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別跟狗爭老大》第七章 社會地位與人犬行爲的關係

(2010) 派特莉西亞• 麥克康奈爾(Patricia B. McConnell)(白斌 楊睿/譯)

(2002)"

《別跟狗爭老大》

樂麻新增本書迷你導讀:

這本書通過大量實例,闡述了人類和狗的行為方式是有差異的,而往往這種差異使得主人和狗狗之間的信息被錯誤地傳遞和理解,從而導致出現“問題狗”,或是說“人狗相處問題”。

作者的講解通俗易懂,引導主人學會,該如何去學習、瞭解並注意自己和狗狗的行為細節,該如何給予狗狗適當的調教,從而避免產生問題,還有,該如何協助狗狗成為健康快樂且有禮貌的狗,以及,如何增進主人和狗狗之間的關係。

「讀書記」《別跟狗爭老大》第七章 社會地位與人犬行為的關係

第七章 好狗不與人爭 社會地位與人犬行為的關係

案例一:狗狗切斯特

切斯特是隻體格魁梧,肌肉發達的狗。因為它似乎不樂意接受主人對它的糾正行為,而被獸醫診斷為“統治性攻擊行為”(dominance aggression)

和主人談了幾分鐘後,我開始例行評估:用手沿著切斯特的後腿往下方撫摸,再把他的後腳掌拿起來握住。它的眼神仍然溫柔靈活,嘴巴放鬆。讓它趴下,讓它翻身四腳朝天,它也都照做。之後,給它一根骨頭,再伸手要取走,它也只站在那裡,咧著嘴笑。

初步結論:這並不像一隻具有統治性格的狗。

我再次詢問問題發展過程。主人說,繁殖狗的人警告他,“必須取得強於它的地位”。主人是在切斯特7周時開始養它。切斯特第一次在屋內大小便,主人就按照繁殖狗的人教他的方法,吼了一聲“不!”,跑向它,雙手抓住脖子兩側,用力甩它。之後每次都這樣。後來,主人再吼出“不”並伸手抓它時,它就尿了,還跑到床上等等。這種情況下的尿,是地位低的狗被嚇壞時經常出現的行為。

建議:把“不”改為“錯”,也不再吼它抓它搖它。切斯特聽到“錯”,立即停止原來正在做的事。並且,不會再被嚇尿了。

「讀書記」《別跟狗爭老大》第七章 社會地位與人犬行為的關係

案例二:狗狗史古特的悲劇

它四個月大時,因為統治攻擊性行為而被安樂死了。

當時,養主聽從某些訓犬師建議,當史古特叼走遙控器玩具之類的,主人一定學狼的作法,抓住它脖子兩側,把臉湊到它面前,大聲吼叫“不”。

初期,狗十分迷惑害怕,全身肌肉緊繃,雙眼緊閉,試圖擺出求饒姿勢,主人在攻擊它,而它期盼主人趕快離開。但玩具還在狗嘴裡沒掉出來,主人就吼得更大聲,臉湊得更近,再次抓住它的頭搖晃。

慢慢發展成,當主人湊到離狗臉數釐米時,並搖晃它,狗開始吼叫。

錄像的最後一幕非常駭人,有次,當主人的手伸向離狗一兩釐米遠的玩具時,狗大大瞪著眼睛,怒吼著,衝向主人。這個案例最令人心痛的地方是:這隻幼犬,從來沒有在其他情況下怒吼過,喜歡家中小男孩,在訓練班表現傑出,雖然有佔有慾,其實經過治療仍然會有很高的治癒率。但就是因為執行了某位訓犬師的建議,反而使它的佔有行為愈發嚴重,結果害它丟了性命。

「讀書記」《別跟狗爭老大》第七章 社會地位與人犬行為的關係

什麼是統治行為?

長久以來,人們所得到的忠告就是“你必須比狗強勢”和“不打不成器”,而且,所指的“強勢”指的就是“表現出攻擊性”,如使用“老大摔跤法”(alphfa rovller),意思是,把狗兒摔得四腳朝天,以此來確定它們認同主人的地位。

只是,高社會等級的、健康正常的狗並不需要將別的狗壓倒在地

而是由順服於它的狗主動作出臥倒在地、肚子朝天的姿勢,它是動物之間傳遞訊號的行為,代表求和,緩和對方情緒的意思,而不是摔跤之後的結果。

老大摔跤法強迫狗服從,或對著它們大聲嚷嚷,狗會發出警告性威脅,或會咬人,都很合理,因為在狗看來,你的行為已經太過分了。所以,對狗嚴厲的懲罰和威脅,的確會引發狗的自衛性攻擊行為。另外,這也會加深狗對主人的不信任。

