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赵孟頫的字应该先练什么?

高卜杜村宙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书法家。我们要想搞清楚学习赵孟頫书法的真谛,就先应该了解他这个人以及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

一、赵孟頫其人

熟悉赵孟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着特殊双重身份的人。生于宋末元初的他有着显赫的身世,是南宋皇室的后裔。但是随着元朝蒙古人大举进攻,宋朝不久就灭亡了。赵孟頫也就从一个皇家公子哥变成了亡国旧人。随后在好友程钜夫的多次邀请下,他终于答应并出任元朝文官官职。也就是说,他同时是前朝王室的后裔,又是新朝的大臣,在古代来说,这是既不孝又不忠的行为。

而这一决定几乎完全改变了赵孟頫一生的轨迹。也成为后世文人诟病他的原因所在。而且赵孟頫在元朝的地位其实也没那么好。元朝统治者虽然很重视他,但是也仅仅是把他当作一个象征,一个拉拢前朝旧臣、文人的象征。

所以,赵孟頫在这样的尴尬处境中既痛苦又无能无力,不得作为又不得不作为。因此他屡次自求外调,常常放浪山水、醉心于书画之中。虽然这些痛苦是赵孟頫不想承受的,而且在诗文里他也屡次表达了自己出仕的悔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赵孟頫这些细微而又深刻的痛苦,让他的诗文、书画常常有一种难得的深度在其中。许多书法作品看似是无心之作,实际上赵孟頫在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心理体验。

清代的纪晓岚曾经对赵孟頫做出如下评价:

孟頫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故不谐於物论。观其《和姚子敬韵诗》,有“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句,是晚年亦不免於自悔。然论其才艺,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亦揖让於虞、杨、范、揭之间,不甚出其后也。

所以,赵孟頫的书法之所以好,还因为他的书法在其中蕴含了他自己深刻的人生理解和感悟。但这些体验,这对于一个初学书法的人而言,未免是比较难的。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如果要想学好赵孟頫的书法,光临摹其外形是不够的,你要深入的去体会他内心的世界,在临摹的时候要想着这是和赵孟頫再进行谈话,想他之所想,忧他之所忧。这样在临摹的时候,就更能掌握赵孟頫书法的神韵了。

二、书法史的地位和影响

赵孟頫生活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由于元朝特殊的文化政策使得元朝的文人普遍呈现一种悲哀消极的情绪。文人几乎无仕途未来可言,他们作为当时地位最为低下的“南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蔑视和不屑。所以整个元朝的文化艺术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特征,例如元杂剧等文学戏曲。而像赵孟頫这样为数不多的文人可以进入中央权力系统担任一官半职的实在是少数。而他也就成为了宋元之交书法传承的一个比较关键性的人物。

所以后世在评价赵孟頫的书法成就的时候,此把他定义为“前后五百年书法的集大成者”。正因为有了他,宋代和明代的书法传统才不至于中断。因此,赵孟頫的书法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书法大家的风范。而很多人也把他与王羲之并列称之,视之为中国古代两大书法家。

三、学习建议

赵孟頫作为书法的集大成者,在艺术上更多的收到了晋唐书法的影响,尤其是王羲之的书法风格。但是赵孟頫的楷书、行书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种柔媚之气,书法风骨稍弱。很多人认为这是和赵孟頫的性格有关,认为他由宋入元时,当元朝的大臣就是他软弱怯懦的表现。

然而赵孟頫在历史记载上的性格恰恰与之相反,有时候他甚至会激动到和丞相据理力争的地步而丝毫不退让。所以,这种柔媚应该是晋唐书法多种风格的一种加强,是他个人在审美上的偏好,不能说他整个人就是软骨头。在取法晋唐的过程中,赵孟頫把他们柔媚华丽的一面继承了下来。

这虽然说不上什么大的书法毛病,但是正如西施皱眉之态一样,东施如果盲目模仿就会弄巧成拙。同样我们学习书法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对赵孟頫这一风格盲目模仿,很可能在赵孟頫笔下这些柔媚是好的,但是在我们笔下就是丑态。

因此,在学习赵孟頫书法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下其他书法家的书法,比如王羲之、欧阳询等人。尤其是赵孟頫的楷书,一定不要过早入手。赵孟頫的楷书历代评价是“无真楷”,跟多接近于行楷。初学者贸然模仿,恐怕会弄巧成拙。


松风阁书法日讲


赵孟頫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天才型的艺术家,其绘画在有元一代无能出其右,文学造诣在当时一流,而其书法上的成就,更是作为中国书法史卓然的高峰而独立存在。学习他的书法,那就得具备更加广阔的艺术视野,系统的对其进行了解,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赵孟頫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楷书欧、颜、柳,赵并称楷书四大家,在历史上留下了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一大批优秀的书法作品。所以,面对如此卓越的一位大家,去学习的他的书法,就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了:


首先,了解赵孟頫书法的传承和主要的美学思想

赵孟頫是二王书风的传承者,更是晋唐书法的前后五百年的集大成者,他的书法尚“古意”,哪怕是被人诟病的“妍媚入骨”也是从晋唐书法中汲取和再强化而来。


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他十分注重学习古人法帖,提出"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甚至指出:"前人得到古碑帖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想要真正深入的学习赵孟頫的书法,那么就得从钟繇开始到二王书风,再到唐代诸多大家,如欧阳询,诸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李邕等人的书法都要先去过一遍。通过传承的路线和诸多大家的风格,来更好的了解赵孟頫的源流和美学思想,及书道创新和历史定位。

其次,要通读赵孟頫所有的传世墨迹及相关书评

赵孟頫传世墨迹诸多,《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都各具风采,也体现了其不同人生阶段,不同时期的风格及美学思想。


学习者,从这些赵孟頫传世大作中,可以更整体,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的对赵孟頫的书法面貌有个了解。而读关于赵孟頫书法的书评,则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解读角度,了解其风格,更清晰的把握到赵的艺术语言体系。


接着,再从中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也最契合自己的审美倾向,努力方向,入手较为轻松的法帖,开始一门深入的系统的学习。

最后,在临习时要把握正确路径和方法

方法用对了事半功倍,方法错了,事倍功半。无论是临习赵孟頫的书法,还是汉隶未必,还是二王的,颜柳的,宋四家的,都必然是如此。


在临习之前,要先观察赵的笔画特性和规律,反复揣摩,线条的变化和运行路径。接着细致的解构和观察,联系其字形结构,在骨架上先要搭起来。再往下要力求把握一笔一划,间架结构在一个个单独字上的精准的表现。再接着尝试通临,意临,以此揣摩其章法布局,笔墨行气,疏密浓淡,快慢急徐之间的差异和意趣。


这一系列操作要一步一步来,不要着急,不要三心二意,要很坚定,很深入的沉浸进去才行。当然,找到一个好的松雪体的书法老师也十分之关键。我相信,如果愿意用心投入,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浸淫个两年左右,就能够很好的赵体气象和气质出现了。加油吧!


盛唐豪歌李艺泓


建议学习颜真卿足以了

赵在颜真卿面前如脱水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