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風拂面來

  “走進這所醫院就有一種沐浴春風的感覺,醫院的服務非常貼心、溫馨、細心,讓患者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文關懷。”昨日,在梁平區中醫院住院的周女士動情地說,該院對病人的服務特別到位,其中醫特色護理讓她倍感舒心。

  近年來,該院力推全新的服務理念,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做文章,傾力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現在,該院患者滿意度達98%以上。

  有一種關懷總在身邊

  為了優化就診環境,該院對西門院區進行了升級改造,“綜合整治”就診環境。記者看到,這裡的就診環境寬敞明亮,舒適整潔,就醫指南、標識配套齊備。

  該院成立了護理支持中心,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障人士提供全程引導服務並配置輪椅,免費為患者測血壓、量體溫,讓關懷總在患者身邊。

  記者還在該院兩個門診區留意到,雖然病人流量大,但導醫小姐盡心盡責,安保人員各就各位,醫務人員忠於職守,醫療秩序井然。

  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去年,該院完成了新版護理工作站和體檢系統兩個信息模塊及醫保醫師信息上傳、生育保險與職工保險合併實施、醫保門診特病監管系統等改造;同時,整合醫療資源,及時組建了肺病科、脾胃病科、康復科,更進一步方便了群眾看病。

  有一種牽掛與你相隨

  該院在全院臨床科室推行“預約出院”服務,規範醫囑開具,細化工作流程,實時監控,縮短了患者的等候時間,減少了多收費、錯收費等情況發生,從而使預約出院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

  為了深化服務內涵,該院為行動不便的特殊患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從各方面改善患者就醫感受,優化就醫流程;規範病房管理,注重床單元的質量及感染控制工作的開展,為住院患者創造安靜、整潔、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

  “李大爺,現在康復得如何?多注意休息哈,有什麼不適跟我們打電話。”昨日,家住梁平區雲龍鎮東平村的李大爺突然接到了該院醫務人員打來的充滿親情般的“牽掛”電話。

  原來,該院在患者出院後,建立了隨訪機制,利用電話、短信、微信、家訪等多種形式開展出院跟蹤隨訪,從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為患者提供連續性健康諮詢等服務。

  有一種溫情無處不在

  “您好,請問哪裡不舒服?”“別急,慢一點!”“不用謝,沒關係!”“ 有什麼事?我可以幫您!”走進這所醫院,你便不時會聽到這樣一句句充滿溫情與關切的話語。

  對此,一位王姓患者告訴記者,該院醫務人員對患者和藹可親,溫情無處不在。

  近年來,為了持續提升行業形象,該院大力開展了以“一切為了病人”為主題的優質服務活動,做到熱心服務在門診、暖心服務在病房;通過設立服務監督電話、意見箱、召開患者及家屬座談會、發放問卷調查表等形式,廣泛徵求意見,不斷提高服務“溫度”。

  同時,該院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要求全院職工做優秀醫務工作者、合格醫務工作者,組織黨員及業務骨幹、青年志願者深入鄉鎮、社區(村社)開展送醫送藥和義診活動,為群眾送健康。

  為了打造中醫護理品牌,該院還要求護理人員練好業務內功,在相關臨床科室廣泛開展穴位貼敷、耳穴壓豆、艾條灸、 中藥燻洗、穴位按摩等20多項頗具特色的中醫護理服務。難怪不少患者對該院的中醫護理服務情有獨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