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山海探祕(六)—《山海經》里的小怪獸(六)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今天我們把《南山經》裡的小怪獸們全部給大家介紹完。


║鳳凰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丹穴之山住有神鳥,體型像雞,全身都是五彩斑斕的花紋,這種鳥叫鳳凰。它的頭上有花紋,像“德”字;兩翼有花紋,像“義”字;背部有花紋,像“禮”字;胸膛有花紋,像“仁”字;腹部有花紋,像“信”字。這種鳥吃的是自然界的食物,經常會自己唱歌跳舞起來,只要這種鳥出現,就會天下太平,是一種祥瑞之兆。

雄為鳳,雌為凰,合稱為鳳凰;在《禮記》中和麒麟、龜、龍一起合成四靈,鳳凰是百鳥之長。

漢代讖緯之書《論語緯》說,鳳凰有六象。頭象天;目象日;背象月;翼象風;足象地;尾象緯。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在晉代道教典籍《抱朴子》中,記載鳳凰具有五行。木的德行是“仁”,因為青鳳的頭是青色的,所以稱為“戴仁”;金的德行是“義”,因為白鳳的脖子是白色的,所以稱為“纓義”;火的德行是“禮”,因為赤鳳的後背是紅色的,所以稱為“負禮”;水的德行是“智”,因為黑鳳的胸脯是黑色的,所以稱為“向智”;土的德行是“信”,因為黃鳳的足是黃色的,所以稱為“蹈信”。


║鱄魚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五百里,曰雞山)黑水出焉,而南注流於海。其中有鱄[zhuān]魚,其狀如鮒而彘[zhì]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在雞山中流淌著一條河水,名叫黑水,向南流入大海。黑水中生長著一種魚,形狀像鯽魚,但長著豬一樣的尾巴,會鳴叫,聲音像豬叫一樣。這種魚叫鱄魚。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鱄魚是大旱的徵兆,它游到哪裡,哪裡就不下雨。但是,它的肉又非常的鮮美,《呂氏春秋》說,“魚之美者,洞庭之鱄。”


║顒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yóng],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顒生長在令丘山中,是一種人面怪鳥,體型像梟,長著四隻眼睛,還長有耳朵。顒和鱄魚一樣,都是大旱的徵兆。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傳說在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顒鳥集結在豫章(今南昌),這些顒鳥,身高二尺左右,所到之處燕子麻雀紛紛鳴叫。出現的時間從五月一直持續到七月,這兩個月酷暑異常,滴雨未下,田禾盡枯。


║龍身人面神

《山海經—南山經》:“凡南次三經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龍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xǔ]用稌[tú]。”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總計南部山系的第三大山脈,從天虞山到南禺山為止,一共有十四座山,連綿六千五百三十多里。這些山的山神都是長著龍的身體和人的臉的神。人們在供奉這個神時,用一隻白狗作為祭品,祭祀用的糧食是精米。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整個《南山經》記述了整個南部山系的三大山脈的地形、物產與神獸,大小山峰總共有四十座,連綿達到一萬六千三百八十里之多。


到此為止,《南山經》裡的小怪獸們已經全部介紹完了,由於南部各大山系地理位置偏南,氣候宜人,異獸的種類比較豐富。接下來將會介紹《西山經》,帶領大家認識西部山系的小怪獸們。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往期

|小記|山海探秘(六)—《山海經》裡的小怪獸(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