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过五朝十二帝,乱世中的不倒宰相——冯道

说起冯道呢,那可是五代十国的传奇人物,一生历经五朝十二帝,可谓真正的官场不倒翁。

服侍过五朝十二帝,乱世中的不倒宰相——冯道

冯道

他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人称十朝宰相。

服侍过五朝十二帝,乱世中的不倒宰相——冯道

五代十国

在冯道的那个年代可是中国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在那个战火纷飞,皇帝你死我活,走马灯似的轮换,而冯道都能稳居高位。这样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冯道之奇,还奇在对他的评价或褒或贬,针锋相对,大相径庭,所谓“谤满天下,誉满天下”,都不遗余力。

宋朝以前,人们对他的评价倾向于褒,宋朝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倾向于贬,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说他是无耻之尤,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是奴才的奴才。至今,仍有很多人视他为缺乏廉耻观念的小人,也有很多人希望从他的经历中揣摩出权谋之类的成功秘诀。

不过,虽然对冯道的评价大相径庭,但褒贬双方对冯道事迹的记载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冯道做过不少好事,对此,就是连称他为“无廉耻者”的欧阳修也没有否定

服侍过五朝十二帝,乱世中的不倒宰相——冯道

资治通鉴

道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所得俸禄,与仆厮同器饮食,意恬如也。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资治通鉴》

译:他“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在随军当书记时,住在草棚中,连床和卧具都不用,直接睡在草上;发到的俸禄后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毫不在意;将士抢来美女送给他,实在推却不了,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找到其家长后再送回去。在丧父后辞去翰林学士回到景城故乡时,正逢大饥荒,当即倾家财救济乡民,自己却住在茅屋里,还亲自耕田背柴;有人田地荒废又没有能力耕种,他便在夜里悄悄地去帮人耕种,主人得知后登门致谢,他却表示没有值得感谢的地方;对地方官的馈赠,也一概不受。

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事四姓十君,益以旧德自处。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五代史》

译:冯道年轻时就能匡正自己的行为而获得世人的称赞,等到担任大臣后,尤其致力于稳重处世待物,事奉四姓十个君主,越来越以旧德自居。但当时的士人无论贤愚都景仰冯道焉元老,而喜欢称誉他。

冯道在做到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依靠的不是两面三刀,或者溜须拍马,相反,抛开不忠君这个“污点”不谈,我们反而会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操守的人。他不贪财、不好色、有才干、不结党、不树敌、有容人之量、知道进退、关心民生疾苦……作为一个官儿,甚至可以说他的德行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以为冯道是靠卑鄙伎俩成功,希望在冯道的经历中咂摸出权谋、厚黑之类的东西是荒唐可笑的,那相当于缘木求鱼。事实上,对于如何在官场上屹立不倒,冯道自己写过一首诗以述其志: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