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自称功盖三皇五帝?之前中国不是也统一过吗?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以后,嬴政认为他功绩大过三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但是之前已经有过夏商周三个统一王朝;同样是统一了中国,秦始皇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功绩会这么大?

为什么秦始皇自称功盖三皇五帝?之前中国不是也统一过吗?​首先从历史背景说起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天下战乱了太久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为什么秦始皇自称功盖三皇五帝?之前中国不是也统一过吗?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从公元前770年开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这时天下已经被战乱肆虐的五百多年,各国连年征战让百姓民不聊生,可以说天下已经太需要一个统一、和平的时期,这时候秦国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把百姓从战火中拯救出来,带来了和平,秦始皇的功绩无与伦比,不过领土的统一还是不够的

封建制度的成型

嬴政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公为36郡,郡下高县。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有相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线;同时,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国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夺取河套地区 防御匈奴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发族,原先分布在蒙古草原上。战国末年,他们逐渐强大起来,占据了水草丰美联社的河套地区,并不断南下。北方各国的农业生产经常遭到破坏。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国家。他们的首领称为“单于”。秦统一以后,将军蒙恬率领军队,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政府还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耕田戍守。秦始皇又征发农民,修筑了西成临洮、东到辽东的一道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为什么秦始皇自称功盖三皇五帝?之前中国不是也统一过吗?

越族地区的开发

沟通水系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修建交通

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为什么秦始皇自称功盖三皇五帝?之前中国不是也统一过吗?


而三皇五帝时期,顶多是大型部落之间的统一,没有像秦国一样对中国影响这么大这么长远;秦始皇颁布的政策也让原先散乱的中国在思想上有了初步的统一,对后世影响甚大,所以嬴政自称始皇帝

小鹏会经常分享一些历史有趣的知识,喜欢的可以加关注,别忘了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