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如果袁紹沒有把「四個2帶倆王」打出去,那一局應該會贏!

東漢末年,董卓、李傕、郭汜造亂之後,天下四分五裂,袁紹搶到一塊很不錯的地方,河北。不光地方不錯,憑著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名氣,天下英雄豪傑紛紛來歸,手下文臣、武將都堪稱一流。這麼龐大的資本,如果袁紹能夠善用的話,其實,只需一聲號令,揮鞭南下,先拿下曹操再取天下,還是很有可能的。可惜的是袁紹沒有能夠善用手中的資源,一把好牌,硬是打得稀爛。總結下來,袁紹有兩次戰略上的錯誤。

三國:如果袁紹沒有把“四個2帶倆王”打出去,那一局應該會贏!

第一次是關於對待漢獻帝的態度問題。當時獻帝遭受李郭之亂,流離失所。回到洛陽,洛陽城已被董卓燒壞,吃住都困難。這個時候曹操和袁紹離皇帝最近,二人對待皇帝的態度上都有一個心理鬥爭過程。當時袁術手下的謀士分為兩派,一派主張迎回天子,一派反對。主張迎回天子的沮授認為:將軍您是宰輔世家,世食君祿。現在皇帝正處在困境,我們應該迎奉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兵馬以討不臣”,必將所向披靡;

三國:如果袁紹沒有把“四個2帶倆王”打出去,那一局應該會贏!

沮授

而持有反對意見的郭圖等人認為:漢室已經形同朽木,不可救藥,這個時候弄回來個天子,有什麼事情還得天天請示。如果天子批准了吧還好辦,不批准怎麼辦?我們反而被動。袁紹一聽,採納了後者。

三國:如果袁紹沒有把“四個2帶倆王”打出去,那一局應該會贏!

同時,曹操這邊並沒有閒著,也在開會討論這個問題。曹操的謀士們其實和袁紹這邊意見一樣,也是分兩派,重要的是曹操聽進了第一派人的建議,迎接天子,並且善待之。從此曹操就“挾天子以令諸侯”,想打誰打誰。這時候袁紹才意識到自己錯了,可惜晚了。這是袁紹在戰略上被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國:如果袁紹沒有把“四個2帶倆王”打出去,那一局應該會贏!

再就是官渡之戰,袁紹不該傾巢出動。當時謀士田豐就為袁紹充分分析了眼下的局勢,堪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天下諸侯們也必然心中多有不服,他必然四面樹敵;雖然從實力上來說曹操實力不如我們,但是要想在短時間內消滅他,並不容易,因為曹操可以利用手中的“王牌”調動其他諸侯來對付我們,到時候我們又四面受敵,反而被動;不如休養生息,不斷騷擾他,曹操的對手不止我們一個,而我們暫時只有他一個敵人,等我逸彼勞便是成熟時機,可一舉消滅他。

三國:如果袁紹沒有把“四個2帶倆王”打出去,那一局應該會贏!

田豐的計策不能說高明,但是也是一個不錯的計劃,可惜袁紹沒有聽。而是傾巢出動、孤注一擲。結果越打越偏離自己的願望,文臣武將不斷反水歸降曹操,優勢轉瞬之間變為劣勢。袁紹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幼稚之極,他不知道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經常發生,孤注一擲的結果會怎樣,他沒有認識到。光想著贏而沒有想到失敗了怎麼辦。如果分兵來戰,一次失敗了,可以總結教訓再來,而一旦傾巢出動,機會可是隻有一次啊。

三國:如果袁紹沒有把“四個2帶倆王”打出去,那一局應該會贏!

袁紹根本就不懂得控制風險。袁紹手中基業,祖上留下的加上自己一生開創的,結果沒想到這麼輕鬆就在一次戰役中斷送了。一手好牌,硬是“四個2帶倆王”給甩出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