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门都是‘息’字的工具和手段,为了将狂心息下,明见真心

现在大家把明心见性看得高得不得了,认为很难很难,实际这是个错误观点。

临济大师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赤肉团上有一个无位真人。即说我们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个真人。

一切法门都是‘息’字的工具和手段,为了将狂心息下,明见真心

这真人为什么无位呀,这真人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的。为什么又说赤肉团上呢,不是矛盾了吗?这是因为我们有无明妄心,因无明之故,就把这个广大无边的佛性缩小了,拘在一定的处所,才有了住处。

一个昆虫体内也有佛性,放开它这佛性也会广大无边。临济大师的话就是要我们知道,无明的心上有一个佛性在。

临济大师进一步又说:这佛性在什么地方?我们怎样见到它呢?即这听法者是,说法者是。

能说法的和能听法的那个东西即是。我们身体不能说不能闻,他如机器人一样,一切零部件都安装好,不通电,还是不能动作。

我们这个肉体心肝脾胃肾五脏六腑等都有,那么电是什么?能动、能说、能闻、能走路、能工作的这个功能、这个性能、这个能量就是电,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

只要我们在动乱当中回光返照,放下,精进,就一定能成就。

临济大师说得这么清楚,是他自己通过修持证到,悟出来的。从前他刚出家时也不知道。

开始当小和尚时,首座见他总不去问法,就问他:“ 喂!你怎么不到和尚(黄檗祖师)处问法呀?” 临济说:“ 你叫我问什么呀?”

首座说:“ 你可以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呀?” 于是临济就去问黄檗:“ 什么是佛法大意呀?” 祖师听后不讲什么就 “啪” 地一下打过来,临济便退回来。

第二天首座要他再去问,结果还是被一板子打过来。如是者三次问,三次被打。

这公案是告诉学人,佛性不在别处,就在当人面门放光,只于一念断处,回光一瞥,猛然省悟即是。不要立相求索,这和明心见性相悖,一有所著,永远不会见性开悟。

所谓修行,即去掉人的执著习气,回复我们的本来。我们本来是佛,所以成佛应没有困难,只要回头息妄就是如来。所谓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念头起处,看着它,一直看到一个念头不生时,这是什么?

这时会如梦猛然惊醒一般,噢!原来就是他!“ 噢 ”这一声,就如禅宗讲的“囫”(音忽)的一声。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到处都找不到,其实它就在你面前,从未离开,越找越远,不找歇下来看,就是它,过去的祖师都是这样回光返照、了悟见性的。

经云:‘息下狂心,即是菩提!’这个道理,就和影与镜、水与波一样,影与波俱不能离镜与水,同样,妄心也不离菩提正觉。

以不离故,除去妄心,即无正觉。故修道人要亲证不生不灭的真如实性,不可用什么手段去除妄心,而只能用一个‘息’字功夫,将这对境攀缘的妄心停息下来,就如波浪息处即是水一样,妙明真心就豁然现前了。

学者果知一切外境,皆如阳焰、空花,无有实体,不去攀缘,不生妄念。则神宁智清,灵光独耀,衷心明净,如镜照物,无取无舍,无爱无憎;

虽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当下即亲证无生实相矣。无须于息心之外更用何拙力也。

一切法门不管是念佛、持咒,还是参禅,俱不过是‘息’字的工具和手段,教你由念佛,或是持咒、参禅,将狂心息下,从而打开本来,明见真心罢了。

并非从念佛、持咒,或参禅中得个什么奇特玄妙。古德云:‘佛法无你用心处!’又云:‘穿衣吃饭即是,举心动念即乖!’以佛性众生本具,非从外得,不用求,不用取,故无须用力也。

相反,著力向外追求,从他讨取,则愈求愈远,越用力取越不得。是以佛法是最伟大的省力事业,非同世法须惨淡营谋、苦心筹措而后可得也。

老子曰:‘为道日损!’学人果能将自己所会、所知、所有的一切一切统统放下,则狂心息处,顿证无生矣。谚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良有以也。

——元音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