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和珠三角誰更勝一籌?

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的競合,一直是學界和民間津津樂道的話題,近年來隨著兩大城市群明星城市的潮起潮落,這一熱點話題也日趨白熱化。兩區域產業發展模式孰優孰劣之爭鋪天蓋地。

我的總體觀點是:沒有什麼優劣與高下之分,二者走上了兩條切合自身實際、特色鮮明、而又殊途同歸的發展道路。

近兩年來,深圳和杭州分別成為珠長兩三角的明星城市,契合了 "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的國家級戰略,成為中國新經濟的代表;與此同時,佛山、東莞和蘇州、無錫似乎從前些年的大踏步增長期轉向滯重落寞,成為媒體筆下的 " 打工經濟 "、" 外資經濟 "、" 只長骨頭不長肉 " 的樣板城市;而廣州、上海這兩座中心城市似乎也風采不再,轉型的腳步略顯笨拙,在某些專家眼中已然 " 落伍 "。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審視對比一下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模式:

整體定位:長三角偏重中上游產品,珠三角偏重下游消費品

總體而言,珠三角起步相較長三角早了 8-10 年,當中的發展過程無須多說,有目共睹,珠三角作為華南門戶,對接港澳和東南亞的窗口,作為經濟特區率先佈局、得風氣之先的城市群,以 " 三來一補 " 加工業完成第一桶金積累,依託出色的貿易、航運設施建設和金融業發展,產業格局由出口加工業向具有 " 輕、智、終端 " 特色的高科技業逐步轉型。

長三角作為沿海中點和長江水道下游,依託產業門類齊全、教育科研實力雄厚,從蘇南鄉鎮企業模式和浙南草根創業模式起步,同樣依託出色的貿易、航運設施建設和金融業發展,產業格局由傳統制造業向具有 " 重、智、上游 " 特色的高科技業逐步轉型。其實,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產業常常是自覺分工錯位和形成互補的,有錯位的競爭,更有分工合作。

長三角和珠三角誰更勝一籌?


舉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在 2000 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積的深圳,擁有實際超過 1800 萬數量的常住人口,人口年齡優勢和非戶籍人口優勢都決定了這是一座沒有社保包袱、高度青壯年化的城市,勞動力的充沛和緊靠香港的資金、技術引進優勢,為深圳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加工裝配製造業提供了源源動能。

深圳最發達的終端消費電子產品產業從白牌代工和山寨品牌起步,逐漸做大做強,手機、平板、穿戴智能設備的品牌星羅棋佈,由於產業的消費品領域屬性,深圳企業也的確更重視外觀設計、營銷、推廣、渠道等接觸消費者的終端環節。

反過來講,深圳這些終端消費電子產品的內核和整體解決方案,卻基本來自上海的上游供應商。來自張江、漕河涇兩大高科技園區的展訊、銳迪科、鼎芯、瀾起、中微、先進、貝嶺、華虹、中芯國際和復旦微電子一系列企業已組成了一個包括中央處理芯片(CPU)、圖形處理芯片(GPU)、影音多媒體芯片、存儲芯片、顯示器件等開發、代工製造、測試封裝以及架構設計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產業集群。

這些企業充分依託上海紮實的科教資源和研發人才基礎,不斷開發新一代商用的智能終端內核與方案,與深圳的消費電子產品組裝 - 品牌營銷構築了堅實的上游技術和部件支撐。其中特別是展訊通信已發展成為中國市場第三大、也是本土最大的手機內核開發商,中芯國際已發展成為僅次於臺積電、三星和臺聯電的全球第四大微電子代工製造商,中微則是國內最大的 IC 設備開發製造企業。

即便是華為的手機和無線技術,都是在上海研究所開發和測試,當不明就裡的學生仔在網絡上就深圳還是上海的發展模式大打口水戰、喋喋不休互撕的時候,上海的微電子上游產業和深圳的智能終端消費產業實現了密切結合,深度定製、利益共享、皆大歡喜。

產業的錯位分工在珠三角和長三角普遍存在,又如珠三角的東莞承接了不少深圳外溢的消費電子產品產業,佛山中山培育出家電、陶瓷潔具、傢俱、燈具等傳統優勢產業;而長三角的蘇州則在向德國模式學習,發力轉型製造業 4.0, 機電設備、光電產品、電梯、客車、太陽能光伏、納米膜、醫藥是其優勢產業。從這裡看出,珠三角城市的產業佈局更偏重於下游消費產品,長三角城市的產業佈局則更偏重於上游中間產品,無所謂層次高低,都是基於各自的資源特點和比較優勢。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珠三角和長三角不可避免地聚焦在有限的共同領域:信息電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醫療醫藥,互聯網 / 軟件 / 雲計算、現代金融、文化產業等。可以說在高科技領域,兩個城市群競爭大於合作,當然,這裡的競爭要定義為相互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這對於促進中國經濟的整體活力和持續發展是有益的。

下面就一樣一樣對長三、珠三進行詳細比較:

互聯網產業:二者各自精彩,旗鼓相當

先來聊聊大家都談膩味的互聯網產業,實際上冷靜地說,這還是最淺層次的高科技產業,技術含量不高,屬於應用生態的創新,國人最積極的創新在這個產業,最薄弱的則在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服務器開發等跨國公司技術壟斷領域,但考慮到對於人類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還是有必要探討互聯網產業。

