做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增加女性生育人口的数量,通过增大繁育人口的基数,来快速增加国内的人口。

这种政策在二战之后的很多国家都被实施过,比如在二战之后的苏联,把国内的女性结婚年龄降到了16岁;日本也同样降到了13岁,荷兰法定结婚年龄12岁;法国法定结婚年龄15岁;菲律宾法定结婚年龄16岁;韩国法定结婚年龄女16岁。

所以通过各国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出,降低女性的最低结婚年龄,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不仅仅苏联在实施,其他国家都在这么干。

2、鼓励生育,视多子女女性为功勋母亲。

苏联战后在鼓励女性生育的问题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不仅降低法定生育年龄,而且还通过政策以及宣传来鼓励女性生育。

比如苏联对于生育超过三个以上的孩子的家庭,国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而且对超出的子女有国家出钱来进行养育。对于生育超过7个孩子的母亲,国家不仅加大物质上的补助,还给予该女性“英雄母亲的荣誉称号”。

3、放松对男女关系在舆论上的道德管制。

由于当时的苏联青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所以当时的苏联国内,为了让那些缺乏配偶的女性能够顺利生育,然后你懂得。

经过苏联在经过了近10年的休养生息,到了1955年苏联人口才就恢复到战前1940的的水平。


落下m


据传二战结束时有三个苏联士兵抓住了一批日本俘虏,有一个男的和11个女的,后来在他们回营地的途中遭受地雷炸死了,苏联的一个士兵也受到重伤,其中一个士兵提出另一个人带着伤病离开寻找救援,他一个人看守剩下的11个女人。后来他们等了好久也没有等到援救,他就带着这11个日本女俘虏躲进原始森林里。每天过着皇帝般的生活,后来他们生了79个孩子,人口大增。过了很多年后实在无法生存就出来找政府解决。还有一个说法是利用日本俘虏解决苏联寡妇需求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人口减少的问题,日本男俘虏就像日本的慰安妇一样伺候苏联寡妇。几年以后苏联人口有所增加。当然都是


远方的家我的家



二战可以说是一次人口消耗极大的世界性战争,参战国中除美国外,中国,苏联,德国,日本等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为直观的就是人口的缺失,在苏联,因为战争原因,让成百上千万的士兵战死沙场,因而在战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男女比例失调,女性人口极度过盛的现象!而男性人口的缺失,让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比例失调的问题!二战过后,针对苏联男少女多的的现状,苏联当局在大的方面,做过一些比较轻微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措施为鼓励居民生育,首先通过奖励,政府福利等措施鼓励居民生育,然而利用技术手段,避免女性婴儿的降生,从而在长远处提高男性比例!但这一政策相对轻微,甚至只在个别地方存在过,因此不能作为重点!



其次,苏联男女比例失调,使工厂工人急缺,社会经济止步不前!为此,苏联当局拿出了血本,号召国民尤其是女性国民扛起自己的责任!在那一个时期,政府,军队,工厂,农场,以及各色社会服务机构中,都加入了大量的苏联女性!她们大多经过简单的学习和训练,然后匆匆上岗,在危难时刻担起了男人们才要承担的重任,为苏联一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还有人说,食色性也!耕史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不过为了读者们的好奇心,在这里不如客观的一说!

首先,苏联相对于中国,并没有三纲五常的束缚,所以自古以来,苏联乃至他的前身也就是俄国的社会交往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往就处于一种极为开放的状态!在二战之后,苏联社会交往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各色酒馆,旅店等等场所遍地开花,人们之间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往也是前所未有的简单直接,这种简单直接直到现在都还能找到印证!比如不少俄罗斯女孩心甘情愿嫁到中国的农村做媳妇儿等等!与其说这是苏联人民在战争压抑之后的释放,不如说是一种天性的需求!



其次,就是大量的接收移民!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不少中国青年去往苏联,或学习,或工作,或游历!其中娶了苏联女人,在苏联定居下来的不在少数,这样的例子大家听过不少!除了中国,苏联不仅是俄罗斯一个国家,在整个苏共体内部,类似这样的移民更是家常便饭,利用国家之间的人口调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苏联男女比例失调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最后,那就是日本的战俘了!众所周知,苏联在1945年出兵中国东北,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横扫日本关东军!日本战败后,被苏联俘虏的六十万日本士兵一个不少的被带回到了苏联,关进了苏联的战俘集中营!而更加巧妙的是,苏联在当时大量招聘国内女性,让她们负责看守日本战俘的工作!这其中的妙处大家可想而知!甚至于在后来,还有苏联女人和日本战俘结婚的例子!当然,和苏联女人结婚,只有忠于苏联的日本战俘才可以,更多的日本战俘,恐怕只能沦落到被人奴役的份上!


通过以上的各种措施,苏联在战后女性过量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那些隐晦之处是人之常情,此处不提也罢!但最重要的是,苏联的女人并不丢人,他们在男人的岗位上依然得心应手,尽心尽力,这才使后来的苏联有能力和美国拉开冷战的序幕!撇开立场不谈,她们的付出应当值得肯定!


耕历史


没有确切数据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村里老人说,抗美援朝胜利后,村里有一人,是参加了朝鲜战争的志愿军,战争胜利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后,带回来两名朝鲜妇女,因涉嫌一夫多妻,经村委会调解,一名朝鲜妇女嫁给了邻村男青年,此后常年生活在中国农村,与丈夫恩爱生活,而另外一名朝鲜妇女嫁给了那名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男人,后因饱受虐待,早早就离开了人世,两人所生一女,在本村是出了名的美女,小时候见过一面,在朴实落后的农村可真的被惊艳到了,可惜也因婚姻不幸,命运多舛。早年婚变后便离开家乡就很少回来了,偶尔能从相亲们的口中听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消息。由此可见一斑,战后的苏联也饱受青年男性大比例下降,人口比例严重失调,据说政府采取了多种错失挽救人口下降,生育率低等问题,鼓励妇女早婚,多生多养等政策,甚至允许女性13岁就可以结婚,导致有些女性三十几岁就当了奶奶了。而战后的苏联又有多少妇女在如此男少女多满目疮痍的年代上演着一幕幕悲欢合。默默忍受着战争带来痛苦后果。


古剑3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