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羣衆的政府網站不能「斷線」

服務群眾的政府網站不能“斷線”

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政府網站抽查結果昨日公佈。結果顯示,今年二季度,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以下簡稱“國辦信息公開辦”)隨機人工抽查各地區和國務院部門政府網站441個,總體合格率96%。從各地區和各部門自查情況看,今年二季度共抽查政府網站12286個,佔運行政府網站總數的55%,總體合格率97%,創歷史新高。部分政府網站仍存在長期不更新、不回應等問題。(8月7日《新京報》)

全國政府網站三年“瘦身”超七成,今年第二季度全國政府網站抽查結果公佈,合全國政府網站格率達96%,這些數據很“亮眼”。有這麼高的達標率,說明“國辦信息公開辦”對全國政府網站進行一系列監督和警示後,效果明顯。尤其是各地區、各部門對不合格政府網站責任單位和相關人員的問責力度持續加大,使越來越多的政府網站更給力。

還要看到,雖然今年二季度共抽查政府網站12286個,但僅佔運行政府網站總數的55%,而且,部分政府網站仍存在長期不更新、不回應等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合格的政府網站,是在不斷“瘦身”的情況下才達標。就是說,如果政府網站還像以前那樣多,能否有高達標率還不好說。然而,不合格的政府網站不應該關閉,如果說存在問題,必須督促其整改,而不是“一關了之”。如果政府網站長期不更新且被多次提醒後仍不整改,需要問責,而不是關閉,否則,何談方便群眾,又何談政務公開?

政府網站是互聯網時代政府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廉潔、透明、高效政府的一面鏡子,通過政府網站可以檢驗政府的工作是否用心、精心、盡心,是否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政府網站是政府職責的延伸,也是政府的“影子”,代表的是政府部門的權威、形象、公信,裡面發佈的都是政府的重大施政措施,以及其他需要被民眾知曉的信息。政府網站,目前已成為公眾瞭解公共信息,表達訴求,以及獲取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窗口。

而要想把政府網站做好,使群眾滿意,不僅要有專項資金的維護,還必須有常態的監管措施,即制定剛性的制度,用考評說話,憑制度約束,靠監督規範。政府網站是“官網”,是政府為百姓服務的重要渠道。誠如李克強總理所言,我們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政府網站建設,就可視為創建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重要內容。

截至今年6月1日,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22206家,與2015年8月84094家政府網站相比,降幅約73.59%。其中,縣級以下政府網站數量銳減,從2015年的52838家精簡至今年2季度的1183家。市級部門政府網站數量幾近減半,從21835家降至13614家。如此降速和“瘦身”,一方面說明追責、問責力度加大,但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意味著群眾獲取政府信息變得不方便了呢?

從查出的問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個別政務新媒體現“雷人雷語”、互動欄目長期不回應、申請關停後仍違規運行。就最後一項“申請關停後仍違規運行”來說,違規運行當然不行,但關停後群眾是否有其他獲取信息的渠道?這一問題必須得到明確回答。因為“關停”就意味著政府聯繫和服務群眾的一條線“斷了”。

由此,服務群眾的政府網站不能“斷線”,政府網站也絕不能僅靠給網站“瘦身”達標。或許,有些不作為的基層政府部門,由於資金不足而缺乏動力,但更存在認識的不足,尤其是沒有認識到政府網站在公共管理、政府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而無論如何,“不幹事、不擔事”的那些政府網站必須達標,聯繫和服務群眾的這條線不能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