珠三角這邊,深圳是珠三角互聯網高地,出了騰訊這個 " 連接人與人 "、市值超過 1500 億美元的大佬以及迅雷等,廣州也不遜色,除了有微信總部落戶外,還擁有連接 " 人與娛樂 "、市值超過 200 億美元的網易,連接 " 人與商品 "、市值 90 來億美元的唯品會,以及夢芭莎、UC、YY 等等。

長三角這邊,杭州是炙手可熱的電子商務之城,出了阿里這個連接 " 人與商品 "、市值超過 2000 億美元的中國最大網絡巨頭,上海自盛大轉型之後,相較而言缺乏超級網絡巨頭,但特點是百花齊放,中小巨人多如牛毛,例如連接 " 人與旅遊 "、加上收購的去哪兒市值超過 200 億美刀的攜程,與美團合併的連接 " 人與服務 " 的大眾點評,即將 A 股上市的分眾、巨人、盛大遊戲、閱文、滬江、喜馬拉雅,還有一號店,前程無憂、九城、PPTV、愛屋吉屋等一長串大小選手。蘇州則培育了專注於互聯網旅遊的同程。

就互聯網產業來說,長三與珠三旗鼓相當。

長三角和珠三角誰更勝一籌?


電子製造:長三長於上游產業,珠三長於消費品

信息電子製造業,珠三角有華為這種本土巨頭領銜,大疆,極飛,中興,康佳,創維,酷派,TCL 等跟進;長三角有中芯,華虹,亨通、展訊、海康威視等重要玩家。兩個城市群術業有專攻,分工不同,各玩各的。

終端電子產業珠三角國內最強沒有疑問,上游微電子產業長三角國內也是最強。對於天天接觸消費品的普通人,當然容易熟悉做品牌的終端企業啦。所以,很多人誤以為珠三的電子製造業強於長三,其實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廣州 " 極飛科技 " 的優勢在於工業無人機領域,近年逐步擴張到消費航攝無人機市場,作為中國最大工業無人機企業,也是廣州高科技企業的傑出代表,打破了廣州新經濟不行的陳腐之見。

長三角和珠三角誰更勝一籌?


新能源:長三強在光伏,珠三強在電動汽車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長三角起步早、佔一定優勢,如蘇州的阿特斯太陽能已取代 曾經的無錫尚德,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光伏全產品鏈企業。珠三角方面,比亞迪在高性能汽車電池領域有國內最多最強的技術儲備。

高端裝備:珠三有亮點,長三門類更全

高端裝備產業,深圳中集的集裝箱製造在全球獨佔鰲頭,廣船國際也有相當造船實力,但這個領域優勢更全的還在長三角,特別是上海的強項:振華重工的程控港機已佔全球市場高達 70% 的絕對壟斷優勢,超複雜的海洋鑽井平臺也已成功開發,中國商飛的 C909 大飛機已經下線試飛,上海電氣的第五代核電機組核心設備商用成功,已進軍英國核電市場。江南長興的深海油輪等特大型艦艇製造已取得突破,上海還培育出了沃迪、新時達這兩家名列中國工業機器人領域規模第二、三大的機器人開發製造商。

醫療產業:珠三略勝一籌

醫療醫藥產業,在珠三角:深圳有醫療設備的明星企業邁瑞醫療,基因測序的明星企業華大基因,醫藥明星企業三九,廣州有白雲山等;在長三角,上海有醫療設備的明星企業聯影醫療,自動化程控手術機械明星企業微創醫療,醫藥明星企業藥明康德,上藥等等,杭州有正大青春寶等。

兩個城市群都孵化培育了大量新藥開發企業,成效有待驗證。特別提一下聯影,成功開發出核磁共振等多個大類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徹底打破了 GPS(通用電氣,飛利浦,西門子)醫療設備在國內三甲醫院的壟斷。

長三角和珠三角誰更勝一籌?


金融業:滬深評分秋色,但上海總量與權重更大

金融產業領域,上海和深圳都有證券交易所,上海還是全國黃金,外匯、期貨、鑽石交易中心。長三角交通、太保、浦發與珠三角招商、平安、廣發各自領銜帶出兩長串銀行、保險、信託、券商、基金公司,二者平分秋色,但上海總量和權重更大,互聯網金融規模更大(陸金所,螞蟻金服為代表),深圳更偏重於金融對於創新企業的扶持。

傳媒產業:廣州先領風騷,上海後來居上

傳媒產業領域很有意思,廣州本是紙媒時代南方系,21 世紀系的大本營,曾一度勢力範圍影響甚廣,上海的東方系,第一財經系難以動搖南方系的江湖地位。進入新媒體時代,南方系轉型遇到些問題,聲勢不如以往,上海報業集團重組後則推出完全打互聯網用戶的澎湃系(包括界面,上海觀察等),黎瑞剛下海創業華人文化等,近年來聲勢很大。

房地產業:粵派房企領跑全國,長三稍遜一籌

最後順便提一下房地產行業,這個領域珠三角廣州,深圳很強,粵派地產商名不虛傳,無論是總部在穗的恆大、保利,富力、碧桂園、雅居樂,還是總部在深的萬科、中海、招商,華潤,金地,華僑城,都是熟諳市場規律的南派典範。

長三角方面則有去年營業規模國內最大的綠地,以品質著稱的綠城,以及世茂,旭輝,上實,復地,濱江,新城,大華等,總體厚度遜色珠三角一籌。

長三角與珠三角,作為世界第六和第七大城市群,良性競合的結果就是殊途同歸,共同引領中國經濟的前行,我們樂觀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