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學習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哪些家長會教出愛學習的孩子

不願學習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哪些家長會教出愛學習的孩子

不願學習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哪些家長會教出愛學習的孩子

寶媽育兒超越自我:教育隨筆

孩子放暑假了,天天抱個手機,每次讓寫作業,都得提醒幾句、催促幾句、嘮叨幾句、急了吵他幾句......這樣,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形成的不良習慣,令家長好生煩惱,令人頭疼,其實,實質是家長的不良教育習慣映射給孩子了。

雖然每個孩子喜歡的東西不一樣,但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主要是想隨心所欲的生活,後來的隨心所欲變成了慵懶,學習也就變得總想不勞而獲,再後來,就是越陷越深的拖延症:

學一會兒,好難,喝口水吧;

再學一會兒,不懂,吃點東西再問吧;

繼續學一會兒,不好,剛才喝多了要上廁所;

硬著頭皮再堅持學一會兒,算了,這麼晚了,明天可以多學點補回來……

如此循環,就是惡性循環,不斷的自我安慰,也就是心理上自我放棄的燃點!

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需要付出時間,付出努力,要自律,要吃苦。確實有孩子從學習中得到樂趣,但是,這個樂趣是在經歷了前面的努力和堅持後才會得到。

學習並不輕鬆,為什麼非要讓孩子學習?因為在未來,如果想更好的自己養活自己,只有學習才是最佳途徑,也是未來的最佳保證。一個孩子始終保持自律、自控、自愛、自主學習能力,未來一定不會差。很多孩子不願意學習,是因為,目光太短淺,沒有目標,沒有規劃,這樣的孩子,只看到了眼前學習的苦,沒有看到未來生活會更苦。

一個孩子,尤其是小學階段,在習慣養成的時候,必須要超強糾錯,通過長時間的訓練,讓其懂的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什麼不能做!在家庭教育中,唯有心懷敬畏,學習方面的毛病才能迎刃而解了。

不願學習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哪些家長會教出愛學習的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關於家教,哪些家庭會教育出愛學習的孩子, 當我們發問那些不願學習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我們家長更應該反問自己究竟給予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是愛與教育,還是愛與驕縱,亦或是愛與不自知的溺愛......?

有了前因,才會有了後面的結果。如果我們不能從家長自身根源上找原因,那些不願學習的孩子大多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因為性情慵懶而不願學習;因為性情自我為中心而更願意隨心所欲;因為缺乏學習責任感而意志力脆弱,平時的敷衍學習會逐漸變成知難而退的性格,甚至這些孩子變得想學好,但從內心深處又缺乏挑戰自我、改變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氣!

從孩子自身原因方面,那些不願學習,不能成為優秀的孩子大致分為三種情況:

首先是身體發育方面存在遲滯現象,比如感統失調,肢體與大腦思維存在不協調,平時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書寫困難,學習中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容易死記硬背....這些看似不願學習的孩子並非不願學習,而是我們的教育缺失因人而異的教育環境,如果家長疏忽這一點,覺得別的孩子去上學,自己家的孩子也應該去學校。其實,別人家的孩子在學校學習了一天,而自己的孩子懵懵懂懂在學校混了一天,剩下的在家寫作業的時間,即便家長和孩子鬧得大呼小叫,最終的精疲力盡並沒有改變孩子成績處在倒數的局面,在老師那裡,這樣的家長多數還落得個對孩子教育不盡心的指責!事實是,這些看似不願學習的孩子很想學好,但他們畢竟存在力所不及的發育滯後,在學校不知老師在講些什麼,在家被家長逼迫著學......家長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因人而異的教育方式,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其次就是那些極度聰明,智商很高,但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孩子,這些不願學習的孩子,平時不用太費力就能想出對付家長的招兒,因為摸透了家長的性格,遏制了家長的教育思路,即便家長學來再多的招兒,孩子都能見招拆招兒。最終,等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現失控的時候,這些孩子多數已經進入中學,並出現了深度厭學情緒。這就是能學好,但就是不好好學的孩子類型,他們的不願學習,更多是願意隨心所欲。

最後就是那些缺乏自律,更缺乏他律(家長)的家庭教育環境,這種情況包括了不願學習的多數學生。他們小時候,家長並沒有教會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家庭教育環境也存在驕縱與遷就的情況,等孩子大一些了,想學習的時候,這些孩子已經嚴重的缺乏自信,加上畏難情緒,這些孩子想的最多的就是在糾結中學會了自我安慰,表面看,就是他們的胸無大志,隨波逐流,學習沒有方向感。

將心比心,在我們工作中,誰不是想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呢?作為一個學生,沒有將自己的主業做好,他的內心一定是十分難過的,可惜作為家長的我們,除了看見孩子不願意學習的表象之外,並沒有深入去想一想“孩子是否是因為太無助,才會儘可能的逃避他不想面對的現實?”

一個三年級男孩子的媽媽問我:“我為了這個孩子真是傾盡了全力,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罰也罰了,哄也哄了,該補的課我一樣沒少給補。可是怎麼就是成績越來越糟糕呢?.......”

我只回應了這位家長一句話:“你知道自己孩子學習不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嗎?”

家長蒙了,這一點,他真的不知道,他只知道他費力了,為孩子上輔導班了,為孩子補課了.......

不願學習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哪些家長會教出愛學習的孩子

現實中,有些家長內心就覺得孩子成績不重要,只要孩子快樂就好!平心而論,內心具有如此想法的家長已經有很多。通過我疏導過的太多案例,我可以直言不諱的說,對孩子口出此言的家長,起碼連孩子“快樂”一詞的真正含義都含糊不清。其孩子上學不及時給予孩子上進、反思與心靈上的滋養,讓孩子抱著不愛學習的心境而融入學習的環境,輕者何談快樂之說,重者,只會讓孩子的精神成長倍感壓抑,孩子性格的暴躁與偏執,以及心理疾患往往就是家長做了最大的推手!

一個孩子,身處學習之境,心無專注之志,心口不一與身心不一的直接惡果,就是精神渙散,學習低效,且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又做不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自己做的做不好,別人做的卻很羨慕,力所不能及,徒增並累積更多的失落迷茫。為此,沒有方向的成長,孩子連堅強的理由都不會清楚,談何心靈上的成長。心連個棲息的地方都飄忽不定,如此的長大,其實就是心理惡性循環的流浪。

心,是行為之源。行無定,則心不安,貪得越多失落感就越多,身心不寧則躁狂難耐,無論做什麼都難以靜心,無論滿足他什麼都難以安心(僅是暫時的知足)!我們經常說的,孩子快樂就好!這種所謂的快樂,實際並不存在!只有對實質教育領悟透徹的家長,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