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茶,洗的是什么?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喝茶时要先洗茶?是茶叶很脏么?

其实洗茶这件事,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古人也有。


洗茶,洗的是什么?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提到“第一煮水沸,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

由此可见,在唐代的“洗茶”,主要是在去掉第一煮时的水沫,怕因其味道不正影响饮用。

到了明代,“洗茶”的概念就更明确了。在《茶谱·煎茶四要》记载:“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

即洗茶的目的有二个,一是洗去茶叶上的尘垢,二是洗去茶叶的冷气。


洗茶,洗的是什么?


洗去尘垢


鲜叶在被摘下后,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可饮用的茶(唐宋时为团、饼茶,明代后为散茶),其中难免夹杂一些灰尘等杂物。

此时的洗茶是站在卫生饮用的角度,洗去茶叶上的杂质,跟喝茶前要先烫一下杯子是一个道理。


洗茶,洗的是什么?


洗去冷气


先说一下茶叶的冷气是什么。

刚制成的新茶一般不会马上喝,因为茶叶的火气比较大,一般都需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饮用。在这段时间内,新茶的火气褪去了,但增添了冷气。如果放置时间太久,还会有陈气。


洗茶,洗的是什么?


现在,我们一般会把绿茶、铁观音、单丛等茶叶放在冰箱冷藏里保存,使得茶叶的冷气更足。

如果把这些茶叶直接冲泡,第一道茶的滋味和香气会不好。

这是的洗茶是站在品饮的角度,洗去茶叶的冷气,唤醒茶叶的香气。

洗茶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有三点:

第一, 水不要过多。一般来说,洗茶需要的水量,以刚刚没过干茶为宜。如果水量过多,容易导致茶叶中的营养元素因浸泡过多而流失。

第二, 时间不要过长。洗茶的时间控制在3秒内为宜。根据有关实验,茶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份(茶多酚、茶氨酸等),会在浸泡3秒后开始浸出。洗茶时间过长,有益成分就都倒掉了。


洗茶,洗的是什么?

第三, 注意控制水温。用早春嫩芽制作的茶,如果用沸水洗茶,会破坏茶叶中的茶氨酸、维生素等成分,同时芳香类物质会在遇沸水后大量挥发,直接影响了茶汤的品质。一般建议用80℃左右的水洗茶就可以了。

而像乌龙茶或黑茶,因制作工序和过程的影响,可以直接用沸水洗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