有研究者(艾力克•奇曼)提出“動物間統治地位的強勢關係,可從它們相遇時能顯現多少自由度得知。”

狗注重地位,表現明顯

互動中。它們相遇時彼此姿勢會告訴對方自己的地位,像尾巴基部,是舉高還是放低,有時差別極大,一個像旗杆般豎著,另一個則夾在腿間藏在肚子下方。另外,狗的整個肢體語言也充滿暗示:地位較高的,身體會比對方前傾,站得較直挺得較高,耳朵朝前。如果兩隻狗都尾巴豎高,身體挺直,表示它們正在溝通,彼此都想獲得比對方更高的地位。這時,你最好趕快轉移它們注意力,不然,場面會比較糟。

1、撒尿的順序。通常是地位高的狗尿在其他狗的尿跡之上。如果你有一群狗(尤其是同性別的),可以觀察下它們輪流小便的順序,是否有固定模式。

2、玩耍中。地位高的狗享有更多的社交自由度,有權決定什麼東西在何時對它來說是重要的。也就是說,它想要球,就能得到球;不想要時,就不要。

3、衝突紛爭點還包括:

誰先出門,誰有權得到最佳的睡覺地點,誰可以和誰交配。

4、在社會性動物群體中,是存在一個社會等級系統的,能夠清楚劃分群體成員各自的地位。每當發生衝突時,通常不必以打架來解決。但是,系統中每個個體的地位是變化和流動的。無論如何,狗作為個體的無形地位,和它們的身體一樣,永遠真實地存在著。

地位的真相。舊式服從訓練的基本精神就是:我叫你做,你就得做,你不聽話,我就會處罰你這種對“強勢地位”的誤解,導致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虐待行為。這樣做會嚇壞許多狗,使它們因害怕自己的主人而引發自衛行為。

其實,強勢地位

恰恰是用來減少攻擊行為的社會制度,而不是為了促使攻擊的發生。甚至可以說,使用武力,反映的是實權的缺乏。真正掌有實權,何需動用武力?強勢地位攻擊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階級制度中的一個位置;而後者是意圖造成對方傷害的行為。

我的邊境牧羊犬路克被稱為是“天生的領袖”,安靜自信且友善。它每週都會與我共同參與治療那些有攻擊性的狗。每每遇到有狗挑釁路克,對它吠叫並朝它衝過去時,路克尾巴高舉耳朵向前,冷靜地把頭別開,化解當時緊張局勢,也讓對方沒有情緒反彈的機會。路克唯一不容許的就是其他公狗騎在自己身上,它會低咆一下,偶爾一邊咆哮一邊跳到對方身上,讓對方瞭解,當它受到挑戰時它不僅有能力、而且也有決心對付對方。

“強勢地位”的概念。它的定義是:優先取得限量、偏好資源的權力。也就是說,我有權先得到數量不夠共享、我好想要的最好的食物、睡覺地點等等。

“強勢地位”對飼主重要的原因在於:它所代表的社交自由度。有些狗會纏著你非要摸摸它才行,但是,過一會兒它躺在床上時,你伸手想摸它,它卻又對你兇。喜歡爭地位的狗或認為自己地位很高的狗,會覺得它有碰觸你的自由,而你擅自摸它,它會警告你。

任何動物的領袖都必須承擔責任和風險。有的狗是安於其位不想爭,有的則有“老大”意願,而有的狗(比較罕見)甚至為了如願以償會不擇手段,還有的雖然表現出卑微順從但其實是在等待時機爭取地位。

「讀書記」《別跟狗爭老大》第七章 社會地位與人犬行為的關係

人犬相處的兩個重要原則:

第一,地位對人犬關係有其重要性,但對於那些並不好爭地位的狗來說,人類對地位的過度強調遠遠超出了它實際的重要性。

第二,對於極重視地位的狗來說,飼主最不該做的就是處罰狗或採取嚴酷的訓練手段。

你的狗可以居住的家庭類型有三種 (單選)
0
0%
飼主使用暴力及威嚇迫使狗服從的
0
0%
狗擁有完全社交主控權,任它隨心
0
0%
氣氛和睦融洽的家,由你作為它們

你有選擇任何一種類型的自由,但請記得一點:你的狗卻沒得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